風雲人物 北洋军阀的民族气节

北洋军阀的民族气节

【新三才综合】纪30年代,日本人大举侵入中国,中国人做亡国奴。对中国“以华制华”,也就是借用中国人统治中国人。而这个中国人又不能是一般的官员或者富翁,必须是过去当过首脑,有些威望的人。北洋的军阀头目,便成了他们争取的主要对象。而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意料。

徐世昌的名字现在许多人已经很陌生了。因为他没有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昭彰的劣迹。但他确实当过几年中华民国的总统。七七事变后,汉奸王克敏曾以师生之谊前来拜会,企图拖徐世昌下水。徐闭门不见,并向人表示“我没有这样的门生”。曹汝霖也来充当说客,声称徐如能出山,和日本订立亲善条约,日本即可撤兵,徐以年老婉辞。曹告辞后,徐对门房说:“以后曹若再来,就说我不在家。”一个姓金的学生劝老师不要失掉千载难逢的机会,徐以年老多病推辞,并怒斥金曰:“你太浑。”并从此装病,闭门谢客。

再来看吴佩孚。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后,要建立傀儡政权,看好一文一武两个人。文的是汪精卫,武的就是吴佩孚。汪精卫答应合作了,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逃到河内,但吴佩孚却沉默如山。对汪精卫,他曾回过信:“公果能再回重庆,通电往来可也。”言外之意,你只要还在日本占领区,就别来烦我。日本人还越俎代庖地为他安排过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尚未开口,中外记者们已经读到了日本人代写并打印好的“吴氏对时局的意见。

“意见”称:他已决定参与“和平运动”。一身中国绅士装束的他,放下打印稿,一字一口地说:惟“平”乃能“和”,“和”必基于“平”。本人认为,中日和平,惟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无条件自华北撤兵……怕在场的日本人听不懂,他厉声令秘书“断乎不可更改”地将自己最后的“政治宣言”翻译成日语。

曹锟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为了过把总统瘾,不惜大把花银子贿赂选举者,留下了“贿选总统”的恶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曹锟的老部下纷纷落水,出任汉奸政权要职。日本侵略者还千方百计地拖曹锟出来当俘虏,年迈的曹锟却在刘夫人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

日本人打主意最早的莫过于东北王张作霖,最有戏剧性的也是这个土匪出身的张作霖。

其次,张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会,三巡酒过,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当众赏字,他也许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他但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

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了个巴子的!俺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某次为中日交涉,曾向张盛气凌人地说道:“你要真不接受的话,日方当另有办法。”

张乃反唇相讥地答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

在张离开北京之前,芳泽仍去纠缠张作霖,逼他正式履行“日张密约”的手续。对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张作霖非常气愤,拒绝在芳泽送来的文件上签字。1928年6月4日当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附近时,日军按动电钮,张作霖的蓝色铁甲车被炸得粉碎。

就这样向国人和历史交上最后的试卷,他们为自己书写了最后的圆满一笔。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