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中的“香草美人”的說法大約是來自《楚辭》原文中的,如《離騷》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一般來說,“香草美人”主要是指《楚辭》中的一種特殊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的特點主要在於它具有政治抒情的意味。正如王逸在《楚辭章句》序中所言:“《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雲霓,以爲小人。”其所論當否,姑置不論。但由此可知“香草美人”在作爲《楚辭》中一種表現手法的意義上,大抵是要象徵詩人的政治理想與高尚人格。這種意義上的“香草美人”,最典型的主要存在於《離騷》《九章》以及《遠游》等幾篇中。
所以,筆者認爲,筆者將在這種對“香草美人”的界定下,試圖去整理《楚辭》中主要作品中的“香草美人”的有關內容。因此,先制定收錄體例如下:
甲、筆者所收錄,限于《楚辭》中屈原本人作品。筆者認為,《楚辭》中《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等均為屈原本人作品。
乙、筆者收錄“香草美人”,先舉其名(包括統稱之名),再列出所出之詩句;對同一篇中按照出現順序排列。
丙、《離騷》《九章》《遠游》中的“香草美人”儘量全錄,且“香草”與“美人”不分開列舉。《遠游》中“真人”之類的所謂得道者由於與君王、賢臣等無關,故不列入“美人”。
丁、《招魂》《大招》中不存在具有上述特別含義的“美人”,二而“香草”是否具有特殊含義,尚不能確定,故此二篇只列“香草”,不列“美人”。
戊、《九歌》中的“香草”有兩種:一種是祭祀使用的香草,主要存在於《東皇太一》中;另一種則是在描繪一種神靈的仙幻境界時所用。前者顯然不在上述含義的“香草美人”,所以對此一概不錄。對於後者,其確切含義我們今天已經很難明白,但其中種種意境對後世中國文學的影響卻十分深遠,甚至可以說絕不在《楚辭》其他篇章之下。而且,從《九歌》全文來看,屈原在《九歌》中這樣寫香草,以及種種神靈,應該還是有某種深層含義的。我們幷不認爲《九歌》僅僅是祭祀詩,詩人只是借用了祭祀儀式中的一些東西,但所表達的,還是詩人自己的情感。不然,我們就沒法解釋,何以《九歌》中種種意境反復出現在後世文學作品中,至今仍打動我們讀者的心。所以楚地巫文化及原始宗教只是《九歌》産生的一個外在“機緣”而已,它對《九歌》的影響僅僅限于詩歌形式而已。基于此,筆者全錄《九歌》中《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諸篇中的“香草”。至於《九歌》中“美人”,大概就是《九歌》中的幾位神靈。
己、《楚辭》中有《天問》《卜居》《漁父》等幾篇無上述任何一種意義上的“香草美人”,或者根本無“香草美人”,自然也就不在筆者所要整理的範圍內。
一、《離騷》《九章》《遠游》中的“香草美人”
(1)離、芷、蘭
扈江离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
(2)木蘭、宿莽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中洲之宿莽。
(3)草木、美人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4)衆芳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衆芳之所在。
(5)申椒、菌桂、蕙、茝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6)荃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7)蘭、蕙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畮。
(8)留夷、揭車、杜衡、芳芷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
(9)衆芳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衆芳之蕪穢。
(10)木蘭、秋菊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1)木根、茝、薜荔
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12)菌桂、蕙、胡繩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13)蕙、茝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14)蘭、椒
步余馬於蘭臯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15)芰荷、芙蓉
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17)蕙
欖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18)蘭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
(19)瓊枝
溘吾遊此春宫兮,折瓊枝以繼佩。
(20)榮華、下女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21)宓妃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22)有娀之佚女
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23)有虞之二姚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24)芳草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25)幽蘭
户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26)申、椒
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
(27)百草
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28)蘭芷、荃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29)芳草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30)蘭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31)衆芳
委厥美以從俗兮,苟得列乎衆芳。
(32)椒
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33)芳
既干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34)椒蘭、揭車、離
覽椒蘭其若兹兮,又况揭車與江離?
