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时光倒流:气烧不起 只好烧...

时光倒流:气烧不起 只好烧煤

通胀来临,百物腾贵。继猪肉、粮油之后,每日煮三餐必用的燃料,也成为内地升斗市民“挠头”之物。过去一年,珠三角城市居民常用的罐装煤气不断加价,其中 15公升装由去年初每罐70到80元,急涨到本月初130到140元,居民大叹:“烧煤气如烧银纸!”无奈之下,部份城市困难家庭脆“回到过去”,以烧煤代替煤气,甚至有家庭烧柴。一时间,久违的煤炉重现都市街巷,而本来行将关门的煤球和煤饼店,居然回光返照,生意兴隆。专家哀叹,烧煤不但对居民安全存在隐患,而且产生的一氧化碳,将令城市污染雪上加霜!

 

贫穷户:“比罐装煤气平三四倍”

在广州西关一带旧区小巷,随处都能闻到烧煤的气味,令记者大有恍若隔世感觉。

家住西关大地旧街的董姨,与丈夫及两个读书的女儿住在约400呎公房(类似廉租屋),一家四口仅任职看更的男户主工作,家庭月入约1,000元。董姨说,罐装煤气不断加价,一家人每月要用两罐气,“顶不住了,买煤炉配合用,烧开水煲汤,又可烧水。”她称,如此配合用,每月至少可省一罐煤气钱。她续说,两个女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学费补习费每月几百,“省着用,还要靠吃存粮啦!”她早年离职获得一些补贴,但临近过年,团年饭也只会“加烧肉,买多只鸡而已啦!”

而自嘲是“月光族”(每月工资都花光)的黄姨,住在越秀区惠福西路,与丈夫和女儿一家三口挤在约200呎斗室公房,每月收入约2,000元。她说,现时除了用电饭煲煲饭,其他炒菜煮食,全部用煤炉。“一日烧三几只煤球,费用最多一元,一个月最多用30、40元,比罐装煤气平至少三四倍!”

广州居民黄姨每月烧两担蜂窝煤,花费约70多元,比用煤气平一半以上。(资料图片)

煤球也不断加价

黄姨戏称,自己这个月光族称号与白领族不同,白领族追求高消费,每月工资都花光,但自己家庭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特别是时下百物腾贵,无钱剩,样样都要省,“煤气烧不起,只好用烧煤啦!”她称,就算蜂窝煤(即煤球),也不断加价,即使每个由两毛几加至三毛四,但仍平过用煤气,“我们这条街,有不少街坊改烧蜂窝煤了!”

卖煤者:“以前求人买 现在不忧卖”

近年渐渐式微的蜂窝煤店,因通胀呈回光返照。“以前求人买,家唔忧卖。”有煤店工人称,近期生意额比往年激增三成几,为近年罕见。
 

2008012412
广州街头,拉蜂窝煤的景象再现。(资料图片)

就记者采访所见,广州老城区西关的十八甫路和蓬莱路等处的煤店,近期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据在国营煤店工作的善叔表示,近期每月能卖蜂窝煤十多吨。据悉,区内许多老街坊在罐装石油气自去年来频频加价后,改买煤炉来煲水、煲汤。不过,他认为蜂窝煤目前热销,也与季节性和当前的通胀有关,他不认为式微的煤店生意最终可以咸鱼翻生。

在越秀南路一家煤店,老板娘顾招呼络绎不绝的顾客,无暇接受记者采访。而一名工人则称,“以前煤店到处求人买煤,家唔忧卖,每日踩三趟车送煤送到脚软。”他又称,区内一些老街坊都感惊讶:“没想到到家中尘封多时的煤炉又大派用场!”

煤炉火钳也大卖

而烧煤用户增加,连带煤炉和火钳也大卖。在西关经营杂货铺的店主称,近期每日能卖出八到十个煤炉,差的时候亦能卖出四、五个,每个十五元至数十元不等。煤店旁边的士多店店主则慨叹说:“唔系煤炉受市民欢迎,而系煤气太贵,烧不起煤气,而被迫用煤炉咋!”

2008012413
煤店生意大旺,工人表示“以前求人买,现在不忧卖”。(资料图片)
2008012414
因烧煤球,以油漆桶改造成的煤炉亦畅销。(资料图片)

话你知:烧煤污染环境易中毒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居民主要以烧煤为主,其后进入九十年代渐渐被石油气或煤气代替。当今社会,煤炉再次涌现,专家担心,烧蜂窝煤会产生大量烟气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亦会危害健康。专家更提醒市民使用煤炉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因烧煤炉时,特别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如室内空气不流通,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来源:苹果日报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