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传统中国文化道德

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图)

張均威

2011年3月20日

AA

張均威

2011年3月20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1年3月20日

張均威

2011年3月20日

張均威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此詩是安史之亂後漂流至江南的杜甫,和流落的歌手李龜年重逢之際,所寫下的名詩。詩裡回憶當年在岐王宅和崔九府第,聽李龜年唱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因此詩人說道,當年我時常在岐王府裡見到您,也屢次在崔九堂前聽見您的歌聲。如今正是江南風景絕佳之際,在此落花時節又與您重逢。

李龜年為唐代著名的音樂家,甚受唐玄宗賞識,其後流落江南。詩裡所見的岐王則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弟李隆范,雅善音律,以好學愛才著稱;而崔九則是崔滌,中書令崔湜之弟,玄宗時,曾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

由於李龜年是唐開元時期著名的歌唱家,常在貴族豪門演唱;而杜甫則由於才華卓著,而受到歧王李隆范和祕書監崔滌的賞識,經常出入他們的府邸,並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

然而,數十年後在江南重逢的他們,皆已遭逢八年安史之亂所帶來的滄桑,唐朝國勢亦已漸由昌盛轉入衰敗,兩人晚景亦頗為凄涼。此時此刻會見,往事前塵杳不可尋,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因此,後二句是對國事蜩螗、顛沛流離的感慨。詩人感慨既深,卻又點到為止,在無言中含納極深沉的慨嘆,可謂蘊藉至極。

“岐王宅裡”、“崔九堂前”不但有開元盛世的繁榮,也有年輕杜甫的充滿了浪漫情調的生活和理想,而這一切隨著歲月的流逝,都已成為過去而蕩然無存。“尋常見”、“幾度聞”,流露出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眷戀之情,也流露出了希望破滅後的哀怨。夢一樣的回憶,改變不了了眼前的現實,所以,即使是在景色秀麗的江南,而詩人所看到的只是花瓣的飄零,它象徵著這個美麗的春天已經永遠地消失。這首短小的絕句包含國勢哀變、人世滄桑,而看起來自然流暢,毫無痕跡,顯示了極為高超的藝術功力。這是杜甫絕句中最富有時代生活的二十八字。因此,本詩被推舉為杜甫七絕的壓卷之作。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