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编译首发】 毕晓普夫人(Mrs. Bishop, 1831~1904)是一位神奇的英国女性,也是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她原名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Lucy Bird),50岁时嫁给毕晓普(Dr. John Bishop, -1886)后,改称毕晓普夫人。她出版过旅游摄影集《长江流域及其他》(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 1899),《韩国和她的邻里》(Korea and Her Neighbourhood, 1898)等书十余册。 毕晓普夫人晚年在受访时,曾就前述二书中有关中国的图片,所做的一番解说,而被集结为《中国图像》(Chinese Pictures)一书。1900年出版,副题为Notes on Photographs Made in China。作者希望透过一些真实的小人物,和他们周围的环境和习惯,能让增加对中国人(大清国)的了解。
福州,万寿桥
一个有水路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有桥梁的国家,但在中国,桥梁之美常令旅客惊讶。上图的直桥是在巨大的石墩上搭建而成。各桥墩前后间距约30英尺长。栏杆,桥面也都是坚固的石板。这种形式的桥是该国最古老的形式,上图的桥也算是该国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四川,万县的单拱桥
如果你的行程是经由水路,几乎要进入每一个城镇或村庄时,都会经过一座高度从15到30英尺的桥,形式优美。构筑这座桥梁的花岗岩石块切割成曲线,在加一个阶梯到达拱形的顶部。上图中清楚地可以看到通往顶部房子的阶梯。这是一座极优雅,极美丽的桥梁。
四川,绵竹桥(Bridge of Mien Chuh)
当一个有钱的人或公司想要造福乡里时,通常会捐钱造桥。上图的桥是这样建成的,造型和色彩都极为美丽。屋顶是绿色瓷砖,内衬深红色的漆,捐助者的名字也深刻在上面。
一座简单的乡村小桥
该种桥是在四川的次级道路上看到的,木造结构,屋顶覆盖瓦片,免受雨雪侵蚀,有瑞士的风貌。
龙桥
这是一座形式很普遍的石桥,桥柱刻有龙的形状,这也是这个国家的国徽。
上海,九曲桥
桥名就表示出造型特征。它在水面上弯曲了九回,才连接上上海最著名的茶馆,也可能是最时髦的中国茶馆。这是满族人和上层人士的休憩胜地。在茶馆里,从来没有见过女性。这里只有男性光顾。事实上,妇女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女性缺席是一个明显的特征。
重庆,乐善堂(Guild of Benevolence,善堂)的花园
中国是一个行会的国家。所有的工人和商人都有自己的行会。但是有两个例外 – 挑水夫和纤夫(把船只拖拉过急流的苦力),这些人有没有组成行会。这些行会或工会的完善与效用是有益还是有害,一如我们所知道的该国其他事物一样的。他们很在乎自己技艺的利益。但行会经常涉入其生活中。大清帝国的慈善机构中,有许多是由行会主导的。也许,有一些善人和善堂,但是把这些留给行会比较安全的。几乎任何小镇规模的地区,没有不具备“乐善堂”(Guild of Benevolence)的。乐善堂的成果包括∶膳房、衣服、棺木、棺木与埋葬、医院、免费施药所、孤儿院和育婴堂、救生船、和许多其他慈善机构都是。
义墓(义冢)
一块墓地,属于寺庙所有,给那些没有亲友的陌生死者,并附带了正式的葬礼仪式。中国人在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他的葬礼。我们不知道一个体面的葬礼,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一直挂记着这件事,终其一生为此作安排,所以也不用怀疑,在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中,会有这么大的部分与葬礼连结。要妥善地埋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大愿和目标。
义墓与葬仪,都是乐善堂的例行业务之一。
福州,婴儿塔
当一个婴儿死了,而父母却太穷了以致无法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他们会将这个可怜的死婴尸体投入婴儿塔的开口处。善堂会有专人每隔两三天来此清理一次并负责善后,按照宗教的规矩和葬仪,予以埋葬。
药瓶贩和医院病人
