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滅亡對當今的警示
一千多年前古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
史料記載當時稱雄世界的羅馬帝國因爲對基督教徒的迫害,招來了四波致命的大瘟疫,城市中到處都是因無人埋葬而在街道上開裂、腐爛的屍體,四下都有倒斃街頭、令所有觀者都恐怖與震驚的「範例」。
古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信徒
根據羅馬史學家塔西圖(Tacitus)的記述,公元54年至68年間,古羅馬皇帝尼祿(Nero)故意在羅馬城縱火,然後嫁禍於基督徒。後來,蓋勒流也採取同樣手段,十五天內在尼科米底亞皇宮製造了兩起火災並誣蔑為基督信徒所為,迫使當時的皇帝戴克里安(Diocletian)下狠心迫害基督信徒。
為了煽動民眾的反基督教情緒,古羅馬的一些理論家編造了不少針對基督信徒的謠言,諸如誣蔑他們在拜神時要殺死嬰兒並喝其血、吃其肉,還說他們狂飲,等等,所有古羅馬社會的惡行都被強加在基督信徒身上。
尼祿還命令將不少基督徒投進競技場中,羅馬權貴們在大笑中看著這些人被猛獸活生生地撕裂咬死。他甚至吩咐人把很多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並排列在花園中,然後在入夜時點燃,照亮皇帝的遊園會。
《基督殉道者最後的祈禱》(The Christian Martyrs Last Prayer),描述了古羅馬殘酷迫害基督教徒的情景:競技場周圍的柱子上,左邊是遭受火刑的基督徒,右邊是十字架處死的基督徒,中間一群基督徒則將被猛獸撕碎,而看臺上無數的民眾毫無同情心的觀看著這慘烈的情景。
第一次羅馬大瘟疫
公元125年,羅馬發生第一次大瘟疫(Plague of Orosius),奪走一百萬人的生命。《聖徒傳》的作者兼歷史學家約翰見證了第一次瘟疫,「因無人埋葬而在街道上開裂、腐爛的屍體──腹部腫脹,大張著的嘴裡如洪流般噴出陣陣膿水,眼睛通紅,手則朝上高舉。屍體重疊著屍體,在角落裡、街道上、庭院的門廊裡以及教堂裡腐爛。 」
「在海上的薄霧裡,船隻變成了漂浮在浪濤之上的墳墓。 」
「四野滿是變白了的挺立著的穀物,根本無人收割貯藏,大群快要變成野生動物的綿羊、山羊、牛及豬,這些牲畜已然忘卻了曾經放牧他們的人類的聲音。 」
「在君士坦丁堡,死亡人數不可計數……屍體只好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惡臭。」
約翰說:「用我們的筆,讓我們的後人知道上帝懲罰我們的數不勝數的事件當中的一小部份,這總不會錯。也許,在我們之後的世界的剩餘歲月裡,我們的後人會為我們因自己的罪行而遭受的可怕災禍感到恐怖與震驚,並且能因我們這些不幸的人所遭受的懲罰而變得更加明智,從而能將他們自己從上帝的憤怒以及未來的苦難當中解救出來。」
第二、三次大瘟疫
公元166年,羅馬發生第二次大瘟疫(Plague of Antoninus or Galen)。「每天死2,000人,皇帝Marcus Aurelius 也未能倖免。羅馬人口被滅掉三分之一,首都君士坦丁堡死了一半。」
公元250年,德修斯(Decius)命令基督徒必須在選定的反悔日放棄自己的信仰,否則將受到地方總督的審判。身為基督徒的政府官吏或被罰為奴隸,或被沒收家產;最堅定者被處死。平民處境更是悲慘至極。
公元541-591年期間,古羅馬帝國發生了四次可怕的瘟疫。在第二次瘟疫中,古羅馬帝國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在首都君士坦丁堡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死亡。畫家用筆記錄下瘟疫來臨時的悲慘景象。
同年,羅馬開始第三次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每天約死5,000人,波及整個羅馬,一直持續16年。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皇帝又發出敕令,開始了「羅馬帝國政府發動的最大一場宗教迫害」,眾多摧毀教會、收繳《聖經》和屠殺教士的暴行發生。
第四次大瘟疫
公元542年,古羅馬帝國發生了第四次可怕的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教會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身經歷了第四次瘟疫。
伊瓦格瑞爾斯記載到,「在有些人身上,它是從頭部開始的,眼睛充血、面部腫脹,繼而是咽喉不適,再然後,這些人就永遠地從人群當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內臟流了出來。有些人身患腹股溝腺炎,膿水四溢,並且由此引發了高燒。這些人會在兩三天內死去。」
「有時,當人們正在互相看著對方進行交談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搖晃,然後倒在街上或者家中。」
墓地用完之後,死者被葬於海中。大量的屍體被送到海灘上。成千上萬具屍體「堆滿了整個海灘,就如同大河上的漂浮物,而膿水則流入海中。」雖然所有船隻穿梭往來,不停地向海中傾倒它們裝載的可怕貨物,但要清理完所有死屍仍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查士丁尼皇帝決定採取一種新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修建巨大的墳墓,每一個墳墓可容納7萬具屍體。
