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时事万象娱乐干线

【影評】《A Separation》(幾聲無奈/分居風暴/一次别离)

汪水

2012年3月4日

AA

汪水

2012年3月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2年3月4日

汪水

2012年3月4日

汪水

 

我最最難忘的伊朗片是《Turtles Can Fly》(2004)導演哥白地(Bahman Ghobadi, 1969– ) 憾慄的能量絕頂驚人!
我後來也陸續看了一些走入國際舞台的伊朗電影,感覺這群後起新秀,風格手法相當類似。直到近日看了在多項影展出盡風頭的《A Separation》(幾聲無奈,或譯:分居風暴、一次别离)又發現了另一良才——《A Separation》導演法哈提(Asghar Farhadi, 1972– ),他的敘情不急不徐,拍升斗小民的家常瑣事,寫實而毫無冷場,出神入化的步調,引導觀眾身臨其境,既認同,又無奈。

影印護照的鏡頭重覆帶入前題,接著只見一對怨懟夫婦,表情木訥,對簿公堂:
「他是個正人君子。」女人說。
法官問離婚理由,兩人對話沒結論:
「我要出國,但不帶女兒,我不願離開。」 「我要留下,照拂失智的老父親。」
「他根本不曉得你是他兒子。」「可我認定他是我父親。」

伊朗這個老波斯,絲路必經,文化歷史背景多元,被馬其頓、阿拉伯、蒙古、土耳其…征服過。近代歐、美覬覦它的石油利益。它擁核,不容小覷。普世的困頓,它樣樣沾染:都市人口擁擠、高層公寓鐵窗、鐵門、交通摩肩接踵、法院訴訟高疊、醫院病人大排長龍、學校競爭激烈,兩口子掙錢養家,胼手胝足。上述夫妻婚姻膠著,太太回娘家,讓先生照顧病父與女兒。丈夫白天上班,找來一個看護。種種陰錯陽差,造成看護流產,法院打官司再加一樁。

女主角詩敏(Simin, Leila Hatami 飾)容顏皎若月華,生活悶得想逃家透氣。
男主角納德(Nader, Peyman Maadi 飾)疲憊地圄在父親,妻女,工作,家務中間。
他們的千金小梅(Termah, Sarina Farhadi 飾,導演女兒)早熟,聰明,委屈地作夾心餅乾。
女配角蕊西(Razieh, Sarah Bayat 飾)回教基本教義信徒,全身包裹,黑斗篷蒙頭拖地。
她的丈夫 – 男配角何杰(Hodjat, Shahab Hosseini 飾)動不動就逼人以「阿拉」之名起誓。迫得法官拂袖而去。納德 也嚐過他拳頭。
他倆的小可愛女兒– 小瑪(Somayeh,Kimia Hosseini 飾)慧黠看成人世界,一聲不吭。
納德的父親 (Ali-Asghar Shahbazi 飾)患阿茲海默症,一早起身,就叫喚媳婦「詩敏!詩敏!」殊不知自己乃造成媳婦求去主因。
他已大小便失禁,第一天上工的蕊西,慌得手忙腳亂,心急火燎下,打電話請問教長,她可否給老病男子洗身換褲?對方肯定此行非「罪」,她才放心服侍。她蒼白,疲倦,乏力,原來她懷了身孕,只因丈夫失業,她瞞過家人幫傭,不無小補。

亂了套的意外發生了: 病人某次忽然從家裡消失,她馬上帶著女兒,衝入大街,把老人找回。
編故事的梭子,無厘頭的竄進死胡同:納德一日攜女回家,發現老父手被縛住床緣,倒地昏迷在臥房裡。他心痛中救起父親,幫忙洗浴後,自持不了,坐地大哭。這時蕊西才同女兒姍姍來遲。納德大怒,斥責蕊西偷走抽屜裡的錢,並且開除了她。偷竊罪對回教徒是奇恥大辱,蕊西 含冤非同小可。她為己辯護,雖被推出門,仍不肯離開,一再敲門,澄清自己的清白。納德開門,卻拒絕溝通,蕊西又一次吃了閉門羹。

雙方重新見面,是在法官前:何杰控告納德將妻子蕊西推下樓,害她流產,犯下謀殺罪。
接下去是一場「羅生門」,導演法哈提也編本劇。高妙處在不細敘前因後果。有兩則謎未交代:
一是蕊西在尋找迷途的老人時,在熙來攘往的馬路上,好像跌了一跤,身體已經肇疾;
另一點是蕊西和納德爭論之時,蕊西真給推下樓了嗎?
再往前推,納德初雇蕊西時,已知她懷孕了嗎?
法官如何定讞,端看幾方辯辭。看他們各自的偏執,但開口卻閃爍隱約,叫人感歎自我護短,乃天性也。

雙方當真和解了,觀眾的心裡仍凝問題。
先說老人遲緩,我亦有九十左右父母,日常應對,煞費苦心。
此外,藝術家的創作本能,往往超越俗世劃定的宗教、文化、風俗桎梏,伊朗導演側寫此種鉗制,特別有心。比方女子絕不可單獨與非親屬男人獨處。公共場合男人一靠近,女人便得離開。又如有回納德為小梅備課,女兒拼音犯錯,老爹指正那是阿拉伯拼法,不是波斯文。敏感的耳朵,可聽出民族意識的一種酸味。異族人觀影時,縱使雜感懷胸,也會為倆父女的情濃相知,深深地觸動著。

出處 - 無名小站《山上一盞燈》

{flv}NewsVideos/2012ASeperation01{/flv}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