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科学探索生命奥秘

發現具有似蝙蝠翅膀小型恐龍化石

張均威

2015年5月3日

AA

張均威

2015年5月3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5月3日

張均威

2015年5月3日

張均威

 

外媒稱,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4月30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一個科研團隊,從一件來自中國河北青龍縣侏羅系地層的化石中,發現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30日報道,這次發現代表中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獲4月30日線上出版的權威科技期刊《自然》雜誌發表。

業內專家稱,1.6億年前具有類似蝙蝠翅膀小型恐龍的重要發現,對於科學家了解恐龍形態差異性和鳥類飛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家新發現的1.6億年前具有類似蝙蝠翅膀小型恐龍被命名為奇翼龍,屬於一個名叫擅攀鳥龍類的恐龍類群,這一類群與鳥類親緣關係非常近,但長相奇特,有著短粗的頭,手部外側手指極長,尤其是其僵硬的羽毛呈絲狀,更接近原始羽毛,而不像其他似鳥恐龍和鳥類擁有的片狀羽毛。

最奇特的是奇翼龍腕部的一個棒狀長骨結構,類似結構從來沒有在其他恐龍當中發現過,但卻在一些會飛的四足動物的腕部,或者肘部、踝部附近存在,這些動物包括蝙蝠、翼龍和鼯鼠等,奇翼龍腕部的棒狀結構和日本鼯鼠腕部長著的棒狀結構尤其相像。在所有這些動物中,這種棒狀結構都支撐著翼膜,用于飛行或者滑翔。

在奇翼龍標本上,研究者也在棒狀結構和手指附近發現了殘缺翼膜。這意味著奇翼龍有著和鳥類及其恐龍近親完全不同的翅膀,它的翅膀像蝙蝠和其他會飛的四足動物一樣,主要由翼膜構成,而不是像鳥類及其近親那樣主要由羽毛構成。

徐星說,由於這件標本太過奇特,保存也不夠精美,研究者花費了很長時間才確認了這一結構。為了揭示這一標本保存的重要信息,尤其是確認這個棒狀結構的性質,科研人員採用了CT和掃描電鏡等多種儀器對化石進行分析,最終確認奇翼龍腕部的棒狀結構是翼膜翅膀的關鍵組成部分。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