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汶川大地震半年祭 災民憂嚴...

汶川大地震半年祭 災民憂嚴冬

 

【新三才網訊】今年五月十二日下午兩點廿八分,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芮氏規模八、驚天動地的大地震,逾十萬人喪生。昨天,是地震半年祭的日子,就在外界逐漸淡忘這場大自然的悲劇之時,災區民眾正面臨另一場殘酷的生存考驗:嚴冬將至。

隨著氣溫漸低,地震災區災民過冬問題的嚴重性凸顯;綿竹市已展開「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攻堅戰」,力保災民能安全過冬。

中共總理溫家寶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中央財政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基金具體安排方案,中央財政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基金三千億元人民幣,重點支持五十一個縣(市、區)的恢復重建。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綿竹市委書記蔣國華表示,按照以往綿竹的氣象紀錄,冬季綿竹白天溫度基本在攝氏零度以上,晚上氣溫在零下五度以內;假如今冬當地是這樣的氣候條件,綿竹災民的過冬問題就不是大問題。

但種種跡象顯示,綿竹的這個冬天「不會太平靜」。汶川地震後,當地多次出現極端天氣。蔣國華說,今年夏季,綿竹遭遇一連兩天的特大暴雨,烏雲壓城、白天就像黑夜一樣。九月廿四日晚上,綿竹市竟然響雷一萬多次,這些情況在以往綿竹氣象歷史上都是沒有的,使得災民對災區今冬的天氣不樂觀,對山區災民更是一個大考驗;一旦大雪封山,災民的飲食、起居和出行都是問題。

災民缺乏禦寒物品。四川省民政廳指出,全省災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共需禦寒棉被三百六十萬床、棉衣褲三百六十萬套,部分高寒山區和民族地區還需過冬棉帳篷兩萬多頂。但目前災區所需棉衣被總數中,大約可籌集二百八十萬床、棉衣褲二百九十萬套。

大陸記者重回災區,儘管有心理準備,再次見到滿目瘡痍的震後慘景,心中還是充滿恐懼和悲傷。記者來到受災最嚴重地區之一的漢旺鎮。當地人士指著漢旺鎮原址說:「這裡已經是一座空城。」而在鎮中心幼兒園廢墟前,一個美麗的花籃,異常醒目,上面寫著「沉痛悼念」。

也就在同一個地點之前,幾名中年婦女向記者抱怨帳篷的清冷,因為組合屋不夠,今年冬天,有些人家可能要在帳篷裡過冬。這顯示了災區嚴酷的現實。 

【聯合報】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