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首發】早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成為眾所周知的滑雪和徒步旅行目的地之前,設計巧妙的高腳穀倉是這個地方的供給中心。
在陽光下一個個黑色的高腳斜屋頂穀倉似乎是漂浮在鮮花盛開的草地上,周圍環繞著瑞士著名的金字塔形山峰馬特洪峰。仔細觀察後,我發現穀倉的正面裝飾著飽經風霜的鐮刀、乾草叉,甚至還有一個用來運輸乾草的類似雪橇的裝置。
這些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糧倉(stadel)是當地自然景觀的一部分,至今仍點綴在高山山谷裡。在瑞士南部瓦萊州地區的度假小鎮采爾馬特,這裡有很多高腳穀倉,這些穀倉見證了如今這個富有的滑雪和徒步旅行目的地最初是作為農業地區的歷史。除了富裕在這些穀倉上的鄉村浪漫主義,這些過去的“紀念碑”還有一個非常實際的目的:養活這個自給自足的山區社區。
出生于采爾馬特的琳達·比納 (Linda Biner) 說:“看著這些穀倉,我想,‘多麼浪漫,[多麼]艱難的生活”。 琳達九十多歲的父親湯瑪斯·比納 (Thomas Biner) 在搖椅上會意地點點頭,告訴我:“那時瑞士還沒有大米。”
湯瑪斯回憶起他14歲時徒步穿越采爾馬特 3,300 米高的西奧杜爾山口到義大利的奧斯塔山谷,用煙草換取珍貴的穀物。“我的母親有六個孩子、四頭牛、三隻山羊,但沒有丈夫也一分錢,”他繼續說道。婦女們不僅要做家務,還要在土地上勞作,甚至冒著雪崩的風險照料她們的牲畜。
從八歲起,湯瑪斯就學會了在采爾馬特的草地上擠牛羊奶。夏天睡在家裡兩層馬廄上層的稻草床上(這些稻草是用作動物的冬季飼料)。這個簡單而巧妙的結構通過利用下面牲畜散發的熱量使他保持溫暖。
與季節一同變化的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貝納(Biner)家族擁有 10 個穀倉,用於儲存黑麥。黑麥被阿爾卑斯山的農民戲稱為“沉睡的穀物”,它會在九月播種後在第一場雪下冬眠,並在接下來的八月才成熟收割,再作為為未來漫長的冬天準備的糧食囤積起來。面對珍貴的穀物,防蟲和防潮非常重要。農民們聰明的解決方案是用蘑菇狀的高蹺將他們的糧倉舉起在高出地面幾英尺的高度,高蹺頂部是巨大的圓形板岩,由當地採購的片岩製成。建造穀倉的玫瑰色、富含樹脂的木材來自於當地的落葉松,這種落葉松特別能抵抗喜歡黑麥的齧齒動物,它們會被木材散發的強烈的氣味所熏走。
這些古老穀倉的獨特輪廓甚至作為采爾馬特 3.7 公里長的文化步道的標誌。這條小徑於 2019 年啟用,從鎮中心開始逐漸攀升 300 米,通向阿爾卑斯山最早建造的小村莊之一茲穆特 (Zmutt)。
“有一天我在想,[山谷中]最古老的建築在哪裡?” 采爾馬特文化和歷史學會主席勒內·比納告訴我,當我們沿著蜿蜒的小徑走過一個有 700 年歷史的穀倉時。“在過去的 30 到 40 年裡,這裡的人們忽視了這些穀倉,”他補充說,並解釋說由於現在收穫的黑麥很少,因此許多高腳穀倉不再有實際用途,因此被遺棄了。
不具有實際用途,再加上沒有其他經濟上的獲得激勵人們來修復它們(因為當地法律禁止將農業建築改造成住宅),這使得穀倉的持續維護成為一項挑戰。
這些類似穀倉的建築大部分都被遺棄了,勒內的使命是解決這個問題。當我們到采爾馬特(Zmutt)時,勒內拿出存放在朋友那兒的一捆捆新鮮收割的黑麥,他計畫用這些黑麥來製作傳統的黑麥麵包(roggenbrot)。他的祖先會從采爾馬特唯一的磨坊收集麵粉,然後在最多 20 人共用的公用烤箱中烘烤麵包。
就在 1940 年代,人們還在采爾馬特的 2,000 米高處還種植穀物,如今那裡劃分土地的石頭仍然清晰可見。然而,“當火車[於 1891 年]建成時,從山谷下方購買穀物更便宜,”勒內說。隨著 20 世紀阿爾卑斯山旅遊的興起,農業持續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扼殺了采爾馬特的農業生活方式。
對於當地酒店經營者兼餐廳經營者桑德林-朱倫(Sandrine Julen)(采爾馬特創始家族之一的後裔)來說,高教穀倉將她與她的傳統聯繫在一起。“小時候,我記得和祖父一起走過穀倉時,祖父會跟她說他小時候的事情。高腳穀倉構成了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並且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來自哪裡,”她說。
在葡萄種植村維斯佩爾特-米恩(Visperterminen),這裡是通往瓦萊州維斯帕(Visper)山谷的門戶,一些破舊的穀倉正在被重新利用以造福於社會。一個名為金德瓦特(Chinderwält)的非營利組織正在著手這一工作,該組織由退休教授朱利安-沃姆薩特爾(Julian Vomsattel) 在十年前創立的。“所有這些舊穀倉都未使用,所以我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它們?”
