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網訊】2008年全美「西門子科學獎」總決賽結果8日在紐約大學揭曉,18位決賽者中8名華裔學生全部脫穎而出,團體和個人組2項10萬美元大獎均由華生包辦,其他6人也分獲團體及個人項目的2萬至4萬美元不等的獎學金,本屆可說是華生戰績輝煌的一年。
來自德州的錢文,以「如何控制併發症及防止疾病感染」研究報告奪得個人組競賽最高獎10萬美元獎學金。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郭奕和組員Sajith M. Wickramasekara,則以「染色體結構對化學藥物的改善和證明的功能」研究報告,奪得團體組最高獎項10萬美元獎學金。
喬治亞州的梅熊杰忞榮獲個人組3萬美元獎學金。團體組有5位華生獲獎,分別是新墨西哥州的黃端倪與Erika Debenedictis獲4萬美元、麻州的唐笛揚與賴思如獲3萬美元、印第安納州的林偉和德州的張伯洋獲得2萬美元獎學金。
17歲的錢文在報告中研製一種為呼吸道或導尿管等醫療設備提供的表面抗菌膜,以防止併發症或疾病感染,「有超過200萬病患會感染併發症,超過10萬人會 因此喪命,這個問題在醫療體系中相當嚴重」。錢文表示,拿大獎不會改變他的人生,反而會鼓勵他在科學研究的路上永不放棄。
錢文的父親錢明仁則說,對錢文的教育並沒有太多要求,他沒有補習過,但錢媽媽在子女小時就帶他們接近圖書館和博物館,讓孩子接觸不同的領域,不停探索,最 後讓子女選擇自己的興趣去發展。錢明仁並說,看到許多華生獲獎,他最大的感觸是每個成功的子女背後,都有一個關係緊密的家庭強力支持,孩子的成功都緣自父 母的愛。錢明仁在大學教授材料化學,錢文小時都是在家上學,他普通話流利,還是小提琴和鋼琴高手。
團體組首獎的郭奕與同伴透過現代掃描技術,研究新的化學治療藥物,「我們暑假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0點,這份報告大概花了超過1,000小時」。郭 奕曾是奧林匹克科學獎得主,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成績傲人,他還是網球高手,中文流利。未來他希望上賓州大學或史丹福大學攻讀生物和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