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從電影《殺破狼.貪狼》到真實疑雲:活摘器官的警世預言

吳仁莘

2025年5月1日

AA
「活摘器官」——竟出現在一部電影中,而且距離我們的現實這麼近。這樣的情節並非完全虛構,而是貼近某個令人難以直視的現實:這個星球上,真的出現以活人器官作為產業鏈的國家體制運作。

吳仁莘

2025年5月1日

0
0
0
AA
「活摘器官」——竟出現在一部電影中,而且距離我們的現實這麼近。這樣的情節並非完全虛構,而是貼近某個令人難以直視的現實:這個星球上,真的出現以活人器官作為產業鏈的國家體制運作。

0
0
0
0
0
0
AA

2025年5月1日

吳仁莘

2025年5月1日

吳仁莘

【新三才獨家首發】最近,我看了一部2017年上映的香港電影《殺破狼.貪狼》。起初是因為主角古天樂的明星光環,讓我有興趣看下去,結果,出乎我意料地,這部以動作打鬥為賣點的商業片,竟在劇情中觸及了一個我一直以來認為極難進入主流影視敘事的題材——活摘器官

電影的設定是這樣的:主角的女兒在泰國旅遊時被綁架,最後竟發現,她被活體摘取心臟,只為了救一位當地的市長。這樣的劇情鋪排,震撼得讓我久久不能自已。

為什麼我會如此震撼?因為,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活摘器官」這四個字——但它竟出現在一部電影中,而且距離我們的現實這麼近。這樣的情節並非完全虛構,而是貼近某個令人難以直視的現實:這個星球上,真的出現以活人器官作為產業鏈的國家體制運作。

活摘器官:這不是陰謀論,而是有據可查的「制度性罪行」

早在2006年,加拿大前亞太國務卿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與國際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David Matas)就聯合發表獨立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大規模活摘法輪功學員的器官以供移植牟利,並據此出版專書《血腥的活摘器官》(Bloody Harvest)。

這份報告經年累月蒐集證據,包括匿名錄音、器官來源統計分析、移植等待時間異常短暫等異常數據,逐步揭露出: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以國家之力進行的系統性活摘」。換句話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深黑的一角。

這項驚人的指控,並沒有隨時間而淡化,反而在近年再度引發社會關注——其中,就包含了來自台灣的真實疑雲。

Tank事件:當音樂明星的「換心」成為社會提問的焦點

近期,台灣知名歌手 Tank(呂建中)公開分享自己接受心肝聯合移植的經歷,卻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與輿論質疑。原因之一,是他選擇在中國大陸接受手術,並表示等待時間非常短,幾乎「瞬間就找到了合適的心臟與肝臟捐贈」。

這種「瞬間捐贈」的說法,在國際醫學常識中極為罕見。在其他國家,器官等待期往往需數月甚至數年,而中國移植等待期卻被反覆爆出「極短」、且來源不明的狀況。尤其電影中也是因為透過「黑市」快速配對交易,才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就找到適合的器官。所以,對比Tank的案例,不禁再度讓我深思:

「這些器官,究竟從哪裡來?」

「這些人所接受的救命恩惠,是否建立在另一個人無辜的犧牲上?」

這樣的提問,或許不只是對這件事的質疑,更是對整個制度陰影的道德震盪。

起初他們活摘的不是我:你會選擇沉默,還是發聲?

電影中,有一位飾演警察局長的角色在知道活摘背後惡行後,卻因自己也被人握有把柄挾持而無法反抗,但他對同樣身為警察的女婿低聲說出那句令人不寒而慄的台詞:

「有需要,每一個人都可以被消失,包括你和我。」

這樣的對白,不僅反映劇情的黑暗,更像是在現實對我們發出挑釁:當邪惡發生時,我們選擇視而不見,最終可能將自己也送上祭壇。

這讓我想起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那首針對二戰納粹惡行的「起初他們……」懺悔詩,我試著將它改寫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版本:

起初,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法輪功學員。
當他們活摘新疆異議份子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新疆異議份子。
後來,有人為了延長生命而到中國換心,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患者,也不是供體。
最後當他們無差別地活摘任何人器官時,
已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我們能做什麼?

或許,我們並非政治人物,沒有權力;也非醫者,沒有資源。但我們有選擇知與不知、信與不信、講與不講的權利與責任。

今天,電影讓我們看見某種真實;新聞與懷疑讓我們開始重新提問。那麼我們要問的就不只是「活摘器官,這是真的嗎?」而是:

「如果這是真的,我們能做什麼?」

面對邪惡,不要因為它還未臨到自己就選擇漠視;因為,一旦它來臨,沉默就來不及了。

(作者:吳仁莘)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獨家首發)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熱點評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