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讯】
忽必烈大汗和他的宫廷西南行程中各省区的见闻录
忽必烈大汗彪炳的功业与伟大的权势
我们的计划是在本卷中陈述现今大汗的一切丰功伟迹。大汗的御名为忽必烈汗,最后这个字在我们的语言中是指众王之王。他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因为就所统治的人民的数目,幅员的辽阔,收入的巨大,他已超过了世界上过去和现在的一切君王;并且也从没有一个君主具有他那样的权威,获得他所统治的人民的绝对的服从。关于这一点,本卷将明白表达出来,使人们都相信我所说的话是千真万确的。
皇叔乃颜的叛变
大家必须明白,忽必烈汗是鞑靼人的第一个皇帝成吉思汗的正统和合法的后裔,是鞑靼人共认的领袖。他是第六个大汗,在一二五六年开始了他的统治,他是凭借着自己的勇武和谨慎的品德获得统治权的。这和他的几个兄弟的作法正好相反,但是他们却得到了许多大臣和皇室其他人员的支持。总之,忽必烈汗在法律和权利上都应继承王位。
自从他登基直到今年(一二九八年)已有四十二年,正好八十五岁。他在登基之前,曾在军中服役,而且亲自参加了每一次战役。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在判断敌情,指挥军队方面也是鞑靼人中最有能力和最成功的统帅之一。不过自从他登基后,就不再亲征,而是把一切征战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儿子和其他将领。只有一次,他曾经亲自出马。那次战争的经过如下:
有一个叫乃颜的亲王,是忽必烈的叔父,虽然只有三十二岁,但已统治着许多城市和省份,他自己也拥有一支三十万人的骑兵,他的祖先曾是大汗的臣仆。当乃颜看见自己拥有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时,被青年人的骄狂冲昏了头脑,萌生了反叛之心,想要夺取大汗的皇位。因此他私下派遣使者去游说另一个实力派亲王——海都,相约彼此勾结共同起兵。海都的领土包括大土耳其。海都虽然是大汗的侄子,但因为从前得罪过大汗,害怕受到惩罚,所以心怀恶意,甘心附逆。
海都对于乃颜的提议十分满意,并且答应派遣十万骑兵前去助阵。于是这两个君王便马上开始集结军队,但由于行事不够机密,被忽必烈汗得到了消息。
大汗讨伐乃颜
大汗得到他们叛乱的消息后,立即封锁了所有通往乃颜和海都王国的交通,使他们得不到自己行动的任何消息。大汗又发出诏令,调集驻扎在大都(北京)十天路程以内的全部军队。共有骑兵三十万,步兵十万。这支队伍主要由他的卫队,尤其是陪他携隼出猎的侍从和家仆组成的。
军队在二十天之内都已准备完毕。大汗如果要将常驻契丹各省的全部军队集合起来,需要四十天的时间。这样敌军就一定会得到他的军事行动的情报,迅速联合起来,占据一切对他们有利的险要关口。
大汗的目的就是用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这是胜利的法宝——先发制人,使乃颜猝不及防,单独攻击他一个。这比进攻他和海都的联军容易成功,并且更有把握。既然这里讲到大汗的军队问题,可以顺带说一句,在契丹和蛮子各省以及他的领土内的其它各地,有许多不忠诚的、阴谋反叛的人,他们时刻想着谋反,想着推翻大汗的统治。因此凡有许多大城市和人口众多的省份,必须派兵驻扎。这些军队驻在距大城市约四五英里的地方,可以随时进城镇压叛乱。同时,大汗又定下一个规矩,军队每两年换防一次,军官也是两年一换。因为有了这种预防措施,人民都能服服贴贴地服从大汗,不敢进行任何异动或反叛。军队的维持费用不仅出自各省的皇家收入,而且还来源于军队拥有的牲畜和乳品。士兵们把这些东西送入城去出卖,然后换回各种军需。由于上述原因,这些军队散布于全国各地,远到三十日,四十日甚至六十日的地方。这些队伍哪怕只有半数集合在一起,他们的人数也大得惊人。
大汗集合完队伍后,立即向乃颜的领土进发。大军连续急行,夜以继日,在二十五天内就到达了目的地。这次远征部署得十分严密,所有行军道路均有人看守,任何企图经过的人,一律逮捕,所以乃颜方面对于大军的到来,一无所知。
大汗对乃颜的战斗
