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网讯】很多人渴望事业的成功,可是到白发苍苍时却发觉两手依然空空。为什么呢?是IQ吗?是简单的机遇吗?不是!我认为就是两点决定了你的成败,这两点就是“一高”既是看问题的高度,然后是“一深”既是学习的深度。
“一高”,我们看问题要“窜”到最高处。“跳出来窜到高处看问题”是促使人进步的捷径!跳出来窜到高处看问题,就是看任何人和事情,要从一个高角度去看,不要就事论事的单从某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多琢磨,仔细想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事物幕后的真实一面,你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但“跳出来窜到高处看问题”,有一个首先敢于“跳”,然后能“窜”到多高层次的问题,因为你思考时,如果拘泥于固有思路,不敢“跳”出条框,那就永远不会有机会看到柳暗花明的明天;同时, 如果跳出来,却因为能力问题“窜”的高度不够,可能还会影响结果。可以用形象的例子说明:
某人写到“昨日才见杨柳绿,今日就逢秋叶黄”(将一年看作一天)
李白《将尽酒》:“朝为青丝暮成雪”(将人的一生看成一天)
可见,唐代诗人李白要比某人领悟和描写的要高明,这就是跳出来的高度不同的结果!如果说某人已经跳到了泰山看问题,那李白就已经跳到珠穆朗玛峰看问题了!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深”,窜到了高处后看清了事物本质,接下来你就要学习真正的本事去调控事物,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踏踏实实的“跳”入海里,海总是将自己的位置摆的最低, 容纳千川百流才让自己更博大精深了。学本事的时候,也要将自己的位置放的最低。只有低位的介入才能有所得(股市抄底也是这个道理哦)。
记得道学中有个故事:小道士去听老道士讲课,小道士总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好多,不虚心,一天老道士在小道士面前倒水,将空杯抬高,有水的杯子在下面 倒,结果水洒一地。小道士说:“空杯子高了,高了”老道士说:“是啊,空的摆高了,就接受不到这水了,永远是空的啊!”小道士脸红了……
所以,学习一定要虚心,不论是学什么,一定要将自己的位置放低,因为是求学,所以我们学本事的时候要跳到大海里(就是将姿态和位置摆低点)!一句话,学习要低调。
一个“窜”加上“跳”,先窜而后跳,“窜”为了看清事物本质,“跳”为了学习掌握改变事物的本事。这是成功者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它们其实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具体的还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和操作。
再简单的来概括——看问题、分析问题“窜”上天去琢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知识、学本领“跳”到海里去汲取,低调切入,收获满满!
希望我们大家都成为上窜下跳的成功者!
来源:畅享论坛 » 情商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