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目標都完成的時候,也就是你們蜜月結束的時候。
尼克•亞歷山大最渴望達到的目標是上大學.他在孤兒院長大.那是一種老式的孤兒院,孤兒們從早上五點工作到日落,伙食既差,又不夠。
尼克是個聰明的小孩:一太聰明了,因此十四歲就從中學畢業。接著,他投入社會謀生。
他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在裁縫店裡操作一架縫紉機。十四年來,他一直在那種環境下工作,接著,那家裁縫店加入了工會。工資提高了,工作時間縮短了。
尼克•亞歷山大幸運地娶了一個女孩,她願意幫助他實現上大學的夢想。但亊情可不容易。在他們結婚之後沒多久,也就是一九三一年,店裡開始裁員,於是他們這對年輕的夫婦決定自己去闖天下。他們把存款聚集在一起,開了 家「亞歷山大房地產公司」。尼克的太太特麗莎甚至把訂婚戒指賣掉了,以便增加他們那筆小小的資本。
在兩年之內,生意興隆,於是特麗莎堅持尼克去上大學。他在卅六歲的時候,得到了學位──這是人生道路上所抵達的第一個里程碑。
尼克又回到房地產亊業—成為他太太的生意夥伴.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目標-海邊的一幢房子。終於,他們也實現了那個夢想。
他們這對夫妻就這樣坐下來輕鬆輕鬆嗎?呵,沒有。他們有一個小女孩要教育。如果他們能把他們商業大樓的分期付款繳淸,把大樓變成公寓出租,收入的租金就能付他們孩子的大學費用了。因為一心一意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們終於做到了。
亞歷山大太太告訴我,他們目前正在為他們的退休保險金努力了。現在尼克單獨主持事業,特麗莎則照顧自己的家。
亞歷山大夫婦過著忙碌、幸福、成功的生活,因為他們面前總是有一個目標,使他們的努力有一個方向。他們已發現蕭伯納這句話的真理:「我厭棄成功。成功就是在世上完成一個人所做的事,正如雄蜘蛛一旦授襤褸,立即被雌蜘蛛刺死。我喜歡不斷地進步,目標永遠在前面,而不是在後面。”
許多人一輩子迷迷糊糊,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目標。他們只活在一度空間,過一天算一天。那些從人生中收穫最多的人,都是警覺性高、積極等待機會,機會一到馬上就看出來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確定的目標。
在長期的計劃上,最好是把每五年分成一個階段。你可以這麼計劃,「在五年之內,吉姆就可以拿到他的大學文憑,準備好升遷;在十年內,他就可以升為小主管了」。
上一章提到的安•海渥德引用她一位顧客所說的話:「我希望我丈夫永遠不會感到自我滿足而遲滯下來。我們結婚五年了,每一年都有一個目標一首先,是他的學位,接著是進修課程,然後是一年的自由投稿工作,現在是他自己的事業。一等到他告訴我他的錢夠了,教育夠了,經驗夠了,我就知道蜜月已經結束了。”
古語說:「不論你抓在手上的是什麼,別忘了最終的結果,那你就不會失去什麼了。
一個目標達成之後,馬上立下另一個目標,這是成功的人生模式。因此,我們要跟自己的丈夫合作,不斷追求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