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科学探索宇宙時空

3IATLAS:外星人還是彗星?

阿克雷爾·克里斯塔貝爾

2025年10月4日

AA
與受太陽引力束縛的彗星不同,3I/ATLAS 的軌道為雙曲線,它將離開太陽系,再次進入星際空間。這意味著這顆彗星將無法返回。正因如此,天文學家們才在由其他恆星系統成分組成的彗星抵達太陽係出口之前,爭分奪秒地收集所有數據。

阿克雷爾·克里斯塔貝爾

2025年10月4日

0
0
0
AA
與受太陽引力束縛的彗星不同,3I/ATLAS 的軌道為雙曲線,它將離開太陽系,再次進入星際空間。這意味著這顆彗星將無法返回。正因如此,天文學家們才在由其他恆星系統成分組成的彗星抵達太陽係出口之前,爭分奪秒地收集所有數據。

0
0
0
0
0
0
AA

北雙子座望遠鏡的雙子座多目標光譜儀(GMOS-N)拍攝的這張照片中,3I/ATLAS彗星劃過一片稠密的星場。左側面板捕捉了彗星穿越太陽系時留下的彩色軌跡。這張影像由三種濾光片的曝光照片組成,圖中顯示為紅、綠、藍三色。

圖片版權©️| (圖:國際雙子座天文台/NOIRLab)

2025年10月4日

阿克雷爾·克里斯塔貝爾

2025年10月4日

阿克雷爾·克里斯塔貝爾

「新三才首發」奧陌陌 Oumuamua 於 2017 年出現,但並未展現彗星的正常特徵。它沒有展現出彗星的正常特徵。它沒有彗髮、彗塵或彗尾,看起來就像一塊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大雪茄形岩石。兩年後,鮑里索夫彗星出現,它具備了常規彗星的所有特徵。

2025年7月1日,星際彗星3I/ATLAS以每小時20.9萬公里的速度衝入太陽系,成為近期三顆彗星中速度最快的一顆。然而,最近的發現引發了太空專家對這顆彗星起源的廣泛猜測,甚至有質疑是否是外星人的另一個參與。

位於智利裡奧烏爾塔多、由美國太空總署資助的巡天望遠鏡ATLAS(小行星撞擊地球最後預警系統)於2025年7月1日首次報告了對3I/ATLAS彗星的觀測結果。這些觀測結果也得到了位於其它行星上的另外三台ATLAS望遠鏡的證實。這顆彗星以ATLAS巡天團隊的名字命名,其中“I”代表“星際”,而“3”則表明它是已知的第三個星際天體。

這顆彗星被發現後,各世界各地的各太空研究公司開始瘋狂蒐集數據,研究工作也隨之展開。與受太陽引力束縛的彗星不同,3I/ATLAS 的軌道為雙曲線,它將離開太陽系,再次進入星際空間。這意味著這顆彗星將無法返回。正因如此,天文學家們才在由其他恆星系統成分組成的彗星抵達太陽係出口之前,爭分奪秒地收集所有數據。

美國太空總署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先前曾在 7 月對這顆彗星進行觀測,收集的數據使天文學家能夠確定其固態冰核的尺寸在 1000 英尺到 3.5 英里之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隨後於 8 月 6 日在近紅外線波段觀測了這顆星際物體,隨後更新的 SPHEREx 望遠鏡也於 8 月 7 日至 8 月 10 日對其進行了觀測, 以更好地了解其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

2025年8月27日23:55-23:57 UTC,8.2公尺口徑雙子座南望遠鏡拍攝的星際彗星3I/ATLAS。這是兩張30秒曝光照片的疊加;這些影像的組合有助於降低影像雜訊和宇宙射線的可見度,使彗星更加清晰。 3I/ATLAS在中心呈現為一個明亮的模糊斑點,一條微弱的彌散彗尾從彗星左側(遠離太陽)伸出。影像方向為北上,東左。 (圖:維基共享資源)

 

3I/ATLAS 預計於 2025 年 10 月 3 日星期五穿過火星。研究人員已經預測了這一軌跡,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以便在彗星接近火星 18,600 英里(約 39,000 公里)時收集數據。兩顆火星軌道器——火星快車號和 ExoMars 微量氣體軌道器——將可觀測 3I/ATLAS 直到 10 月 7 日。之後,在 11 月 2 日至 25 日期間,歐空局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 (Juice) 將使用其儀器觀測這顆彗星,屆時彗星預計將在最接近太陽後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

由於 3I/ATLAS 的特殊性,它一直是多種理論的焦點,其中外星人是這些討論的核心。哈佛大學科學教授阿維‧勒布一直是外星人學說的堅定支持者。

在接受《喚醒美國》節目採訪時,他表示這顆彗星存在一些異常現象,暗示它可能是外星科技的產物。勒布指出,其中之一就是彗星的大小。據他所說,彗星“直徑至少有5公里,但實際上可能比直徑大10倍。而令人費解的是,它的質量至少是之前提到的鮑里索夫彗星的1000倍。”

「但隨後你會問自己:為什麼之前的天外來物大約有足球場那麼大,而這個所謂的彗星物體卻像曼哈頓島那麼大?星際空間中也沒有足夠的岩石物質來容納每十年運送一次的、大約相當於曼哈頓島大小的物體。此外,它的軌道與行星的軌道重合度在五度以內,而這種情況隨機發生的機率是五百分之一。

他認為,這些因素足以讓全世界密切注意並研究這個物體,只要它在可以觀測的範圍內。

這並非勒布第一次將「外星技術」的標籤貼在天晚客外物體上。 2018年,勒布與他人合作在《天文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探討了奧陌陌 Oumuamua 的潛在起源,並認真考慮了它「人工起源」的可能性。

勒布和他的同事寫道,奧陌陌 Oumuamua 可能採用的是一種稱為「光帆」的技術。這種技術利用太陽或其他恆星的光推動它的飛行器穿越太空。

「新三才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3I/ATLAS, 外星人,彗星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