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Wednesday, February 5, 2025

传统中国民风民俗

北宋人過大年(三):元宵節

姜啟明

February 19, 2019

AA

姜啟明

February 19, 2019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February 19, 2019

姜啟明

February 19, 2019

姜啟明

【新三才首發】元宵節起源於西漢,以後各朝代相繼延續。不過,各個朝代元宵節的天數不太一樣。漢代 1天,唐代 3 天,宋代則是 5 天,從元月14 日到 18 日。

根據《東京夢華錄》的描述,在元宵節的這幾天,開封在宣德樓的對面設置棚子,裡面不僅有歌舞百戲,還有表演奇術異能之人。有表演擊丸、蹴鞠、踏索、上竿的,有表演吞鐵劍的,有表演雜劇的,有吹笛、耍猴的,有賣藥、算卦、猜謎的……歌舞樂聲、嘈雜聲綿延十多里。

當然街市上少不了的是花燈。大概從正月初七開始,街面上就開始擺上了花燈,大概有數十萬盞,花燈上大多繪製的是神仙人物,流光異彩,甚是漂亮。

在擺上花燈的第一日,皇帝會來到宣德樓上,透過垂簾觀賞民俗。另外在樓下還專門搭了一個舞台,兩邊禁衛手執兵器站立。宮內教坊中的藝人在此表演歌舞、雜劇。

16 日,皇帝早餐後,再次來到宣德樓,接見百姓。等皇帝離去後,所有官宦人家,前往相國寺遊玩。在寺院的大殿前設有樂棚,藝人奏樂。兩側廊上有詩牌燈云:「天碧銀河欲下來,月華如水照樓台」和「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的詩句。這盞燈是在木牌上雕鏤成字,然後用紗絹將之縫字裡面內。在安放佛牙的資聖閣前,則擺設了水燈,只有那些最顯赫的官員可以近前觀看。此外,寺院中的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競陳燈燭,光彩爭華,直到天明。

另外,開封城內的其它寺院也都開放,供百姓燒香敬佛,而且都設有樂棚,作樂燃燈。

而在各個馬行、香藥鋪、茶坊酒肆等地方,花燈也是各出新奇,吸引人們駐足觀看。還有手藝人賣「玉梅、夜蛾、蜂兒、雪柳、菩提葉、科頭圓子、拍頭焦半」燈的,遊人爭相購買。除了欣賞花燈,遊人還可以在街面上品嚐許多小吃、水果等,比如半拍、白腸、水晶鱠、科頭細粉、旋炒栗子、銀杏、鹽豉、湯雞、段金橘、橄欖、龍眼、荔枝。

元宵之夜真是「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

在正月18 這一日,花燈全部撤掉,這種熱鬧的景象只好等待來年的再現。

如今,千年前中國人過大年的許多習俗,雖經歲月的侵蝕,我們依然可以在今天的生活中找到蹤影。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Free subscription to great contentFree subscription

Tags:

Comment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