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教育星空阿信绿苑

飞羽乐园〈53〉─鹰斑鹬〈图文〉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18, 2011

AA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18, 2011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September 18, 2011

Administrator

September 18, 2011

Administrator

【新三才首发】*前言:
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是一位不停在环游世界的专家,性情活泼好动,模样逗趣朴拙,身上有猛禽老鹰的斑纹,却难掩如同野鸽或鸭子的乡土气。这鸟儿很常见,每年四月春过境走了(有些走得更晚),八月秋过境又来(有些来得更早),所以除了不在台湾繁殖下蛋外,这位早已把「他乡变故乡」的冬侯鸟,名叫「鹰斑鹬」。

鹰斑鹬是小型涉禽,是鹬科鸟类,同样以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生存作息离不了水岸跟湿地。牠们吃到哪走到哪,台语叫牠「水尖仔」,中国大陆称其为「林鹬」,至於其它老是在海岸地带出没的鹬科鸟类则泛称为「海滑溜仔(台语)」。

鹰斑鹬叫声单一,有点像铃声「匹、匹、匹」,边找食物边发出叫声,无论是内陆稻田或沼泽湿地,全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可以看到牠们的踪影。

*灰褐外型︰
鹰斑鹬身长只有20~22公分,比常常站在一起觅食的高脚鸻要小隻多了,矮矮的牠们在灰褐色的背上密佈白斑,羽纹就像「老鹰」似的,不过这样的体色并非为了制造威猛,而是提供了牠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绝佳保护色。

雌雄羽色相同的牠们有冬羽、夏羽之分,在不同时节有不同的纹路和杂点。夏末刚来台湾时(非繁殖期)羽色较淡,背部较灰褐色,等到春季要回北地时(繁殖羽长齐),牠背部整个是黑白对比的羽色,又黑又长的嘴喙也变橘红(先端仍是黑色)。

此外,纤细的牠们眉纹特长,白白一道横过上额直达後脑,眼珠外围还有狭窄的白色眼线,整体面貌是眉清目秀的;飞行时尾羽裡的黑褐色横斑看得特别清楚,双脚伸得直直的突出於尾後,腰侧还各有一块大白班。色泽虽不鲜艳,细细看来也算层次分明,别有风味。

*过境台湾︰
鹬科鸟类分佈於全世界,几乎都是侯鸟,牠们不约而同生於北半球,却在南半球避寒,也几乎都是群体生活,成群南迁;因此气候温暖的台湾有幸接待这批访客,东北部的兰阳溪溪口地带便成了鹬科族群最大的过境地,以鹰斑鹬来说,此区最多时曾达600多隻,场面非常壮观。

除了兰阳平原的水田、荒田之外,淡水河沿岸的关渡,还有台湾中部大肚溪口,都是牠们喜爱栖息的水域,尤其每年10~11月是过境最高峰,要一直停留至4~5月才北返,至於台湾的炎热季节6月、7月,也正是牠们在北方老家育雏的时刻。此外,要看鹰斑鹬的大批族群,恐怕气候还不能太好,如果天气转好,有一部份便会让出栖地,继续南下迁移。

*「林鹬」习性︰
鹰斑鹬是秋天最先抵达台湾也是数量最多的水鸟,年年光临的牠们说明了在此处可以吃得很饱;无论是泥滩沙洲的底栖生物,或是水面的浮游生物,这些昆虫、螺类、甲壳类、蠕虫、小鱼、蛙类、蜘蛛和软件动物…,全都是牠们的珍馐。

牠们通常一小群、一小群的觅食,有时也与其它涉禽混群活动。一边走走停停,一边看看周围,警觉性很高,一遇危险就迅速飞离,很容易受惊,如果看到牠们冲天高飞,还一边高叫,那一整群同伴也会瞬间不见了。

鹰斑鹬很聪明,都以小群分散风险的方式各自在草地间休息,一旦落单,鹰斑鹬会暂时躲到湿地草丛间,一直等到族群来时才一起安全的迁移。

*有趣动作︰

观察鹰斑鹬有几个可爱的动作:
(1.)觅食
如果牠们要觅食,会先把头埋入水裡,直接用长嘴巴在田土中找寻。
(2.)警戒
喜欢呼朋引伴活动的牠们,必需在单独或成小群出现时特别加强警戒。所以当您看到牠的头一探一探的,时不时向前点一下点一下,尾巴还跟着上下摆动的话,那就是牠们已经在警戒了。

(3.)争斗
看起来不太厉害的鹰斑鹬也是会打架的,也许因为争食或是示威、争风吃醋,有时牠们一打就打了半小时,一对一的想办法扑击,要将对方压到水裡,气势凶猛,动作激烈,直到分出胜负。有意思的是之後不管谁赢谁输,过一会儿就没事,大家又和平相处,各自觅食了!


【转载请注明:新三才网】

Free subscription to great contentFree subscription

Tags:

Comment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