在幾位藝術家和建築師的幫助下,他將它們改造成五個主題室內遊樂場,象徵性地收取 10 瑞士法郎(9 英鎊)的費用,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玩兒上三個小時。我們沿著曾經的打穀走廊往前走,農民們曾經在這裡打黑麥,另一個以“太空”為主題”的高腳穀倉被分成兩部分,,在其17 世紀的椽子上擠滿了老式用具,如風瓦那(windwanna)。這個很久以前用於將穀殼與穀粒分離的儀器,現在被改造為一條飛龍。“這個項目對村莊的生活很重要,”朱利安教授說。
“這也有助於展示舊的生活方式,”出生在本地的室內建築師裘蒂絲·克魯澤(Judith Kreuzer)補充說,他正在翻新該專案的第六個穀倉。
一位當地的村民馮姆薩特(Vomsattel)依舊像他們的祖先那樣,在儲藏室中風乾他們的肉。這些昔日的季節性冰箱也架在高蹺上,以防止地面的水分損壞肉。地板縫隙之間的空氣流通將它們與儲存穀物的區域分開來。當馮姆薩特拿出一把巨大的萬能鑰匙打開他家族的第六代倉庫的時侯,你能感到風在開門的瞬間呼嘯而過。天花板的托梁上掛著屠夫式的掛鉤,從 10 月開始,馮姆薩特的獵人兄弟就在這裡風乾獵物,如麅和羚羊。
在七十五公里外的瓦爾山谷(Val d’Hérens),在瑞士建築師奧利維耶·謝索(Olivier Cheseaux)的努力下,六個古老的糧倉得以保存下來。十年前,奧利維耶在那裡的空中滑翔時看到了它們。“我們的祖先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適當的季節砍伐木材,”他說。
這些糧倉的外觀和內部幾乎沒有變化,建築師採用謝塞克斯(Cheseaux) 標誌性的簡約風格對它們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鋪設了光滑的混凝土地板和雲杉木牆壁。“但我很快意識到法律不允許我改造這些建築,因為它們位於農業區。所以,我決定用我們祖先的哲學來拯救這些遺產免於毀滅,也就是說,將它們轉移到位於農業區外的拉福克拉斯(La Forclaz) 村”他告訴我。在小冰河時代(從 14 世紀到 19 世紀),瑞士農民經常拆除他們的穀倉,並在遠離移動冰川的地方重新建造它們。
很少有人像尼古拉·卡普 (Nikola Kapp) 那樣。坐落在這位前銀行家位於采爾馬特的家的後花園中,有一座 4.5 米 x 5 米的擁有 150 年歷史的高腳穀倉,這座穀倉是從附近薩斯山谷的艾斯坦村移建過來的。“我們不得不用直升飛機把所有東西都空運進來,”她告訴我,指著落葉松木板的穀倉立面上仍然固定的原始木制十字架。“我們給每塊木頭都編號,甚至使用了一些真正的釘子,”她在談到 2008 年進行的歷時四個月的艱苦修復工作時解釋說。這是一項愛的勞動。“當我看到馬特洪峰時,我的心都打開了,”卡普說。
我的目光被前景中黝黑的高蹺穀倉所吸引。儘管它們在白雪皚皚的山峰面前相形見絀,但它們在幾個世紀後仍然屹立不倒,而且有望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裡屹立不倒。
(編譯:BOXING)
(文章來源:新三才編譯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