忽必烈的军队到达某条山脉后,就停止不前了,他让军队休息两天。山脉的另一边是一片平原,乃颜的军队就驻扎在那里。大汗的军队自信必定能够取胜,所以第二天清晨就踊跃地登上山顶,出现在乃颜的军队之前。此时乃颜的军队驻扎得十分零乱,既没有前卫,也没有哨探。乃颜自己则由他的妻子相伴住在大营之中。等到他惊醒后,急忙竭尽所能组织自己的军队反攻,同时,对自己没有能及时与海都结成联军而追悔莫及。
鞑靼人作战时用来传令的铜鼓
忽必烈乘坐在一个木制的亭子中,亭子安放在四头大象的背上,象身用硝制好的厚牛皮包着,并披着铁甲。木亭中还有许多弓弩手,亭顶上飘扬着绘有日月的皇旗。大军由三十个骑兵队组成,每队一万人,兵士都带着弓箭。大汗将全军分为三部分,左右两翼的军队向两侧张开将乃颜的部队从侧面包围起来。每队骑兵的后面有五百步兵,拿着剑和短矛。当骑兵想要逃跑时,他们便上马坐在骑兵的后面进行监督,当骑兵冲上去应战时,他们就下马,并用短矛刺杀敌人的战马。
战阵列好后,按照鞑靼人的习惯,在战斗前要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继而高唱战歌,直到敲击鼓时,才开始交战。歌声、敲声、击鼓声,响彻云霄,闻之使人惊心动魄。
当战鼓响过之后,大汗首先向两翼的军队发出攻击的命令,于是一场激烈的血腥战斗开始了。一时间,四面八方,箭如雨下,无数的人马纷纷倒地。兵士的呼叫声、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武器的撞击声,都让人听了战栗不已。当双方的弓箭都用完之后,就开始了短兵相接。士兵们用短矛、剑、短锤和矛相互厮杀,竭力博斗,直杀得人仰马翻,积尸如山,以至于一方的军队根本无法冲入另一方的阵地。
这场恶战,从早晨杀到下午,一直不分胜负。胜利之神摇摆在两军之间,不能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乃颜平日对待百姓十分慷慨宽大,所以兵士们都全力保卫他的统治,宁愿战死,也不肯逃走。
可是乃颜终于看出自己将被包围,于是企图逃跑,但不久就被活捉了。他被押到忽必烈的面前,判处了死刑。
大汗结果乃颜的生命
处死乃颜的方法颇为奇特:兵士将乃颜裹在两张毡子中,然后由骑士把他拖在地上骑马飞奔,直到他气绝为止。这种特别的刑罚是为了不让皇族人的血曝露在阳光、空气之中。乃颜残存的军队也投降了,他们发誓尽忠忽必烈。这些士兵主要是女真、卡利、巴斯科尔和息亭基四省的居民。
乃颜早已私自受过洗礼,但从没有公开信仰基督教。当开战时,他认为自己的旗帜上应该加上十字架的标志。他的军队中有大批的基督徒,都战死在沙场上。当犹太人和萨拉森人看见十字旗被踩翻时,便辱骂基督教的居民说道:“看啊,用你们的旗帜的国家和跟随这面旗帜作战的人都被毁灭了!”基督教徒因受不了这样的嘲笑,被迫向大汗申诉。于是大汗命令嘲笑者前来,并对他们严加谴责。他说,基督的十字架如果没有证明有利于乃颜,那么他的真理性和正义是一致的。因为乃颜是叛主的逆贼,十字架不能给予这样的恶人以保佑。所以无论谁都不能冤枉基督徒的上帝,上帝自己是极其善良与公正的。
大汗凯旋汗八里城和他赐予犹太人、基督教及其他臣民的荣耀
大汗获得了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后,威风凛凛地返回汗八里(北京)城,当时正是十二月。当第二年二、三月间,他仍然住在这里。三月是我们的复活节,大汗知道这是我们的主要祭祀之一,于是下令所有的基督徒都来到他的面前,并捧出他们的四大福音的《圣经》。
他十分庄严的下令将《圣经》用香薰几次,然后很虔诚的对它行一个吻礼,并命令所有在场的贵族行同样的礼节。每当基督教主要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他总是这样做的。即使是萨拉森人、犹太人或偶像崇拜者的节日他也举行同样的仪式。
有人询问大汗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回答道:“人类各阶层敬仰并崇拜四大先知。基督徒视耶稣为他们的神,萨拉森人视穆罕默德为他们的神,犹太人视摩西为他们的神,偶像崇拜者视释迦牟尼为他们的神。我对于四者,都表示敬仰,恳求他们中间真正的,在天上的一位尊者给予我帮助。”但从大汗陛下对他们的态度来看,他显然视基督徒的信仰为最真实和最好的。因为他看出这种宗教的信仰者所担负的任务,是十分道德与圣洁的。
然而他却不准基督徒在走路时手持十字架,因为耶稣这样高尚的人竟在十字架上受鞭笞并被处死,使人不免触景生情,无限感慨。但也许有人要问,大汗既然这样相信基督为什么不信奉他,变成一个基督徒呢?
