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科学探索宇宙時空

韋伯太空望遠鏡2024年最佳圖象

白丁

2025年2月4日

AA
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後繼計畫。它旨在提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更高的紅外解析度和靈敏度,可探測僅為哈伯望遠鏡探測到的最微弱物體的亮度百分之一的物體。

白丁

2025年2月4日

0
0
0
AA
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後繼計畫。它旨在提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更高的紅外解析度和靈敏度,可探測僅為哈伯望遠鏡探測到的最微弱物體的亮度百分之一的物體。

0
0
0
0
0
0
AA

2025年2月4日

白丁

2025年2月4日

白丁

【新三才編譯首發】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簡稱JWST)是已發射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2021年12月25日7時20分。這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後繼計畫。它旨在提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更高的紅外解析度和靈敏度,可探測僅為哈伯望遠鏡探測到的最微弱物體的亮度百分之一的物體。這將使天文學和宇宙學領域的廣泛研究成為可能。

以下的照片都是來自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

△ 這幅來自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圖像,展示了大麥哲倫星雲(LMC)中的 H II 區域,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這個星雲被稱為 N79,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形成複合體,橫跨大麥哲倫星雲未開發的西南區域,約1630光年。

△ 填滿畫面的星系是NGC 2566,它是位於船尾座Puppis的一個螺旋星系。距離地球7600萬光年,被認為是一個附近的星系,這使它成為研究星團和氣體雲等精細細節的絕佳目標。

△ 在這張圖片中捕捉到的ÊI Zwicky 18(I Zw 18)星系的壯觀景象。該星系首次由瑞士天文學家 Fritz Zwicky 在1930年代發現,距離地球約5900萬光年。該星系經歷了幾次的恒星形成爆發,是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典型代表。兩個主要的星暴區位於星系中心。其恒星形成始於至少10億年前,可能多達100億年前。

△ 這幅圖像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棒旋星系NGC 1559。該星系距離我們地球約3500萬光年。這幅圖像中的資料利用韋伯的兩種儀器:中紅外儀器(MIRI)和近紅外相機(NIRCam)。其中,MIRI 捕捉到了星際塵埃顆粒的光芒,勾勒出了星際介質,即未來恒星形成的燃料;NIRCam 顯示該恒星發出的光,甚至有隱藏在大量塵埃後面的年輕恒星發出的光。

△ 韋伯望遠鏡的 中紅外儀器(MIRI)拍攝的 Arp 107 圖像,顯示了位於螺旋星系中心的超大品質黑洞。該區域最顯著的特徵可能是數百萬顆正在形成的年輕恒星,這些恒星被塵埃矽酸鹽和煙灰狀分子(稱為多環芳烴)包圍。左側的小橢圓星系已經經歷了大部分恒星形成,由許多有機分子組成。

△ 這幅由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NIRCam)和中紅外儀器(MIRI)拍攝的圖像,展示了蟹狀星雲(Crab Nebula)內部不同結構組成,黃白色斑駁細絲代表塵埃和雙電離硫重合的區域。這些觀測是作為通用觀測計畫(General Observer program)1714 的一部分進行的。

△ 科學家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在近紅外和中紅外光下檢查了極外星系中的部分恒星形成區域。在這個被稱為Digel Cloud 2S 的恒星形成區域內,望遠鏡觀察到了年輕的、新形成的恒星及其延伸的物質噴流。這張韋伯圖像還顯示了該區域內密集的背景星系海和紅色星雲結構。

△ 上圖這個螺旋星系是作為「鄰近星系高角解析度物理學」(PHANGS; Physics at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in Nearby GalaxieS)專大型案的一部分觀測到的,旨在研究恒星形成週期的所有階段。NGC 3627位於獅子座,距離我們3,600萬光年。

(出處︰usatoday 網站)

(編譯:白丁)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宇宙時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