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传统中国文化道德

讀《古文觀止》有感:蘇武守節,古今第一人!

姜啟明

2019年8月24日

AA

姜啟明

2019年8月2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9年8月24日

姜啟明

2019年8月24日

姜啟明

【新三才首發】蘇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古人。他代表漢朝出使匈奴,被囚禁並放逐北海(位於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長達19年,始終持節不降匈奴,最終獲得返回漢朝的機會。

這期間,匈奴總共對蘇武勸降多次,都沒辦法成功。一開始是因為蘇武的屬下張勝涉及煽動匈奴虞常等人內鬨謀反單于,事跡敗露後,單于當庭審判蘇武,並且要蘇武投降,蘇武不僅慷慨直言不降,並舉刀自殘,後來好不容易被救活。

傷好了之後,單于又派當時從漢朝投降匈奴的衛律來勸降蘇武。衛律軟硬兼施,不但當場斬殺謀反的虞常來警告蘇武,並且也以死威脅,當場招降了蘇武的屬下張勝,見蘇武仍然不降,衛律改以軟性訴求,勸說蘇武跟他一樣留在匈奴享受榮華富貴,不要白白犧牲成為野草的肥料而沒人會知道。結果蘇武當場大罵衛律,還預言匈奴將因此自取滅亡。

衛律沒辦法,只好回報單于。單于先是把蘇武關押大牢,見蘇武幾天沒吃沒喝竟然沒死,於是改發派北海牧羊,並說只有等到公羊生小羊時,才可以讓蘇武回來。

蘇武隻身在冰天雪地、荒涼的北海牧羊,餓了只能掘野鼠埋藏的果實,在這樣困苦又孤單的環境中,他始終手拿著漢朝使臣的節杖,象徵死守漢朝的禮節,不會投降匈奴的心意。幾年下來,節杖上裝飾的毛全部都掉光了,蘇武的志節仍然沒有一絲動搖。

後來十幾年過去了,單于又派另一位從漢朝投降匈奴的李陵來勸降蘇武。李陵來到北海,設宴招待蘇武,並且對蘇武動之以情義。李陵說當年他還在漢朝時,就聽到蘇武在朝廷當官的哥哥與弟弟都分別因為犯過失而死,而蘇武母親已年邁去世、妻子改嫁,兩個妹妹與三個孩子也都狀況不明,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甚麼情況都不知道,也沒有回到漢朝的機會(至少當時的情況是如此),自己一個人在北海守節牧羊,又有誰能知道呢?

李陵也講了自身當時為了漢朝出征匈奴,以及最後戰敗不得不投降匈奴的立場。他勸蘇武說人生苦短,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忍受這艱苦的生活十幾年呢?勸了幾天下來,蘇武仍然不願投降,最後甚至跟李陵說:「如果你真的要逼我投降,那我就當場死在這裡。」

李陵見勸不動蘇武,最後感慨的說:「蘇武,你真的是一位義士。相比之下,我跟衛律所犯下的罪(指投降匈奴),有如天一樣高啊。」

幾年後,李陵又來了一次,這次是來轉達漢武帝已經駕崩的消息。蘇武一聽,當場吐血並且痛哭,並且每天早晚哭弔達數月之久。然而,蘇武還是沒有因此就投降匈奴。

最後,漢昭帝即位後改變政策,再度與匈奴達成合議。結果當漢朝使臣來到匈奴希望能讓蘇武返國時,單于開始還謊稱蘇武已死,不肯透露蘇武在北海的消息。後來經過蘇武當時一名屬下的通報,配合漢朝使臣的智謀,才讓單于不得不承認蘇武還在世的事實,並且同意蘇武歸返中土。

於是,在歷經19年的孤獨、黑暗、困頓、苦難的北海牧羊生活,以及期間不斷的被以情、利、名、義等的誘惑與軟硬兼施的勸降下,蘇武守著心中的志節,絲毫不為所動的情操,最終得以支持他走過這段彷彿漫漫無盡的黑暗,重返光明。

也就是這樣的節操,在歷經1300多年後,同樣激勵了當時被元朝俘虜的南宋宰相文天祥,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其中那句「在漢蘇武節」,就是蘇武的精神傳承千年,影響了文天祥與後世千千萬萬人的最佳證明。

(作者:張季民)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