当大汗派遣波罗兄弟作为专使到教皇那里去的时候,波罗兄弟对这个问题略有陈述,大汗当时便说明了自己不改奉基督教的理由:“我为什么要做基督徒呢?你们自己一定看出来了,这个国家的基督徒都是些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神奇的能力。同时你们看到那些偶像崇拜者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各种法术。当我坐在饭桌前时,厅中的杯子不需要人动手便能自行盛满酒和其它饮料,供我饮用。他们对于恶劣的天气具有使它退出天空的本事,并且还有许多奇异的本领。你们还可看见他们偶像的预言能力,问卜求签,无不应验。”
“我如果改信基督,成为一个基督教徒,则朝廷中的贵族和其他不信奉基督教的人将会问我有什么充分的理由要接受洗礼,改奉基督教。他们将会问,基督教的传教士表现了什么非常的力量,显示了什么奇迹呢?同时偶像崇拜者也会声称,他们所表现的奇迹,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圣洁和他们偶像的神力。”
“我对于这种说法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将以为我是陷入了无知的错误之中,那些偶像崇拜者凭借他们深不可测的法术,能够表现如此奇迹,不难置我于死地。你们回到教皇那里,以我的名义,要求他派一百名擅长你们的法术的人前来。遇到偶像崇拜者时,这些人应有力量制服他们,并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法术,不过这些法术都是来自恶魔的邪术,所以一般不愿使用,同时强迫他们当场放弃使用这些法术。我如果看到这种情况,就会禁止他们的宗教活动,并接受洗礼。我的所有贵族都将按我的榜样接受洗礼,一般人民也会起而效仿。如果这样,这里的基督徒的数量将会超过你们自己国中的数量。”
这段话清楚的表明,教皇如果选派适当的人去传播福音的话,大汗一定会改奉基督教。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对基督徒本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好感。
我们现在回到从前的问题上去,将谈及那些在战场上以勇敢著称的人所获得的报酬与荣誉。
有战功者所得的报酬和金牌
大汗任命了十二个最精明的贵族审查军官和兵士的行为,特别是审查他们在远征和作战中的功绩,并且要求将审查结果全部上报。大汗对有功的人都会提拔晋升。例如百夫长升为千夫长,并赐给有战功的人银器、奖牌或荣誉证书。
百夫长所得的奖牌为银质的;千夫长所得的是金的或金包银的;万夫长所得的是金的,上面刻着一个狮子头。前面所说的两种奖牌重一百二十萨吉,后面一种有狮子头的重二百二十萨吉。牌上所刻的文字是:长生苍天保佑!敬祝可汗万岁!凡有逆命者杀毋赦!”凡是获得这种奖牌的军官享有奖牌附带的种种特权,上面载明他们行使职权时的义务与权力。
第聂伯河附近发现的金牌
凡十万军的统帅,或一支大军的总指挥官可获得一枚重三百萨吉的金牌,除掉上述的文字外,底边刻有一只狮子和日月的图形。他所享有的特权也刻在这块美丽的牌子上。当他骑马外出的时候,头上总撑着一把伞,表明他的等级和权力;落座时,总是坐在一把银椅上。
大汗对于某些贵族也同样赐于奖牌,上面刻有白隼,持有此物的人可以使用任何王公的全部军队做自己的荣誉卫队,也可以随意使用皇家的马匹,并可以占有等级低于他们的任何军官的马匹。
大汗的仪表 四位皇后 每年从翁古特选的妃子
忽必烈画像,取自中国版画
号称大汗或众王之王的忽必烈是一个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四肢匀称,整体谐调的人。他面貌清秀,有时红光满面,色如玫瑰,这更使他的仪容增色不少,他的眼睛黑亮俊秀,鼻子端正高挺。
他有四个合法的皇后,她们四人中任何人的长子在大汗驾崩后,都能继承大位。她们享有同样的皇后称号,各居一座宫殿。每个皇后所拥有的美丽的少女侍从,都不在三百人以下。此外,还有内寝侍女、大批的青年男仆和其他宦官,所以每个皇后的侍从人员都在万人左右。
