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珊珊(Shanshan Zhu,音譯)5年前從中國昆明來到荷蘭時,她希望能夠體驗西方文化。
雖然她預料到歐洲的職場生活與自己的家鄉肯定有所不同,但還是有一件事情讓她頗感意外——在家鄉,白領們都會在中午抽出一兩個小時一起去餐廳吃飯,或者溜回家去打個盹。但在荷蘭,人們往往只會花30分鐘吃個三明治了事。
在一家國際數據公司擔任呼叫代理兼翻譯的朱珊珊很快適應了大幅縮短的午餐時間,她現在已經在當地愉快地定居下來。但她表示,"我家鄉的確有些朋友不睡午覺就活不下去。我認為他們無法適應這裡的職場文化。"
雖然英文媒體經常向準備到中國工作的西方人發出警告,提醒他們為由此面臨的文化衝擊做好準備,但關於中國人來到西方社會所遭遇的文化衝擊卻鮮有報道。然而,對於越來越多前往西方工作和學習的中國人來說,的確有很多令他們感到震驚的事情。
朱珊珊2016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圖片來源:Shanshan Zhu)
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向海外擴張,並將重要的高管安排到海外工作,或許真正應該更加關心此事的反而是西方人。僅在美國,2015年獲得工作簽證的中國僑民及其家人就達到2015年的4倍多。
"中國公司都在瞄準海外市場,並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展開收購。"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中國商業研究副教授埃里克·圖恩(Eric Thun)說,"正因如此,了解中國的職場文化和組織實務才變得很有必要。"
改變習慣
來到西方之後,很多中國人發現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踩下剎車"。
在中國北方長大,目前居住在英國伯明翰的李一峰(Yifeng Li,音譯)就很認同這種說法。"中國人來到英國後唯一感到震驚的是,做一件事情竟然需要那麼長時間。"他說,"例如,如果你想在中國開一個銀行賬號,根本不用等,直接去櫃檯就行。"
32歲的李一峰之前在一家房產中介工作,他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Essence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而且經常回中國出差。"在中國,你看中一套房子後可以直接去售樓處,告訴他們你明天就想要鑰匙。這完全沒有問題,這裡做生意速度很快。"他說。
圖恩表示,很多中國商人都對歐洲的慢節奏感到驚奇。"在中國,你需要不停地工作,直到把所有事情搞定為止。"
律師傑克·陳(Jack Chen)12年前離開中國,目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DBB Law擔任中國業務部主管。他表示,利用工作之餘和周末時間工作在中國很正常。"我也可以讓這裡的同事跟我一起利用周末時間拜訪一個中國客戶,開一次會議,但這卻並非常態。在比利時,周末是留給家人和朋友的時間。"
表達觀點
傑克·陳表示,歐洲的辦公室政治比較簡單,部分原因在於這裡的等級制度不像中國那樣森嚴。在中國,"老闆就是老闆,他們在辦公室里的社會階層非常明顯,地位也很高。跟老闆說話時,你必須表現出足夠的尊敬。"
12年前就離開中國的律師傑克·陳解釋道,利用工作之餘和周末時間工作在中國很正常(圖片來源:Jack Chen)
因此他表示,中國的職場人士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時都非常謹慎。他感覺西方人表達觀點時更加自由。
"如果我跟老闆有不同意見,我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會當著所有同事的面。他們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在這裡,你甚至可以跟老闆開玩笑。"
"在中國,你需要掌握說話的藝術,通過恰當的方式與人溝通。但在歐洲,你只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即可。"
來到布魯塞爾前,傑克·陳曾在法國、英格蘭、荷蘭和德國工作。"我來到新辦公室後恰好要參加一次會議,我看到同事和合作夥伴們紛紛暢所欲言。你能親眼目睹這種差異,然後適應這種新的風格。"他說。
香港中西實用禮儀學院(East-West Institute of Applied Etiquette)是一家專門向大中華區的高管傳授商業禮儀和溝通技巧的學校,其創始人戴斯蒙德·索(Desmond So)表示,很多中國人都不習慣在工作中表達觀點。
"我們經常看到聰明的中國人卻未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更糟糕的是,他們往往會事後擔心自己沒有獲得別人的認可。但在西方的商業文化中,人們卻不會這麼做。"他說。
"我們通過訓練讓人們自然而然地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優雅地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成功提出的讚揚……因為在西方商業環境中,你必須主動表現自己。"
20年前辭掉廣州的教職工作來到北美的辛迪·尹(Cindy Yin)對此深有感觸。如今,47歲的她在紐約運營着自己的在線房地產平台Rosypad,但她20年前第一次當房產中介時,卻要在別人的鼓勵下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很喜歡這種環境,我也努力讓自己表達更多觀點。這是個必須經歷的過程。當時的中國人很順從,所以沒有表達自我的習慣。"
思念家鄉
出生在北京的莎倫·金(Sharon Jin)20年前來到美國,現在已經是美國公民。如今在芝加哥附近擔任軟件開發者的她表示,新一代中國移民的思想與前幾代人大不相同,47歲的莎倫·金還在僑民網絡InterNations擔任負責人,他們經常為來自不同國家的僑民組織各種活動,其中也包括剛來美國的中國年輕人,他們的年齡多為二三十歲。
"他們有時會告訴我,他們很懷念中國的奢華和舒適。"她說,"一個女孩對我說,她很懷念上海,因為那裡有很多美食,城市也比芝加哥乾淨得多。他們會從物質角度對比中美兩國,而且未必認為美國有什麼優勢。但20年前卻截然相反。"
莎倫·金20年前來到美國,目前已經是美國公民。她幫助剛來美國的中國年輕人適應這裡的生活(圖片來源:Sharon Jin)
"我們那一代人來到美國後100%都想獲得綠卡,然後留在這裡。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她說。但現在,中國年輕人只想在美國工作10年,然後回國買套房子,或者照顧父母。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統計,雖然2015年的中國留學生多達52.37萬人,但約有70%至80%的留學生最近幾年受到祖國就業市場的強勁吸引而選擇回國。
莎倫·金說:"回國的人越來越多。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