「每一個王國、每一塊領地、每一個地區以及每一個強大的城市,其全部子民都無一遺漏地被瘟疫玩弄於股掌之間。」
尼祿
尼祿是羅馬史上著名的暴君,不理國政,殘暴嗜殺,熱衷於娛樂、演戲、玩女人,並同自己的親生母親亂倫後又殺死了她。64年,羅馬發生大火,全城幾乎全部焚毀,尼祿反而在宮中吟詩歌唱,在大火過後又修建新宮,號為「金宮」。時流言尼祿放火以便建造新宮,尼祿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為替罪羊,大肆捕殺基督徒。
羅馬的一個歷史學家用非常簡潔的語言這樣總結道:「尼祿繼承了他的母親,然後吃掉了她;他強姦了他的妹妹;燒掉了羅馬的12個街區;處死了賽內卡;在拉特蘭嘔吐出青蛙;把聖彼得釘死在十字架上;砍了聖保羅的頭;統治了13年零7個月;最後被狼吃掉了。」
在他的統治之下,整個羅馬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只要他提出一個人的名字,就可以把他處死。許多元老院議員、名人和衛隊官員都被處死了。一些人被斬首,一些人被勒令自殺,還有些人被切開動脈血管。甚至他的老師賽內卡也被殘忍地剁下雙手,他甚至為了建設他的宮殿,把整個羅馬城焚毀。
史料記載,尼祿出生於羅馬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格涅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蓋諾巴爾布斯。當尼祿3歲的時候,即公元40年,他的父親死去了。尼祿是由其母撫養大的。阿格里皮娜是個陰險多謀、貪權好勢的女人。阿格里皮娜毒死她的第二個丈夫之後,出於虛榮和野心,嫁給了她的舅父、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阿格里皮娜成為帝后之後,為鞏固其專權的地位,一方面將其親信阿佛拉尼烏斯.布魯斯委任為近衛軍長官並以此為支柱殺掉其政敵與情敵;另一方面,從公元48年開始,不斷地施展各種陰謀詭計給尼祿以權力,她迫使克勞狄烏斯放棄讓他親生之子布里塔尼庫斯作為繼承者的合法要求,而給她與前夫所生之子尼祿以繼承者的恩寵。就這樣,尼祿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羅馬政治舞台的中心人物。尼祿既沒有赫赫戰功,又無治國之才,他所以能夠成為羅馬皇帝,只是由於宮廷政變的結果。
謠言污蔑鋪路
古羅馬時期皇帝尼祿(Nero)故意在羅馬城縱火,大火延燒了六天六夜。尼祿然後嫁禍於基督徒。後來,帝國的御用理論者編造系列謊言誣蔑基督徒在拜神時殺死嬰兒並喝其血、吃其肉,造謠說他們狂飲、亂倫等等,幾乎把所有古羅馬社會的惡行都強加在基督信徒身上。
在古羅馬的競技場。觀眾席上是義憤填膺的羅馬人,他們被告知,那縱火焚燒都城和其中珍寶的,那飲孩童之血,投毒於水中並詛咒人類的基督徒們,就要被送來與獅子搏鬥了。被謊言欺騙的羅馬人,看著基督徒被野獸撕裂咬死,卻以此為樂。
對女性信仰者的迫害
歷史上,對女性信仰者的迫害是駭人聽聞的。一些史書敘述了發生在公元209年至210年之間的一些事件,據說那些視死如歸的虔誠的婦女往往被迫受到嚴峻的考驗,要她們決定,在她們看來宗教信仰和自己的貞潔究竟何者更重要。
奉命來姦污她們的淫蕩的青年事先都曾受到法官的「莊嚴告誡」,要他們對那些不願向維納斯愛神祭壇敬香的瀆神的處女,必須盡最大努力來維護愛神的榮譽。
牟里羅(Murillo)《殉難的聖安德魯》。牟里羅是西班牙第一位受到歐洲讚揚的畫家。聖安德魯是耶穌的弟子,在聖保羅犧牲四年後在希臘被釘在十字架上殉教。在生死關頭,聖安德魯的眼神裡沒有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充滿了對神的堅定信念。在他頭頂的上方,天使們正在等待著他返回天國的時刻。
社會道德敗壞 淫亂盛行
羅馬時代大規模直接役使外族奴隸,使羅馬物質生活高度繁榮。工商業的發達,帶來了人類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城市文明。
例如有些史學家認為社會的淫風、羅馬人的縱慾是古羅馬帝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史學家吉朋記載,當時有個卡拉卡拉大浴場,同時可供2,300人入浴。男女混雜,淫亂的事層出不窮。還有很多瘋狂的性節日,比如羅馬花節,20萬妓女同時湧向街頭,假陽具和陰戶的仿製物是狂歡的道具。羅馬不但有妓女節,還有同性戀節日,同性戀被當作一種婚姻形式而受保護。
淫蕩的民風導致古羅馬人(指自由民以上的人)生育率下降,造成上層自由民人數逐減。據記載,古羅馬特洛伊貴族35名結了婚的王爺,半數以上沒有生育,其餘的王妃雖然有喜,活著生下的只是少數幾個低能兒,皇室幾乎沒有嫡生的子女。
法律成為迫害正信的工具
眾所周知,羅馬帝國的法律體系非常發達,辯護制度已經成熟。但完善的法律體制沒有阻止暴虐的統治者對正信的迫害,審判和刑罰卻成為一種堂而皇之的迫害方式。
在羅馬帝國時期,一位叫皮里尼(Pliny)的巡撫稟告他雅努(Trajan)皇帝說:「任何被控為基督信徒的,我便審問他們是否真是基督信徒,若他們承認,我便以刑罰警嚇他們,並再次審問,假若他們堅持承認自己是基督信徒,我便下令將他們處決。」他雅努在批示中說:「你在處理被控訴為基督信徒的案件,做得非常正確……」。
在臭名昭著的「西普里安被斬首案」中,教父西普里安拒絕放棄信仰和「改過自新」,法庭便認定其「私自糾集犯罪集團」和「敵視羅馬諸神」的罪名成立並判以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