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河南查获2.8吨毒品(图)...

河南查获2.8吨毒品(图)

该案中缴获的部分毒资4000万

警方查获2.8吨毒品

【新三才综合】河南安阳警方缴获毒品2.8吨,现金56麻袋,共计8000余万元,连同存款已达1亿多元;山西警方缴获毒品1吨多,现金4000多万元。两名犯罪嫌疑人躺在千万巨款上,夜不能寐。

化工厂竟然生产毒品?

“汤阴县有人非法研制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去年11月23日,安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该举报后,随即立案调查。

安阳禁毒支队民警很快就找到了这家隐藏在村庄中名为科信的地下小型化工生产窝点。该窝点就设在一个叫袁某家中,警方在其家中还发现了化工设备及大量的化学反应试剂。

经过严密监控,发现袁某的联系人中,有一个叫张宝良的男子。在安阳市北关区经营一家中原化玻站的化工门市部。今年2月份,警方发现张宝良与一个叫“五的”的人,交往极不正常。而“五的”之妻名叫“保艳”,两人行为比较诡秘。经调查,“五的”系安阳县安丰乡韩家寨村人,户籍登记姓名为李五只,“保艳”系李五只之妻,户籍登记姓名为崔艳云。

嫌疑人悉数落网,缴获现金8000余万,毒品2.8吨

“过去缴获毒品几十克或几百克,缴获现金10多万元或几十万元,可能就成了安阳的大案。而在侦破此毒品案中,却是论吨计算,缴获毒资上亿元。”胡文立说,此案缴获毒品数量之大,现金之多,在共和国打击贩毒史上,也极为罕见。

“今年5月6日,我们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向省公安厅进行了专题汇报。”安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队长安群清说,安阳警方先后组织四五百名警力,从5月7日至10日,兵分几路迅速行动,先后将犯罪嫌疑人崔艳云、张宝良、张宪军、李保林、吕秀清、李文喜、李文平等涉案人员抓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是李五只和崔艳云夫妻的家人和亲戚。

该团伙在殷都区一小区内有一处房产,而在这个尚未装修的毛坯房内,一下子缴获现金4000多万元。次日凌晨1时许,在安阳南关另一小区内,又缴获了4000多万元现金。与此同时,侦查人员一鼓作气,又相继在崔艳云的另一住处和张宝良化工门市提取到少量毒品物证和大量作案工具。5月13日,经过再次提审,崔艳云交代出2.8吨甲卡西酮的藏匿处——殷都区铁佛寺一出租房屋内。

抓获李五只打草惊蛇,警方连夜寻找失踪了的崔艳云

“在对所有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的过程中,对崔艳云的抓捕最值得一提。”安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李峰说,李五只在销售毒品的过程中被警方抓获。为避免安阳涉案人员闻讯外逃和转移毒品毒资,安阳警方迅速对涉案人员展开抓捕。

4月18日,安阳警方和山西警方联手在安阳将李五只抓获,并移交山西警方。但抓捕李五只时未能将其妻子——此案最关键的犯罪嫌疑人崔艳云一同抓获。李五只被抓获后,崔艳云突然失踪。而崔艳云不仅是该案毒品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更是负责掌管着毒资和毒品。

5月8日凌晨1时,警方获得信息,崔艳云可能躲藏在安阳市胜利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内,民警迅速对该小区进行封锁、排查。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民警先是利用派出所户籍警进行排查,同时,借上下夜班人员及晨练人员进出入小区之际,进行寻访。就这样,抓捕目标由整个小区缩减到三栋楼房,最后锁定在一栋楼房的单元房,直到上午10点,守候一夜的民警待崔艳云走出房门后,当场将其抓获。

每千克700元购进毒品,1.4万元卖出,20倍暴利还嫌低

经初步查证,2009年12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崔艳云夫妇通过安阳市北关区中原化玻站经理张宝良、张宪军,天津利安隆博华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常华,先后以每千克700元的价格购买甲卡西酮共计15.7吨,后以每千克14000元的高价贩卖给山西贩毒人员,转手赚了20倍的利润。

崔艳云夫妇因嫌从天津进货价格高,他们想进一步降低制毒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这才又通过张宝良,找到汤阴县的袁某试制甲卡西酮,终因袁制造出的甲卡西酮质量太差,才没有达成交易。而就是在这次试制毒品的过程中,才暴露了他们制售毒品的行踪。

新型毒品,吸食后能3天3夜不睡觉

甲卡西酮是一种新型毒品,该种毒品之所以能从天津顺利流入安阳,是因为人们对这种毒品的毒性还不了解,仅把它当做普通药品的一员进行销售。实际上,“甲卡西酮”是一种精神药品,百姓俗称“土冰”“筋儿”,因其吸食后能使人更有精神,比毒品“面面”更有成瘾性,蔓延的态势比较明显。据大量吸毒者交代,“筋儿”的成瘾性极大,吸食后,不思茶饭,精神亢奋,3天3夜能连续不睡觉,产生幻觉。

反思,毒品何以畅通无阻

一是毒品的名字,具有隐秘性、欺骗性。不像鸦片、冰毒、海洛因这些显而易见的毒品,立即会引起大家及监管部门的注意。比如,冰毒的学名叫甲基苯丙胺。

二是生产企业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此案甲卡西酮泛滥流失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如果对此物品在立项、生产、流通等环节中,其中一个环节监管到位,就不至于使该毒品大量流失,畅通无阻。

三是老话常谈,贩毒带来的暴利,始终是一些毒贩子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本案中的核心人物,本是做药品生意的,但从山西听说贩毒能获得巨额利润时,就毫不犹豫地步入贩毒犯罪活动中,在暴利的引诱下,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