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views
0
0
0
0
0
0
AA
AA
AD
142 views
【新三才網訊】楔形文字的指西元前3000年左右,由蘇美爾創造的一種文字。這種文字多刻寫在石頭和泥版上。筆劃呈楔狀,頗像釘頭或箭頭。古代西亞的阿卡得人、巴比倫人、亞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過這種文字。
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在西元前4000年左右創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所以把古代蘇美爾人的文字叫楔形文字是因為文字的形狀頭尖尾寬,呈楔子形狀。培德羅是17世紀一位義大利商人和旅行家,他在波斯皇宮中發現並臨摹了楔形文字,帶回歐洲加以研究。格羅鐵芬是18世紀哥廷根的一位中學教師,他首先釋讀出這塊文書,破譯出幾個古代帝王的名字,並根據他們的事蹟又認出了一些文字。這種文字由蘇美爾人創造,薩爾貢的阿卡德王國征服這個地區後,也沿襲使用這種文字,並在西亞的一個閃米特民族中使用,甚至後來的波斯大流士帝國還使用這種文字。
一般人認為文字的起源由圖畫象形到符號表意,再發展到字母標聲。考古學家們也是這樣看待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的。考古學家根據文字發展的規律推定楔形文字是一種象形——表意文字,因為在較為原始的楔形文字中找到了許多從圖到字的演變過程。打漁的人畫魚,放牧的人畫牛,由圖畫變成符號就產生了文字。因此傳統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當地特殊的漁獵生活方式。
然而近年來考古天文學家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6000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船帆座X號超新星的爆發。喬治•米察諾斯基是一位古代蘇美爾學專家,經過對楔形文字的詳細研究,他發現一個現象:較早的泥版文書記載中大量地出現對同一顆星的記錄。他提出古代蘇美爾文明的起源同這顆星有關。
理查•斯特塞是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學家,他經過精確計算指出,米察諾斯基所說的這顆“文明之星”就是6000年前爆發的超新星。它是人類記憶歷史上的最大的一次天文事件。它爆發的那一天,超過了白天太陽的光芒。晚上,天空中出現了兩個月亮,在水面上拉開一條長帶伸展到蘇美爾人居住的海邊。
古代閃米特族人的神話中有許多天使都是從天上降在波斯灣,然後循著一條光帶來到他們中間。專家們認為這正是這一事件影響的反映。關於這顆星的談論和複述演化成了神話和宗教。關於這顆星的圖畫就演化出了最初的文字。專家們果然發現,在楔形文字中最早和最多使用的兩個字是:“星”和“神”。這兩個字十分相似,同出一源。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