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 有“茶”就好,何必在“早”...

有“茶”就好,何必在“早”

【新三才网讯】连日来,《羊城晚报》报道:曾经辉煌的广式早茶,今日却是客少味淡。记者调查发现,广州80家主流酒楼近半平日无早茶,被访客人也表示比起以前,饮早茶次数少了。 

记者的调查数据印证了早茶的衰落。对此,老广们的慨叹是免不了的,但若以城市生活节奏和市场变化来看,早茶走到今日也属运数。以前的早茶又平又靓,酒家微利益街坊,市民又有此好,遂有彼时盛况。但近年地租日贵,物价涨,成本升,早茶成鸡肋,商家作策略调整:变早茶为午茶,或渗透于大餐之中,实乃情理之中。 

以前城市生活节奏缓慢,人们有时间在茶楼慢慢叹。如今,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过街像打仗,行路如竞走。2007年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广州人步行速度中国最快,全球第四。如此匆匆,哪有闲心饮早茶。上班族好不容易迎来了周末,不是美美睡上一觉为身体充电,就是早早出门上课给脑袋充电,偶尔一餐早茶,倒显得奢侈―――时间上的奢侈。早晨的茶楼里,尽管有老者风雨无改,但年轻人的身影日渐少见,食客群体萎缩。 

以前人们的休闲方式单一,早茶占有重要一席;现在人们休闲方式多多,且夜生活丰富,从咖啡馆西餐厅到风味酒楼泡吧沐足唱K,此消彼涨,从谈生意到叹世界,各得其所各适其适,何必一早被Moning Call吵醒去饮早茶。 

以前早茶美食吸引人,是因为茶点精美,也因为人们的味觉还有点“饥饿”。现在,茶点做得也不错,可食客嘴巴越来越刁。基于口腹之欲而饮早茶,已提不起多大兴趣。 

既如此,慨叹只是空慨叹了。不如实在一些,有茶即可,管他早与不早呢。茶是闲适,什么时候都可以的。硬是追求一个“早”字,就不闲适了。 

有人说,早茶是种文化。是的,早茶很有岭南特色。可是,文化是生活的表现,生活变了,文化的内涵不能不变。早茶是一种休闲方式,即使早茶不景气,也不要紧,有午茶、夜茶,或其他什么茶座、馆子补充。放心好了,会享受的岭南人从不会停止对生活、尤其是饮食乐趣的探索,“食在广州”这个招牌,不会因为早茶式微而拆去。 

早茶鼎盛已成历史,但作为岭南特有的休闲方式,坐视其特色流失,则是罪过。对于这个城市主人来说,没有了早茶,失去的不仅是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将失去一种吸引宾客的资源,招待客人,怕也有些失礼了。所以,关心早茶,还是应该的。如果有一日,早茶真个沦落到“门前冷落车马稀”,那么,建议文化部门将它保护起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去。

来自:新闻评论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