显然,英国的医院和中国的医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英国长老会汕头医疗团(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edical Mission of Swatow)的诊所内,如果是Guy或St. Bartholomew医院的病人就要向卖瓶贩购买药瓶。类似的事情在英国Smithfield院区的医院本部也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值得提的是,此医疗团已经是远东最庞大的。在紧急时期,可以收容达四百名病人,并在其痊愈率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医疗机构之一。
垂死的苦力
也许是因为乐善堂的对象很少针对个人。中国人对于病人和死人的关怀和照顾并不重视。如果一个人病到快要死掉了,他已经不再具有用处,那为什么还要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身上呢?上图中的这名苦力是毕晓普夫人(Mrs. Bishop)所雇用的挑夫之一,虽然他和其他挑夫已经同行好多天,但是当他病倒时没有人照顾他,当毕晓普夫人以湿手巾覆盖他发热的额头时还被取笑说那个人已经“没有用了” 。
遍及整个中国南方,坟墓的模样
一个马蹄形的墓冢,在一个山坡上,坐北朝南,外表都是石块。古代伊特鲁里亚人(Etruscans)也有类似这种安排墓地的模式。
置于地面上的棺材
中国人对于葬礼很慎重,葬礼的日期和地点都要等风水师看妥才决定。有时棺材与入殓者要在地面上等候数月,甚至数年,直到专业人士决定一个吉日。在这种情况下,亲友要看顾并每天在其灵前烧香。这是罕见的事情发生在毕晓普夫人于四川的旅程中,她不得不和睡在一个有停棺待葬的房间里,每天烧香和其他宗教仪式就在它前面进行着。为了防止长期停棺的损害,棺材都用厚木建造,尸体被放置在石灰上,棺材的卡榫全部用漆黏死。
奉天(Mukden),文昌庙
奉天(盛京,今沈阳)是满清的陪都。在大清帝国里,每一个万神殿(寺庙)中,主掌文艺之神(文昌帝君)所在的位置最高,有趣的是,战争之神的位置则较低,但在其他国家,我们都知道女战神是受到众人的膜拜。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艺之神是受到这样子的推崇;在过去最穷的人家,也可能循此(文艺)途径爬上帝国的最高职位。在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比拥有文艺的知识更能帮助一个人进入官方公职。对它的尊敬已经成为一种超级迷信,每个乡镇都有会社去收集废纸和各种书写物件,集中到特定的炉子(惜字炉、焚字炉)里焚毁,以避免玷污文字(敬字惜文)。
奉天,狐仙庙
在奉天,满族人常去的另一种寺庙。一群狐仙齐坐在庙的正中央。这些寺庙都很靠近城墙,图中的这面城墙也正在倾颓中,一些树根已经爬上墙壁,而且在继续往下垂,要垂到地面上。上图很可以说明,在中国,任由一些事物坏灭过程。中国人将另造新的城墙,他们很少去维修旧的,所以这种残破的景象,经常可见。
路旁的土地公庙
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这种被称之为“土地公庙”的小庙 ,里面都有一尊土地公像(福德正神)。他们是小庙的象征,就像遍布欧洲天主教国家路边的十字架。
菩提榕(Ficus Religiosa)
在中国的中部、中南部各省,每一个村庄都可以看到这种大榕树。它的枝叶覆盖了一大片的地面。树的本身就是一个被膜拜的对象,树的下面总是可以看到有供香火的祭坛。
天坛(Altar of Heaven)
福州城外,一个户外的天坛。
孔子牌位(Tablet Of Confucius)
只要有地方官的地方,就有一座孔庙,地方官在此向至圣先师致敬。牌位上,刻有一些要谨记在心上的一些孔夫子关于公义的最重要的格言。在这位伟人的教导中,在近2000年来的法律,教育,文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上,都占主导的地位。这些寺庙是禁止外国人进入的。作为一名旅客,很多禁忌是等她做了才知道的,譬如拍摄这张照片,是等到几乎没有人时才按下快门的。
四川,长江旁边,一间寺庙正门的瓷雕
中国制造瓷器的技艺,已享誉几个世纪。有趣的是,英国老牌“伍斯特”(Worcester)的化学家们并没有能产制出类似中国的瓷器。一个伟大的许多庙宇在帝国的诗阿曼省有其正面和屋顶的这件瓷器。他们是最华丽的颜色,被宝石的外观。
用筷子吃饭的儿童
中国人吃很多种类的食物是西方人所不知道的。按理说,中国人会是一个好厨师,食物是有益健康的,热气腾腾是最受欢迎的方法。稻米是大众的主食,炒白菜或调味料是副食。很少单独用餐。吃米饭是共同而普遍的正餐。在法国人用语中的“你好吗?”,相当于英语中的“你如何面对自己人生呢?”,或意大利语中的“你怎么留下来呢?”,中国话中的“你吃过饭了吗?”