当大汗陛下想要她们四人中的某人陪伴的时候,或是亲自前去,或是召她进宫。除她们以外,大汗还有许多妃子,她们都是从一个叫翁古特的地方选来的。翁古特的居民以面貌秀丽,肤色光洁著称。大汗每两年或不到两年——随他高兴——派人到那里,按照一定的标准,挑选一百名或一百名以上最美丽的妙龄女子。
关于选美的程序如下:当挑选大臣到达之日,就命令该地全部的青年女子集合起来,指派适当的人加以考察。他们经过精心的观察后,也就是说将头发、面貌、眉毛、口、唇和其它部位以及相互间的搭配一一观察后,按照美丽的程度将女子们,分为十六、十七、十八、二十或二十一K等几种类型。大汗所要求的大约是二十至二十一K的美人。挑选大臣的使命也就到此为止。凡当选的美人都立即送往大汗的宫廷。
当她们入宫后,大汗又另外任命一组人再次进行考察,从中选择大约三、四十人留在他的卧室听用。这些人都是十分尊贵的。她们由一些年长的宫娥分别照顾监护。这些宫娥的主要任务是在夜间确定她们有无隐秘的缺点,睡后是否安静而不打鼾,全身各处有无不好的气味。她们经过这样严格的考核后,才被分成五组,每一组在大汗陛下的内室侍奉三昼夜,要她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要怎样支配她们就怎么支配她们。
她们在服侍期满后由另一组接替,这样轮流下去,一直到全部轮完为止,然后再从第一组的五人开始侍奉。而且当一组在内室服侍时,另一组就住在相邻的外室。大汗陛下如有什么需要——如饮食之类——内室的一组可传令外室的一组办理,于是马上就可以得到所需之物。所有侍奉大汗陛下的责任全由这些青年女子担负。至于姿色次一等的女子就被分派到主持皇家家政的各王公处,教她们烹调、裁剪和其它合适的工作。凡朝廷中的任何人想要娶妻,大汗便在这些女子中选出一人赐给他,并且附上一分丰厚的嫁妆。如此大汗把她们都配给了贵族。
现在要问,翁古特居民的女儿这样被大汗强迫娶去,是否会感到委屈呢?决不会的,他们反而会认为这是大汗赐给自己的一种恩惠与光荣。凡是有漂亮女儿的父亲,看见大汗来选择他们的女儿,都非常高兴。他们说:“我的女儿如果福星高照,大汗陛下选她为偶妃,这将是她最好的归宿。这是我的力量所不能做到的。”反之,如果女儿举止失当,或遭遇不幸,而不能获选,父亲就指责这是由于她的星宿的戾气招致的。
大汗四位皇后所生的儿女的人数 众王子在各省封王和长子真金
大汗的四位皇后共生了二十二个儿子,最大的叫真金,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这是大汗生前决定的。但真金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一个儿子叫铁穆耳。铁穆耳是皇太孙,理应登上大位。铁穆耳生性善良,智勇双全,曾在几次大战中表现了自己的勇敢。
大汗除正宫所生的诸子以外,他的妃子也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他们因为不断地经受各种军事训练,所以个个都是勇敢的战士,大汗赐他们亲王的称号。他和正宫皇后所生的儿子,有的当上了广大省区和王国的首领,用他们的聪明与谨慎统治着各国的领域。大家对于鞑靼人种族中那位卓绝、伟大、无与伦比的人物的后代的所有希望都在他们身上实现了。
汗八里附近宏伟华丽的宫殿
大汗在一年中通常有六个月,即从当年的八月到来年的二月,都住在位于契丹省东北部的汗八里(北京)大城中。在这座新城的南边,有他的大宫殿,其形状和面积如下:
首先是一个用宫墙和深沟环绕着的广场。广场每边长八英里,四边中间各有一座大门,是各地来的人的出入之所。离这道围墙的内沿一英里处还有一道围墙,围着一个边长六英里的广场。两道围墙之间是卫队的屯驻之地。该广场南北两边各有三座门,中央一门比两旁的大,该门除供皇帝出入外,终年紧闭不开。两边的门则长年敞开,以供大家进出。
在第二个广场的中央有一排华丽宏大的建筑物,共八个,是储藏皇家军需的地方。一个建筑物储藏一种军需品。如马缰、马鞍,马蹬和骑兵所用的其它物品都放在一个仓库内;弓弦、箭袋、矢和属于弓箭类的其它物件放在另一个仓库内;护身甲、胸甲和其它皮制盔甲则存入第三个仓库中,其余的照此类推。
汗八里鸟瞰图
