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0
0
AA
AA
AD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色舊池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解釋:
1. 似曾相似:很面熟,好像曾經見過面
2. 香徑:花徑
3. 徘徊:走來走去,流連
白話宋詞:
聽一曲新詞,飲酒一杯;這正是晚春時節。想起了去年此時,我不也在這座亭臺上聽歌飲酒嗎?
唉,夕陽每天西下,卻從不回頭;而我逝去的年華,也一樣不復返啊!
夏日即將到來,花兒雖然眷戀春風,卻不得不凋落,抬頭一望,似曾相識的燕子也從南方歸來了。
這會兒不禁滿懷惆悵,獨自在小園花徑上徘徊了起來。
詞的故事:
這首詞用字淺顯,你是否覺得,他念起來平平淡淡的,卻是非常有味?
作者晏殊,是個宰相詞人:當時許多有名的人物,像歐陽脩、張先、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學生。晏殊小的時候,就有了神童的美稱。十三歲那年,他與一千多個大人一起參加考試,竟然一點都不害怕,提起筆來揮灑自如。皇帝非常賞識,便賜給他進士頭銜。小小年紀的進士,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這位宰相,偶爾也會擺起官架子。有一回,另一個有名的詞人柳永來見他,想謀個官做。他問:「你平常作曲子嗎?」柳永回答:「就像大人一樣作曲子。」晏殊說:「我雖然也作曲子,卻不做濃詞豔語哩!」
柳永聽了,知道晏殊不喜歡他平時所寫的詞,只好告退。晏殊真的不作濃詞豔語嗎?以後多念一些他的詞,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