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Tuesday, April 1, 2025

教育星空阿信绿苑

飞羽乐园〈51〉─小剪尾〈图文〉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5, 2011

AA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5, 2011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September 5, 2011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5, 2011

Administrator

【新三才首发】*前言:
「小剪尾」是珍贵稀有的野生台湾留鸟,名列保育等级II。牠外型体面,性格羞怯,足趾发达,分叉的尾羽像剪刀一样的不停张合,是分布於台湾的特有亚种,也是山涧水流最明确的「水质检测器」;牠只出没在不受污染的环境,对洁净水流与栖地林相都很要求,目前面临族群凋零的问题,在溪涧发源的上游已经很少看见。

「小剪尾」长相俊帅,尖头、尖嘴、体态圆圆,牠的尾羽比世界各地的同种为短,也叫「小燕尾」,并且生有一双难得的白色脚丫子;让牠们拥有栖息於湍急峡谷或陡峭瀑布的绝技。乡土名叫:「乌白当仔(台语)」,也有人乱叫牠「黑白鸟」。但这鸟儿的歌声真的是「黑白」的,只会发出尖细的「滋--」音,连旋律也没有。

*外形介绍︰

牠们的头、颈、背部连上胸是黑色的,而前额、腰、腹到尾上的覆羽则是白色。羽色对比分明,身长大约12公分左右,体色从最黑到最白都有,看来简单、朴素、大方、莊重,也在溪谷裡充分发挥了「保护色」的作用。

此外,牠尾巴摆动的方式很像剪刀运作,尤其在停栖时会不停张合尾羽;只见内羽黑色,外侧白色的小尾巴快速「嗖-嗖」地在胖肚子後面剪来剪去,模样相当可爱。

小剪尾雌雄羽色相同,飞行展翼时,可见到有白色宽翼带。但幼鸟羽色较灰,前额没有突出竖起的白羽,下腹也没有成鸟的「啤酒肚」,体型相对较小,体色大致似成鸟,很好辨认。

*特异功能︰
属於溪涧鸟类的小剪尾,足趾比一般的鸟类更长也更有力,最厉害是牠能够顺着瀑布垂直往上攀爬、觅食,一站就定位,上下左右随心所欲,并能在湿滑的石头及浅水滩中行走自如,可说是「身怀绝技」!山友文章形容:「牠们在强力水流中溯石而上,有时还会横渡石头,在激流中啄食水生昆虫;或是可以看牠们在倾斜且滑溜的石壁上翻动落叶寻找食物…」,就是说牠们可以在水流峭壁上溜下去又爬上来,爬上来又溜下去,灵活的不行!难怪称呼牠为「激流勇士」!

*水质指标︰
小剪尾只能依附环境而生,所依附的原始溪流必须水质干净,间有瀑布,这样才能满足牠喜爱一大早就到瀑布区做SPA的习性。但牠在台湾是稀有的留鸟,数量少的有点可怜,往往在野溪源头旷日埋伏,也只偶尔见到一隻!

因此,身为「环境指标鸟种」,族群有无增加可以明显反映栖地生态有无改善,如今牠数量稀有,又和同属鸫科鸟类,却性喜斗殴、爱抢地盘的「铅色水鸫」栖息领域重迭,一相遇便被这群没礼貌的「小铅球」强制驱离流域,前景实在堪虑。

话说回来,小剪尾跟「小铅球」都依靠清澈溪流维生,目前小剪尾名列珍贵稀有的二级保育类,铅色水鸫也名列保育等级 III,可见人为的环境改变及破坏,压缩了牠们的生存空间;台湾山脉裡优良的水质指标已经严重「拉警报」了!

*栖地食性︰
小剪尾通常活动在海拔600~3,000公尺,由阔叶林所覆盖的山涧溪流旁。非繁殖期常单独活动,虫食性,补虫能力十分高强!牠爱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以水栖昆虫为主,辅以牠「独步溪流」的绝技,觅虫从未失手。不只浅水区或石头上的虫,牠还会将水边落叶一片片掀开来,啄食躲藏的小虫。尤其厉害的是牠同时含在嘴里三至五隻虫后(已经是满嘴虫),仍能不断补食,补食数之庞大,必须要有足供其生存繁衍的食源才行。

经济发达的台湾目前在土地利用上「寸土寸金」,不论是野溪整治或林地开发,都一直在进行;高山农耕作业、拦砂坝、砂石场、度假山庄、温泉旅馆、林业道路…等等名目工程都能污染山区水质,直接影响溪涧鸟类的生存与繁衍。难怪小剪尾这么「怕人」,只要发现人踪不是就地掩蔽起来就是立即沿着水面飞走,时时处于警戒状态。

*繁殖育雏︰
小剪尾族群稀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剪尾每窝产卵不多,仅有2~4枚,雏鸟又算是「晚熟型」,比一般小型鸟育雏还要多一倍时间(约十五天)才能离巢,所以受天敌威胁的时间也相对加长。

既然如此,每当4~7月的繁殖期,亲鸟们就要慎选地方筑巢,隐蔽要好,不易被发现。已知牠们会将巢位筑於溪流上方,沿着溪涧岩缝或壁缝,以苔藓、草茎、枯叶筑成碗形的巢,洞上面会有突出的天然岩石,还有蕨类、草被等植物将巢隐蔽起来。

孵卵是由雌鸟负责,雄鸟警戒;珍贵稀有的卵很漂亮,有白色、淡粉红色或淡绿色,间有红褐色或黄褐色斑点。但直到小鸟平安长大之前,还有许多无法避免的自然与人为的难关!

【转载请注明:新三才网】

Free subscription to great contentFree subscription

Tags:

Comment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