在这个广场内还有一个广场。它四周的城墙极厚,高二十五英尺,城垛和矮墙全是白色的。这广场周长四英里,每边长一英里,和上述的广场一样,南北各有三座门,场中也同样建有八个建筑物,作为皇帝藏衣之用。各城墙之内都种着许多美丽的树木,还有草场,饲养着各种动物,如大鹿、麝、小鹿,黄鹿和这一类的其它野兽。每道墙之间,如没有建筑物,也按这种规划布置。这里青草茂盛。草场上的每条小径都有砖石铺面,比草场地面高出三英尺,使得污泥雨水不致于积成水坑,而只是向两旁流,用来滋润草木。
在这四英里的广场内,建有大汗的宫殿。其宏大的程度,前所未闻。这座皇宫从北城一直延伸到南城,中间只留下一个空前院,是贵族们和禁卫军的通道。房屋只有一层,但屋顶甚高,房基约高出地面十指距,周围有一圈大理石的平台,约二步宽。所有从平台上经过的人外面都可看见。平台的外侧装着美丽的柱所墩和栏杆,允许人们在此行走。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和镀金的龙,还有各种鸟兽以及战士的图形和战争的图画。屋顶也布置得金碧辉煌,琳琅满目。
位于汗八里的大汗宫
宫殿的四边各有一大段大理石铺成的石阶,由此可从平地登上围绕宫殿的大理石平台,凡要走近皇宫的人都必须通过这道平台。
大殿非常宽敞,能容纳一大群人在这里举行宴会。皇宫中还有许多独立的房屋,其构造极为精美,布局也十分合理。它们的整个规划令今人难以想象。屋顶的外部十分坚固,足以经受岁月的考验,并且还装饰着各种颜色,如红、绿、蓝等等。窗户上安装的玻璃也极精致,尤如水晶一样透明。皇宫大殿的后面还有一些宏大的建筑物,里面收藏的是皇帝的私产和他的金银珠宝。这里同样也是他的正宫皇后和妃子的宫室。大汗住在这个清静的地方,不受外界的任何打扰,所以能十分安心地处理事务。
在大汗所居的皇宫的对面,还有一座宫殿。它的形状酷似皇宫,这是皇太子真金的住所。因为他是帝国的继承人,所以宫中的一切礼仪与他的父亲完全一样。离皇宫不远的北面距大围墙约一箭远的地方,有一座人造的小山,高达一百步,山脚周围约有一英里,山上栽满了美丽的长青树,因为大汗一听说哪里有一株好看的树,就命令人把它连根挖出,不论有多重,也要用象运到这座小山上载种,这使得这座小山增色不少。因此这座小山树木四季常青,并由此得名青山。
小山顶上有一座大殿,大殿内外皆是绿色,小山、树木、大殿这一切景致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爽心悦目的奇景。在皇宫北方,城区的旁边有一个人造的池塘,形状极为精巧。从中挖出的泥土就是小山的原料。塘中的水来自一条小溪,池塘像一个鱼池,但实际上却只是供家畜饮水之用。流经该塘的溪水穿出青山山麓的沟渠,注入位于皇帝皇宫和太子宫之间的一个人工湖。该湖挖出的泥土也同样用来堆建小山,湖中养着品种繁多的鱼类。大汗所吃之鱼,不论数量多少,都由该湖供给。
溪水从人工湖的另一端流出,为防止鱼顺流逃走,在水流的入口处和出口处都安着铁制或铜制的栅栏。湖中还养有天鹅和其它小鸟。还有一桥横跨水面,作为皇宫和太子宫的通道。有关皇宫的描述就到此为止,现在我们来介绍汗八里的情况。
汗八里新城 款待使臣的规章和城中的夜间治安
汗八里城位于契丹省的一条大河上,自古以来就以庄严华丽著称。城名的含义是指“帝都”。不过大汗根据占星者的预测,认为此城将来要发生叛乱,于是他决定在河的对岸另建一座新都。刚才所描写的皇宫和皇太子宫就在新都。新都和旧都只隔着一条河流,这个新建的都城取名大都。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不过那些忠贞不二,无可怀疑的居民仍得以留在旧都,特别是因为新都虽然有我们下面要描写的那样的面积,但仍不像巨大的旧都那样,能容纳如此众多的居民。
新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城垛全是白色的。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全城建屋所占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并且彼此在一条直线上,每块地都有充分的空间来建造美丽的住宅、庭院和花园。各家的家长都能分得一块这样的土地,并且这块土地可以自由转卖。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像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