缫丝(Silk Reeling)
杭州是蚕丝之城,一个富裕和普遍良好的城市。和旅客谈的都是得丝绸。乡村到处都是桑树,它生长在每一处可以利用的土地上。有成千上万的手工纺织机。上图中,蚕丝从蚕茧中被拉成一条线,然后被扔进一盘热水中,用小的鼓风炉保持水温,蚕茧抽完后,把线打结,四五个蚕茧连接起来,左手抓着丝线,右手摇动纱轮,将丝线全部绕上纱轮之上。这是生产丝绸的第一道步骤和基础工作。(缫读骚,抽茧出丝)
四川的一个市场或集市。
在大清帝国西部长江盆地的四川省某地,一个市集正在特别保留地上进行着。在这段赶集的日期中,成千上万的人蜂涌而入,街上的茶和店家到处都是,叫卖声震耳欲聋,酒肆的喧闹不止。店面通常是附近的农夫所拥有,在集市交易日才出让给商家使用。在交易日以外的时候,这里就像是荒芜的村庄。只能看到留守的人和他的家人,也就上图中没有一个是,但看守和他的家人,还有必然会有的狗,猪和水牛。在图的右边建筑是一座寺庙。
鞋匠
在中国,鞋匠是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只处理男人的鞋子。女性穿着绸缎或锦缎的小鞋,大多由自己绣制和缝补,长度为2~3英吋,就算下田劳作的妇女,也没有放宽到4英吋以上。女性缠足的历史很久,它只是一种时尚,但它约定成俗已久。一个女孩的脚如果是正常形状,就没有结婚的机会。缠足的过程很早就开始 了,通常在四~五岁之间,但是有时会被推迟到更晚,而过程也就更痛苦。四个脚趾叠一起在底下,大脚趾在上面,形如内翻足或马蹄,但女性仍然可以设法走路而不受脚变畸形的影响。从西方人的眼光,那像似摇摇摆摆的运动,而不是步行。
挑水肥到田地
在四川,肥沃平原上,农作物可以一年四熟,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人承受不起任何浪废,一切都必须回归到土地上。我们利用改变农作物的种类,避免造成土地的恶化。但是在中国,同样的作物已经在地上种植了一千多年,却没有显示出土地恶化的迹象。
婚轿
这是给上层阶级的新娘乘坐到夫家用的轿子。它往往是非常美丽的,有华丽的丝绣和色彩。女方的家境如果不充裕,可以短期雇工租用。在中国,大家庭有家规∶如果小孩的母亲死了,则由村里的妇女哺乳并共同抚养,到三至五岁才断奶。中国女性是非常温柔、善良、有信仰的妻子,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是一个好妈妈。在四川,没有任何杀婴的迹象,但在大清帝国其他许多地方则有杀婴。
携带现金和婴儿的方式
在旅行中,携带金钱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因为个别铜板的币值太小,需要大量的铜板或“现金”来凑成所需的特定数目。例如英币18先令要换成铜板,其重量可达72英磅,都要由苦力们来挑运的。这些铜板的正中央都有一个方孔,可以串起来用秸秆捆绑。如果秸秆断了,把铜板捡起来所损失的时间,已远远超过损失的金钱。中国人是诚实的,非常热衷于讨价还价,但在讨价还价结束时,中国人可能想继续保持它。
贞节牌坊
这些牌坊通常有非常精致的结构,绝佳的石头雕刻或木制饰物。入城者,很少人是不经过一连串的牌坊下方。在非常肮脏村庄入口,经常发现竖立着一些非常精致的牌坊,表彰寡妇忠于夫家、全心工作,伺奉公婆,这是每一个好妻子的责任。竖立牌坊之前,必须获得皇帝的同意。各乡镇和村庄,都会以其拥有贞节牌坊而自豪。在牌坊旁边,经常可以发现一座有供香火的小庙。
四川,两名士兵
军人通常衣着华丽,但是不堪值勤,更别提那套古怪的制服,康乃馨红色,是中国人的偏爱,蓝色则是流行的颜色。他们携带扇子,经常还有纸质雨伞。他们缺乏训练,懒散,在城门打转,到街市赌博、抽烟。他们咒骂说,他们都没有事可做。
四川,侵蚀稻田的鸦片文化
在四川,灌溉系统是用于种植水稻,但是对于鸦片的需求大增,已经导致种植罂粟侵犯到稻田了。
这可能是中国未来最悲惨,最可怕的事。
吸食鸦片是比较晚近的日子,但是其增加和蔓延却是最猛的。
在最开始,本地和政府官员都已尽力去阻止它,去杜绝罂粟文化,但虽然法律获得通过,栽种者可判处死刑,但已成为一纸空文。到今天为止,在一两个人口最多的省份中,估计有80 %的男性和50%的女性是鸦片吸食者。他们没有吸食过量,他们是中度吸烟者,就像我们英国的中度酗酒者。在四川全省鸦片店普遍的程度,就像英国伦敦下区的杜松子酒店。
当人们自由沉迷在吸食鸦片时,没有必要去膨胀鸦片的效用了。它们够有名了。中国唯一的希望是把他自已从男子气概被烟毒蚕食的邪恶中解脱出来。但是,他能做得到吗?
【新三才编译首发 转载请注明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