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時代,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繁榮、最強盛的時代,是一個最開放、最浪漫的時代!”昨天下午,講座一開始,華幹林稱,“唐詩,則是記錄這個浪漫時代最華美的文字,也是我國古人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唐代的揚州,農業、手工業、商業、航運、文化(宗教)、工藝美術、文學藝術諸領域,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唐代的揚州,之所以能夠稱為大唐重鎮,首先是因為它的政治地位高。揚州雖然不是都城,但大唐中央對它特別重視
因交通便捷,市場繁榮,開放的城市管理,讓揚州不僅白天熱鬧,而且形成了夜市。這樣繁華景象,令來自北方中原的人們驚奇不已,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來觀光旅遊,他們在此留連往返,縱情放歌,用詩歌記錄了揚州的繁榮景象和市井生活。
不完全統計的數據顯示,唐代遊過揚州的有駱賓王、李頎、王昌齡、孟浩然、崔顥、李白、高適、韋應物、顧況、戴叔倫、王建、劉禹錫、白居易、張祜、姚合、李商隱、杜牧、溫庭筠、杜荀鶴、羅隱、韋莊……等158名詩人吟詠揚州詩篇達435首。
清朝初年編修《全唐詩》彙集唐代詩歌的總集,全書共九百卷,收錄唐代詩人2529人的詩作42863首,這可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詩歌總集,而主持編撰者曹寅,康熙名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淮鹽漕監察禦史,編撰地點就是揚州書局——天寧寺。
李白曾六次遊揚州
第一次花了約合人民幣1個億
史料記載李白曾六次遊揚州,“第一次來是在開元十四年(726),當時李白在揚州逗留半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三十萬金是什麼概念?有人做過計算,按當時的物價,可購米三十萬石。古代一石是今天的150斤,三十萬金可購米四千萬斤,換算成今天的物價標準,約合人民幣1個億。”足以說明李白非常有錢,也說明了揚州是一個非常富庶的地方。
離開揚州,李白又漫遊江漢,結識了詩人孟浩然,李白對孟浩然推崇有加,經常為孟浩然點讚,還經常向孟浩然講述他在揚州的經曆,吸引了孟浩然的濃厚興趣,孟浩然啟程遊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飲酒話別,吟詠出一首千古絕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為揚州打造了一張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天寶八年(749),李白再遊揚州,在這次遊覽中,他登臨了揚州棲靈塔並留有《秋日登棲靈塔》詩。到了天寶十三年(754) ,當年李白54歲,也這是他最後一次遊揚州。“我們現在看到的《李翰林集》是李白的族叔、時任宣城太守的李陽冰所編,《揚州曆代詩詞》記錄了李白有關揚州的詩13首。
(责任编辑: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