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 年11月一些人目睹了一難得一見的天象,一顆耀眼的新星出現在仙后星座。他的光芒竟然超過離地球最近的金星的亮度。甚至在長達兩星期的時間裡可以在白晝中看得到。這顆星在閃耀了16個月以後,便神秘的從夜空中隱去了。當時丹麥的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在1572年11月11日發現並記載了這一天象變化的經過。因此這顆「星」便被後人稱作「第谷超新星」,或者以1572 超新星稱之。
布拉赫的時代還沒有天文望遠鏡。他發現這顆星不像月亮和其他太陽系的行星,他和鄰近星體的相對位置不會改變,代表這顆星距離地球很遠很遠。這對當時的天文界的認識是一個震驚,因為他們認為天堂代表的是永恆不變的。
這個超新星的出現促使第谷‧布拉赫進一步研究這類天文現象,他的研究對後來近代西方的天文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科學家推斷這顆原本屬於白矮星的老死星體因為和鄰近的伴星產生巨大核融合反應而發生爆炸。第谷超新星的外殼氣體目前仍以大約每秒9000公里的速度從中心方向向外噴發。
第谷超新星爆發時直接產生的光芒早在16世紀就穿過地球,然而科學家發現至今宇宙中許多星體星塵仍然因此「沾光」,因為反射而顯的更加明亮。科學家是利用光的波長分析得到的這一發現。
美國太空總署發佈的第谷超新星殘骸照片。照片是以紅外線和X光合併產生的。中心黃綠色雲團為其爆炸殘留物質,外圍藍色邊緣是向外噴發的震波。
【新三才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