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獨家首發】如果戰爭是深層政府掌控世界的手段,那麼金融則是它維持全球霸權的核心工具。
「給我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這句話出自歐洲最古老的金融家族之一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這句話揭示了貨幣體系才是真正的世界權力核心,而非我們所見的政治或軍事領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露深層政府如何透過全球金融系統操控世界,並探討美元霸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華爾街金融市場、中央數字貨幣(CBDC)等議題,讓讀者理解全球經濟的真正操控者,以及我們如何擺脫這場「金融奴役」。
1. 金融寡頭:誰掌控全球經濟?
現代貨幣系統是一場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金融詐騙,它透過銀行家與政府聯手創造「無限負債」,讓全球陷入金融控制之中。
在全球貨幣體系中,最核心的操控機構是:
🔹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 – 實際上是私營銀行,而非美國政府機構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 透過貸款剝削發展中國家
🔹 世界銀行(World Bank) – 推動經濟全球化,讓主權國家失去金融自主權
🔹 華爾街金融寡頭(如高盛、摩根大通) – 操控全球股市、商品市場與能源價格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Fed),是全球貨幣體系的中心,然而,它並不屬於美國政府,而是由私人銀行家所擁有的「私人機構」。
🚨 真相:美國政府無法自行印鈔,而是透過Fed向私人銀行借款,然後支付高額利息!這意味著美國人民的稅金,最終都進入了少數銀行家手中!
問題:為什麼美元能成為全球貨幣?
關鍵在於「石油美元」體系(Petrodollar)。 自1971年美國取消金本位制後,美國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協議:所有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進行,使美元成為全球石油貿易的唯一貨幣。
這意味著世界各國必須持有美元才能購買能源,進而讓美國能夠透過「印鈔」操控全球經濟。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全球債務奴役
🔹 IMF與世界銀行如何讓國家淪為「金融殖民地」?
發展中國家向IMF借款,但這些貸款往往附帶「經濟改革條件」,例如削減社會福利、開放國家資源讓外資掌控,最終導致該國經濟崩潰,淪為「經濟殖民地」。
IMF的貸款政策,使發展中國家陷入 「債務陷阱」,永遠無法擺脫貧困,資源最終被跨國企業與銀行家掌控。
案例:阿根廷與希臘的IMF危機
阿根廷多次接受IMF的貸款,最終導致該國經濟崩潰,而IMF的條件迫使該國削減社會支出,使人民陷入貧困。希臘則因IMF與歐盟的「緊縮政策」,導致國內經濟崩潰,政府財政完全被外部控制。
🚨 這些國家,並非因為自身經濟體弱,而是因為「全球金融系統的設計」讓它們永遠無法真正獨立。
3. 華爾街金融市場:如何操控經濟週期?
華爾街銀行家透過以下三大手段,操控全球經濟:
🔹 量化寬鬆(QE)與利率操控
美聯儲透過 人為降低或提高利率,來影響全球資金流向,控制經濟繁榮與衰退。
低利率時,銀行可以印鈔貸款,推高資產價格;高利率時,市場資金枯竭,經濟崩潰。
🔹 製造經濟泡沫與金融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是華爾街銀行家 刻意製造的金融泡沫,透過「次級房貸」欺騙市場,最終導致數百萬人破產,但銀行家卻透過政府救助獲利。
🔹 掌控石油、黃金、糧食市場
華爾街透過 期貨市場操控能源與糧食價格,讓全球陷入「通貨膨脹」與「經濟危機」,進而影響政局穩定。
4. 「經濟戰爭」與美元霸權的崩潰
許多國家已開始「去美元化」,挑戰美國的金融霸權,例如:
中國、俄羅斯、伊朗開始使用黃金與人民幣交易石油
金磚國家(BRICS)推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挑戰美元
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興起,削弱傳統銀行系統的壟斷
🚨 美國透過制裁與金融戰,試圖阻止全球脫離美元,例如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制裁伊朗與委內瑞拉,但這只會加速世界尋找替代方案。
5. 未來的金融控制:中央數字貨幣(CBDC)
深層政府的最終目標,是透過「數字貨幣」完全控制全球經濟。
CBDC(中央數字貨幣)將取代現金,使所有交易可被監控。
當社會信用系統與數字貨幣結合,政府可隨時凍結個人資產,實現極權統治。
6. 如何擺脫金融奴役?
1️⃣ 去中心化貨幣(如比特幣)能否挑戰中央銀行體系?
2️⃣ 本地化經濟體系(社區貨幣、貿易合作)如何削弱全球金融壟斷?
3️⃣ 如何提升金融教育,讓更多人理解貨幣詐騙的本質?
金融控制是深層政府最強大的武器,但它並非無法打破!只有當人類看清這場騙局,才有機會真正奪回財富與自由!
(作者:明覺)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獨家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