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发】 一谈到古代辩证法,首先面对的就是“矛盾”争端。到底矛与盾谁对谁错,中国人争论了几千年。从地位上看,一个攻一个守,胜负取决于水平更强一些的那一方,而不是所在的基点。如果矛更锐利一些,矛会占上风,反之亦然。基点不知矛和盾的本身,而是个体的能力问题。
有的矛质量好些,则矛会胜;盾的质量好些,则盾会胜。
中国还有一个需要辩证法的问题。有一句名言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告诉我们不要有心做事。但它与另一句话犯冲,叫“心想事成”。到底是有心能成功还是无心能成功,把中国人都搞糊涂了。
这还不算,又出来一句“异想天开”。更让人捉摸不透。听任何一句都能明白,加起来就乱了。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就要用到中国古代的辩证法。
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任何事情不走极端,走中间。中庸之道可以解释一切的辩证问题。
矛盾的问题,不走极端的做法是,不在矛与盾的本身上走极端,因为真正决定好坏不在这里。有心会成功还是无心会成功的问题。其实太无心也不会成功,太有心也不会成功,因为决定成功的因素是有心而不强,用修炼人的话讲叫想而不执着。
在人这里,任何事只要符合了中庸之道,就更容易处理问题,它是处理一切人的事情的宝典。
就像是两个人吵架,都说自己有理,有一句古话恰如其分的形容了这种现象,叫“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人都有不对的地方,也许有的人责任大一些,有的人小一些。处理起来,也要把握中庸之道,两边劝两边教育的方法。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还在讨论一句名言“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的问题,都认为是一个病句,因为好像是把朋友比喻成了粪土。其实要不走极端的看问题,“金钱如粪土”的意思并不是金钱真的是粪土,而是不要将它看得太重而已。这样理解起来就行了,不把金钱看重,而看重友谊超过金钱,这是个大概意思,我们把它极端化了。
懂得中庸之道,会用中庸之道,人的一切事情和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什么事情不走极端,就是正道。
【新三才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責任編輯: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