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在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对中国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极深的影响。唐诗的数量,非常巨大,人才之盛,作品之多,真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风盛行,几乎已经形成全民运动,各行各业的人,不会做诗也会吟诗。
据说在唐文宗大和年间,曾任太学博士的著名诗人李涉,有一次坐船到九江去。一天晚上,忽然有一群强盗拿着武器闯到船上,大声喝问:“船上是谁?”有随从答说:“是李博士。”强盗头子说道:“如果是李涉博士,就不要抢夺了。我们早就听说他的诗写得极好,只希望李博士赠诗一首相赠,也就心满意足了。”于是李涉当场挥毫,写下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强盗头子得到这首诗后,欢天喜地的送了李涉许多礼物而去。
五十多年后,有一位秀才李汇征,有事到广东惠州去。有一天因为天雨而借住在一座庄园中。主人叫韦思明,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当晚他们一起煮酒论诗,相谈甚欢。当谈到李涉的诗时,韦思明极为赞叹。后来,李汇征就咏起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韦思明一听之下激动非常,说道:“我在年轻之时不成材,曾干过绿林的勾当。后来遇到李涉博士,蒙他不弃,把我当成朋友,送了我这首诗,我就从此改邪归正了。李公的这种恩德,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由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在唐代当时的社会,对“诗”和“诗人”是如何的尊重。也就可以理解,孔子为何把“诗经”做为六艺之一,用来教导学生了。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可以陶冶性情,甚至还可以使浪子回头,真是殊胜啊!
唐朝是诗的国度,唐诗会这样的蓬勃发展,除了当时唐朝的富强康乐,经济发达外,和帝王的提倡及科举制度大有关系。唐朝帝王中有许多自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像唐太宗、唐明皇等,都留有一些诗作。而做诗又是进士科考试的项目之一,甚至有因为诗才闻名,而受到当政者赏识,因此而得官的。
在唐德宗时,诗人韩翃很有诗名,但一直考不上进士,没有踏入仕途的机会。一天德宗看到他写的“寒食”这首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大为赞赏,便任命他为驾部郎中,并为皇上起草诏书。就这样,韩翃因为一首诗被赏识而当上皇上的秘书了。
谈到唐诗,就不能不谈到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李白天资奇高,胸怀大志,豪放不羁,洒脱而常有修仙学道的思想。他自号青莲居士,诗人贺知章看了他的诗作后,称他为“谪仙人”。在唐玄宗天宝元年时,玄宗因为仰慕李白的诗名,曾三次下诏书召他进京,封他为“翰林供奉”,也叫“学士”。在召见他时,皇上从车上下来,亲自步行去迎接李白。让他坐在七宝床上,皇上亲手调羹招待他,并说,您虽然一个平民,若不是道德文章好,哪有这样的名气呢。
李白留下的诗作中,有许多佳作,其中有一首七言绝句:“山中问答”。除了他纵横的才气外,也可由这首诗,了解一些他超然物外、学道求仙的思想:“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山中问答”,是李白寄居碧山时所作。碧山又名白兆山,在湖北省。从远处看去,烟云缥缈,有如人间仙境。“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居留在碧山中呢?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心中自觉闲适恬静。“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粉红色的桃花瓣,纷纷飘落在溪水中,渐渐地远去了。花随流水窅然远去,这纯真自然的美引出的幽深、寂静的境界,不是人间所能拥有的啊!明代李东阳曾说:“李太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看来一首超然物外的唐诗还能像一股清流一样,洗净你心中被生活染上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