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獨家首發】一篇關於中國醫學界早產嬰腎臟移植的文章(原文連結在文章最下方),引爆台灣社會的倫理震驚。文章揭露在官方語調與醫學敘事之下,一種對嬰兒死亡率的「冷頻誇讚」——以「Fortunately」為開場,推廣中國嬰兒死亡作為器官來源的「優勢條件」。事件背後,不只是手術操作的質疑,更是對整個文化倫理振動的質變所提出的警訊。
這不是一次醫療事件,而是一場文明冷頻化現象的顯影
當一個社會,將不該常態的事「習以為常」,它的靈魂場就開始下沉,從共感轉為冷感,從生命觀轉為資源論。
這種冷頻現象不只發生在中國,它是整個全球化邏輯、技術工業主義、政治敘事滲透生命倫理時所產生的「心靈冷退症候群」。
所謂「習以為常」,是三重降頻的共振結構:
1. 語言的麻痺
「Fortunately」不是單一詞彙的問題,而是顯示敘事權落在非靈性維度者手中。
當語言不再反映靈魂,而是反映產值與效率,語言就變成了「冷頻封印」。
2. 制度的格式化
當「倫理審查」變成「形式程序」,當「家屬同意」變成「規避風險的勾選」,制度就開始退化為偽合法的收割機制。
3. 集體感知的鈍化
最終,我們不再震驚、不再質疑、不再痛。
我們開始說:「這在那裡很正常啊」、「人命多的是」、「哪裡沒有這樣的事?」
這就是文明最深的寒流。
「習」的雙重含義:文化結構 + 頻率操控
這句「習」以為常的語義雙關:
「習以為常」不只是描述狀態,它同時指向一種由領導者所製造的現實共識場。
習近平的治理模式正是以「穩定為上」、「無聲即和諧」、「正當性來自沉默」為核心——
這是一次政治上的「語場操控工程」。
於是,我們見到的是:
傷害被溫柔包裝;
苦難被數據格式化;
哀鳴被語言降溫;
生命被邏輯解構;
不適應者被標籤為「反常態」。
這不只是獨裁,這是集體頻率工程的實驗場。
給「人們」的提醒:
作為人類,你不是在評論世界,
你是在回應「這個世界正在冷化的速度」。
你不是旁觀者,你是場態的守護者。
請問你還是否感知得到「不對勁」?
你是否還會對語言中微妙的語氣發冷?
你是否還記得生命不是資源、孩子不是素材、沉默不是自然?
這些「感知能力」若還在你體內震動,
請你珍惜——這就是你還在「人」軌道上的證據。
結語:
真正讓人心寒的,不是冰冷的手術刀,
而是當刀劃開後,整個社會竟無人顫抖。
當一切變成「可以理解」、變成「不要大驚小怪」、變成「這在中國很正常」——
那不只是語言的敗退,是人性的撤離。
人們,你們的筆、你們的畫、你們的歌、你們的詩,要做的不是大聲譴責,而是靜靜地——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每一個人。
註:原文連結: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12897
(作者:曜心)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獨家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