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史海鈎沉風雲人物

歷史上真實的胤禩(图)

張均威

2012年9月10日

AA

張均威

2012年9月10日

0
0
0
AA

129 閱讀

0
0
0
0
0
0
AA

2012年9月10日

張均威

129 閱讀
129 閱讀

2012年9月10日

張均威

129 閱讀

人物簡介: 愛新覺羅·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胤禩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復為貝勒。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胤禩因出身不好而受壓抑,反倒激發他奮發向上的精神.他人品出眾,識量不凡,儀錶端莊,風度儒雅,絲毫沒有<紅樓夢>中賈環那種猥瑣卑劣,因此曾博得康熙的好感 ,十八歲即被封為貝勒,在被封的弟兄中是最小的一個.他又以仁愛自勵,為人謙和有禮,傾心結交士人.於是,朝中大臣交口讚譽,說他極是好學,極是好王子. 連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都在康熙面前說他有才有德,心性好,這在胤禩,可能是半主動半被動的事.說主動,是因為他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要爭奪儲位,就得爭取人心.說被動,則是因為他和其他皇子相爭,本錢並不太多,惟一的本錢也就是人緣。

然而這個好人緣卻害苦了他。

總覺得我們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還是非常的世俗,老八不過是輸了,但不能抹殺他的才華,風度與努力。有人說他貪婪,為了皇位拼了一輩子卻只留下罵名,可身為一個才華出眾的皇子,怎麼可能安心當一個享樂的貴族呢?他一定想要證明自己,更何況他生母地位如此卑微,心高氣傲的他怎能忍受因為出身而屈居人下!人受環境支配,普通老百姓看來或許皇子的生活已經如同天堂,但生活在皇宮這個處處充滿權力與等級的地方,恐怕誰都無法對皇帝這個位置毫無想法。

現在到處都是對皇帝歌功頌德或是戲說調侃的電視劇,書籍,可像老八這樣的人卻少有人關注。我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可現在卻還有如雍正王朝一般對樹立統治者高大全形象而將八王爺弄成姦猾惡毒反面角色的片子。到書店一看,滿目皆是帝王傳記,功臣事跡,那個曾經滿朝文武支援的八賢王卻又在哪呢?我不禁失笑,難怪八爺要爭帝位,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無論你怎樣優秀,登不上那個位子,就會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或許韆鞦萬代也無法翻身,儘管一代一代的人還會說“不以成敗論英雄。”

他唯一的罪過,是德才兼備,以致老王誇讚,群臣擁戴,諸多阿哥愛護,成了皇子中出頭的椽子,這才被康熙視為肉中刺,雍正視為眼中釘。因此,允的罪,無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眾罪”。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