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综合报道】「台湾的政治领导人必须把岛内人民的福祉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不能保住政权。这就是改变。不是统一优先,是台湾人民优先。」这是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在1995年3月21日的口述历史中,对台湾民主化的观察。近20年后,台湾刚落幕的九合一选举,再次印证白乐崎对台湾有深刻理解。
白乐崎的追思弥撒11月29日在马里兰的小花教会举行,白乐崎面容祥和地躺在覆盖着美国国旗的棺木里,场面庄严哀荣。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都致赠花篮,台北驻美代表沈吕巡及美国在台协会执行理事主席唐若文分别代表台美政府致词,推崇白乐崎是杰出的外交官。
由于台湾的政治版图刚经历大洗牌,出席追思会的人群除了哀伤和不舍,还有一股躁动的情绪,尤其是支持绿营的台侨,更是难掩亢奋。从长远的历史来看,台湾民主发展是比蓝绿之争更宏大的一场历史工程,在白乐崎眼中,更是台湾能继续得到美国支持的生存关键。以台湾民主的成就来纪念白乐崎,应是最好的敬礼。
1990至1995年间,白乐崎担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期间美国协助台湾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议GATT,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出售F-16战机给台湾、李登辉访问母校康乃尔大学、台海飞弹危机,以及蒋宋美龄访问国会山庄。台湾当时正从威权走向民主,岛内政治的变化剧烈,冲击美台和两岸关系,做为美国的外交官,白乐崎一方面捍卫美国的利益,但也理解和尊重台湾人民的心理和需要,使他在退休后仍受到台湾人民怀念。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口述历史档案中,白乐崎在台海危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告诉访问他的史都华德,统一对中国仍是「情绪性议题」,因为中国仍停留在内战思维;但台湾人已不再情绪性的看待统一,而是务实处理。民主化的台湾有一股民意暗流,要求政治人物让台湾人享有更大的国际空间和地位,倘若美国搞不清楚台湾已经民主化,不换个方式处理美台关系,将会陷入大麻烦。
由于访问者是「自己人」,白乐崎说得很坦白。他表示,第一次到台湾是1965到1968年,当时从中国来到台湾的统治者是瞧不起台湾人的。美国人和国民党政府打交道,注意到台湾是由一小群人统治,绝大多数人民在过程中毫无参与。白乐崎说,美国人不是没有注意到,台湾人在自己的土地被当成次等公民。
这次台湾选举,还有人拿着别人祖先的血统和历史伤疤做文章,也有人想继续打统独牌牟利,但若能亲眼看到台湾最新的选举结果,白乐崎或许会很欣慰,「台湾人民优先」又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三才记者金主综合报导)
(責任编辑: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