(35)瓊枝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
——以上為《離騷》中的“香草美人”。
(36)木蘭、蕙、申椒、
檮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爲糧。(《惜誦》)
(37)離、菊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爲糗芳。(同上)
(38)露申、辛夷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
(39)蓀
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懮懮也。(《抽絲》)
(40)美人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同上)
(41)蓀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同上)
(42)蓀
何毒藥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完。(同上)
(43)美人
與美人抽怨兮,并日夜而無正。(同上)
(44)美人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思美人》)
(45)芳茝、宿莽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同上)
(46)芳草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同上)
(47)芳華
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同上)
(48)薜荔
令薜荔以爲理兮,憚舉趾而緣木。(同上)
(49)芙蓉
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蹇裳而濡足。(同上)
(50)芳草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惜往日》)
(51)芳草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同上)
(52)蕙、若
自前世之疾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同上)
(53)佳冶
妬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同上)
(54)西施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妬入以自代。(同上)
(55)橘
《橘頌》
(55)蕙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内傷。(《悲回風》)
(56)蘭 、茝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同上)
(57)佳人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而自貺。(同上)
(58)佳人、椒
惟佳人之獨懐兮,折若椒以自處。(同上)
(59)薠、蘅
薠蘅槁而節離兮,芳以歇而不比。(同上)
——以上為《九章》中的“香草美人”。
(60)芳草
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61)遺芳
誰可與玩斯遺芳兮?長向風而舒情。
(62)桂樹
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冬榮。
(63)宓妃
祝融戒而還橫兮,騰告鸞鳥迎宓妃。
(64)二女
使湘靈鼓瑟兮,二女御九韶歌。(此處按照聞一多《楚辭校補》調整)
——以上為《遠游》中的“香草美人”
二、《招魂》、《大招》中的“香草美人”
(1)蕙、蘭
光風轉蕙,氾崇蘭些。
(2)芙蓉、芰荷
芙蓉始發,雜芰荷些。
(3)屏風
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4)蘭薄、瓊木
蘭博戶樹,瓊木籬些。
(5)菉蘋、白芷
菉蘋齊葉兮,白芷生。
(6)皋蘭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7)楓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以上《招魂》中的“香草”。
(8)茝蘭、桂樹
茝蘭桂樹,鬱彌路只。
——以上《大招》中的“香草”
三、《九歌》中的“香草美人”
(甲)、《九歌》中的“香草”
(1)蘭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雲中君》)
(2)薜荔、蕙、蓀、蘭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湘君》)
(3)桂、蘭
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同上)
(4)薜荔、芙蓉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同上)
(5)杜若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同上)
(6)薠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湘夫人》)
(7)蘋
鳥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同上)
(8)茝、蘭
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同上)
(9)荷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同上)
(10)蓀、椒
蓀壁兮紫壇,匊芳椒兮成堂。(同上)
(11)桂、蘭、辛夷、藥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同上)
(12)薜荔、蕙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同上)
(13)石蘭
白玉兮為鎭,疏石蘭兮為芳。(同上)
(14)芷、荷、杜蘅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同上)
(15)百草、芳馨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同上)
(16)杜若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逺者。(同上)
(17)疏麻、瑤華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大司命》)
(18)桂枝
結桂枝兮延竚,羌愈思兮愁人。
(19)蘭、麋蕪、蘿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少司命》)
(20)蓀
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同上)
(21)蘭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同上)
(22)荷、蕙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同上)
(23)蓀
竦長劒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同上)
(24)荷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河伯》)
(25)薜荔、女羅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女鬼》)
(26)辛夷、桂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同上)
(27)石蘭、杜衡、芳馨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同上)
(28)三秀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同上)
(29)杜若、松柏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栢。(同上)
(乙)、《九歌》中的“美人”
上面已經提到,《九歌》中的“美人”就是詩中所寫的神靈,詩中也出現了“美人”字樣,但也是指這幾位神靈。筆者根據詩中出現“美人”字樣的所指神靈,以及詩句的描寫,《九歌》神靈中可以稱得上“美人”的主要有以下幾位:
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少司命、河伯、山鬼
【後記】本文完成之後,讀到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其中云:“故才高者苑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識其香草。”不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