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 十字路口上的美利堅(组图)...

十字路口上的美利堅(组图)

歷史的抉擇:2008總統大選

【新三才首发】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今年美國的總統大選可能是歷史上最衝擊美國人心理的一次選舉。首先是具有黑人血統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極有可能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白人總統。這對許多傾向右翼保守派的選民是很難接受的結果。這其中不只是傳統共和黨的支持者,中西部農業州的保守選民,也包含一些外來移民。許多聲稱要投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坎恩的人往往不是因為其政見如何,而是因為情感上還無法接受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展現的精明辯才在選舉中引領風騷,令一些白人坐立不安。感謝美國的《獨立宣言》,也許我們很快就會看到美國人民再次實踐他們先驅者的諾言。

九月份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彷彿為布什政府的八年執政,畫下徹底失敗的句點。也使得原本就低迷的共和黨選情急轉直下。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包括麥坎恩自己都認同這個國家需要一個新的方向。這個問題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與良心。美國這個世界首強國家,目前正面臨著前所未遇的嚴重局面。

在經濟方面,信貸市場的黑洞引發金融危機,影響之大,波及全球。美國國會的七千億抒困方案是否能夠止住美歐銀行倒閉的浪潮仍是未定之天。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目前國債總額超過十兆美元,其中包括中國政府所購買的一點五兆。美國從政府到百姓都背債,表面繁榮的經濟竟然是來自借錢的消費。金融危機的爆發正是一次總買單。

在外交方面,布什對伊拉克的戰爭已經被證實師出無名,如今伊拉克仍處於派系衝突動亂的局面。對伊拉克用兵是美國最主要的開支之一,至今年底累計花費將達到八千億美金。財源枯竭將使這場戰爭難以為繼。而對阿富汗塔立班游擊隊的圍剿更是陷入僵局。於此同時,擁有多餘外匯儲蓄的新興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正在世界各地擴大他們的影響力。美國如何持續反恐,同時在國際間維持目前的區域平衡,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將立刻面臨這些棘手的難題。

政府內政,醫療體系、教育體系的改革議題成為關注的焦點。美國欠缺一套有效率的醫療保險管理制度。目前的制度造成醫療費用令普通國民不堪重負,政府的付出巨大,但許多百姓仍買不起基本的醫療保險。美國大學費用的昂貴讓許多人卻步,學生貸款變成了迫不得已的選擇。然而美國學生的普遍數理程度要落後於其他國家。

這些看似千頭萬蓄的複雜問題,成爲這次大選的關注焦點,很多選民想從兩個總統候選人的辯論中得到一些答案,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仍然是一片茫然。隨著11月4 日大選日的逼近,對於很多人來説並不像往年那樣興奮,因爲他們還是無法確定到底誰能夠挽救美國。 有太多的問題有待下一任美國總統去面對,不管用他的方法能不能夠解決。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這個國家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長久以來,這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是不是在背離那個價值?美利堅下一步要往何處,也許答案就在那裡。

2008-10-31-US_On_CrossRoad2

  貪婪的苦果: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在幾年前,美國以低利率鼓勵內需消費,房屋市場由於低利率出現了歷史上從未有的榮景。房市的火熱,促使房屋貸款公司以「次級房貸」向許多信用不好,償債能力差的家庭招手。次級房貸的利率較高因此有利可圖。貸款公司將這些貸款轉化為證券商品進入股市,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進行炒作並轉賣到其他國家的銀行。這就是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自2002年開始投資銀行購買衍生性金融商品比重日益增加,這使得許多人的退休基金,理財保險等儲蓄都投入其中。據統計,到了2006年房美利和房地美兩家房屋貸款公司所發行的房屋抵押貸款證券日交易額高達 2500億美元。當時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已掌握了百分之六十的房屋抵押貸款市場。這些銀行包括如今已宣告倒閉的雷曼兄弟、被收購的美林證券和此次受創嚴重的德意志銀行。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接管兩房,介入瀕臨破產的銀行,並通過七千億美金的金融抒困方案,強迫各銀行執行長接受抒困資金。這一連串的舉措無非是在避免市場失控,而發生經濟大蕭條。許多經濟學者並不看好這樣的做法,是否有效需時間來印證。美國的經濟政策是不是會因此改變為計劃經濟則是見仁見智。

美國一向是自由市場的擁護者,相對於許多國家政府慣用的調控手法,美國普遍接受市場能自動調節,無需政府不必要干預的信念。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史班,多年來一直主張放任市場力量推動衍生性商品交易,反對對其進行管制。對於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他仍然堅持是華爾街的貪婪造成的。

