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窗 从看门狗到宠物犬

从看门狗到宠物犬

1987年,北京玉渊潭公园,坐在三轮车上吃冰棍的小女孩,好像在问飞奔的狗,你也想吃?

昨日,乘车从北京长椿街经过,不经意间看到一位漂亮姑娘抱着小狗似乎在等车,车迟迟没来,家人露出急切的神情,小狗也焦急地向远处望着。姑娘不时地亲吻一下黄毛,好像在说“别急,就来了!”天气阴冷,那一幕感觉挺温暖。

如今这景象,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人们对宠物的感情不亚于对孩子。爸几年前养了一只白毛犬“发发”,每天早晚两次,固定时间要抱着到外面遛狗。我说,发发不小了,您岁数大了,老抱着,多重啊!爸总说,抱习惯了,没事。想想儿子小时候,这当爷爷的抱孙子的次数都还赶不上抱狗多。

眼前一幕幕突明突暗的景象,和二、三十年前记忆中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这些变化的影像在眼前交错放映,感觉自己和社会仿佛一下跨越了几个时代,那其中可以感受、思考的好多……

如今不仅人们的生活好了,就连动物的待遇也提高了。记得二三十年前在北京郊区,人们把动物称为畜生,哪知道是什么宠物。如果有猫狗看到有人吃好东西凑过去,多半会被痛斥或踢上一脚。人还没吃好,哪顾得上畜生!那种贵妇人抱着宠物狗亲密的画面,我们只在电影里看过,那是极少数有钱人的享受。现在可不同,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们领着、抱着、开车带着、自行车驮着宠物狗的镜头。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善良,有爱心,自己生活刚好起来,就把爱献给小猫小狗。

当然,全人类的爱心都一样,外国人也知道动物和人一样应该受到尊重。我家小区里住过一位六七十岁的俄罗斯老太太,她和院里几位居民,每天晚上准时带着几袋子猫粮去喂几只流浪猫,喂了好几年。

1988年,武汉某公园,供游人观赏的狗和猩猩被铁链、铁笼紧紧地锁着。

2011年,雪后的北京胡同,妇女骑车带着小狗回家。中国人善良、有爱心,刚过上好日子不久,便把爱心奉献给宠物。选自刘卫兵著《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

2014年1月15日,北京长椿街,姑娘亲吻着小狗,好像在说:乖,别急……

2013年10月,北京西山,带着宠物山间散步。

(责任编辑:石振麟)

(文章来源:刘卫兵著《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