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一天晚上,親戚傳來一個訊息,是他們家剛要升國中的兒子有個數學考題不會寫,說全班沒有人會做答,於是親戚求助於我,看我能否幫忙解答。
我看了題目,思考了一下推算的方法,就在紙上開始試算,過了5、6分鐘,答案出來了,於是我先回傳給親戚我的算法與答案,親戚看了說很佩服,能這樣快算出來。
後來,我利用洗澡的時候一邊想,這樣的問題以後還有很多變化的出題方式,有沒有可以更根本來計算的邏輯與方式呢?於是洗完澡之後,我又拿一張紙塗塗改改,演練我想出來的新方法。
果然,新方法奏效了,我最後不但用更精簡的方式可以計算出答案,還可以把這樣的題型歸納成更通用的公式來用。我把我推算的過程都貼給親戚看,並且告訴他說看看他兒子能否像我一樣從根本來推算。我說這樣在初期可能會花很多時間思考與練習,但是一旦知道背後的道理,就可以很容易記下某種的公式,不但日後遇到類似的題型可以很快計算出來,更可以因應題型有變化時,也有能力再從頭推導計算。
其實,台灣坊間很盛行補習班,我記得當年還是莘莘學子時,我也曾經補習過,當時看到所謂的補習班名師,總是要大家背下許多題型的解題秘招與公式,當然,老師當時也有類似的推導過程來說明,但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興趣了解,只想背那些枯燥的解題公式,然後期望考試時題目不要有變化,就照所背下的公式來作答即可。
結果,這樣的學生,也許幸運可以在考試分數上有所長進,但對於學問的基礎卻幫助不大,更糟糕的是,遇到題目一有變化,就往往束手無策。我記得有出國留學回來的同事,也提到類似的觀察,就是台灣的學生習慣被填鴨、以背誦記憶的方式來學習,而不是追根究柢去理解學問的根本;國外的教育卻大多數相反,很鼓勵求知的過程,以及自己找出答案的能力,所以長大後,往往更有創造與創新能力,以及從基礎來建構事物的能力。
看我忙了老半天只為了算出一個題目,我兒子也不禁好奇問我在做啥,我就利用機會把上面的觀念告訴他,也就是「學習要追根究柢,學問才會紮實」。
(作者:張季民)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