葛林史班的貪婪說沒有人會反對。兩黨的總統候選人也都指摘華爾街的貪婪是罪魁禍首。其實仔細檢視,又何只是華爾街有責任。在更大的範圍裡,有超越華爾街的貪婪沒有被提及。

2008-10-31-US_On_CrossRoad3

外患内憂:打不下去的伊拉克阿富汗戰爭 

布什政府以反恐為名的戰爭已經是強弩之末。之前伊朗總統內賈德在聯合國宣稱美帝國已經走到盡頭,令美國很不是滋味。其實在現實上,國際上已經看出美國在七年多的反恐戰爭中已出現頹勢。再加上現在經濟陷入風雨飄搖的狀態,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勢必會衰退。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在相當程度上美國的強大維持著世界的穩定平衡。在前蘇聯共產陣營瓦解以前,美國投入的韓戰和越戰有效的阻止了共產極權勢力的擴張。

美國人所捍衛的價值是自由民主的體制。然而九一一恐怖襲擊以後,布什政府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和掩護蓋達組織為由,入侵伊拉克,處決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卻缺乏說服力。帶給伊拉克人民只是一個殘破的國家和巨大的傷亡。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得不到國內外的支持,布什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決要打這場戰爭,深知必須想辦法讓美國經濟保持繁榮,不能讓美國人感受到戰爭費用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才能消除國內反對伊戰的聲浪。因此他鼓勵民眾消費,擴大需求;另一方面要其他國家大量購買美國公債換取美元,才能有充裕的現金在市場上支撐景氣。

我們今天看到的後果就是美金貶值,美國的國債在布什執政的幾年中達到10兆。更嚴重的是助長了美國人借錢消費的惡習。國民普遍沒有儲蓄,反而是負債累累。另外對其提供資金來源,購買大量美國國債的中國政府則盡力示好,漠視國際輿論。中國政府則依賴美國的經濟景氣以維持出口的成長,賺取更多的外匯,維持其政權的穩定性。同時中國政府部門裏的官商與很多美國大財團勾結,謀取暴利,控制西方媒體對一些事件的提早警告。 

布什在伊拉克並未得到預期的利益,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使他的盤算兩頭落空。美國人面臨的就是財務緊縮、經濟嚴重衰退的苦果。

什麼才是美國人該追求的價值

十九世紀末一位美國女教師,乘火車自波士頓前往科羅拉多州的旅途路上,目睹中部大平原穀倉的富足、西部山川的秀麗,有感上天的眷顧而寫出的《美麗的美利堅》歌詞。歌詞中點出這個當初由清教徒所建立的國家所追求的價值 – 自由,同時伴隨著信仰中對自己自律的要求。

美國的地理條件優越舉世無雙,也成就了世界第一強國,一百多年過去了,什麼是當今美國人所追求的價值?

美國成為全世界自由民主制度的典範,自由對美國人來說已經不需要追求。國際間沒有大的威脅勢力。美國有全世界最富饒的土地,但是曾幾何時,美國卻變成為最大的消費市場,百分之九十九的進口商品。美國人不再勤奮於生產,不再節約自律。勞力工作只有外來移民去做。美國人習慣於借錢消費,從百姓到政府皆然。對物質的慾望沒有節制的放大,人們忙於追求財富、名聲。流行文化將青少年包裝、吹捧成偶像明星,過早的接近名利讓這些孩子墮落,染上毒癮或者是精神衰弱。更糟的是經過電視電影的傳播,這些本身問題嚴重的偶像明星成為孩子們崇拜學習的對象。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正直、誠實、良善,和忍耐的美德。

家庭是維繫社會道德的重要因素,然而家庭的價值在美國人心中也在逐漸腐蝕。雖然大部分美國地區的民衆還是傳統的基督教徒,但是美國東西兩岸的新潮思想,帶動了很多年輕人盲目隨從。美國人離婚率之高世界第一, 這些不完整的家庭往往是社會問題的溫床。

有人也許會說,這些問題不是美國特有的,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是的,美國的當代文化影響著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因此也出現類似的社會現象。當不同文化接受了美國所發明的科技的同時,也照單繼承了美國影視裏的所謂新潮生活方式。

美國人迫切需要的是代表道德的價值觀的復蘇,現在的大眾文化欠缺正面的價值。相反的物慾正在侵蝕這個國家的良好根基。經濟危機也許只是代表一段時間物質上的苦日子,但一個國家立國之本與文化的敗壞,那將是無法挽救的劫難。
 

【新三才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