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时事万象财经动态

中國原油過剩1億噸 「三桶油」綁架北京當局?

張均威

2016年1月29日

AA

張均威

2016年1月29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1月29日

張均威

2016年1月29日

張均威

截止2015年底,中國煉油總能力為每年7.1億噸,其中,新增煉油能力每年為3020萬噸,淘汰落後產能每年為4057萬噸。

近年,中國煉油業產能持續過剩,截至2015年底,中國煉油能力過剩每年達到1億噸。有評論指出,其根本原因在於,“三桶油”壟斷市場,推高中國油價和物價,不僅侵害消費者利益,更間接綁架北京當局現行政策。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1月26日發布《2015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結果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煉油總能力為每年7.1億噸,其中,新增煉油能力每年為3020萬噸,淘汰落後產能每年為4057萬噸,比去年凈減少1037萬噸。

財新網報導,按照85%的合理開工率計算,中國煉油能力過剩每年1億噸,原油加工量預計為5.22億噸,年增3.8%。2015年,中國煉廠平均開工率為75.4%,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家企業原油加工量佔全國的的75%。中石油經研院預計,2016年中國總煉油能力達到每年7.2億噸,凈增煉油能力900萬噸,年增1.3%。

除在煉油能力和中國社會需求不匹配情況外,成品油出口量業仍持續增加。報告顯示,中國石油消費保持中低速增長,成品油凈出口量連續三年大幅遞增。預計2015年汽油、煤油、柴油的凈出口量為1900多萬噸,比2014年增加400多萬噸,預計2016年成品油的凈出口總量將進一步擴大。

報告預測,2016年成品油產量將為3.56億噸,比2015年增加5.5%;消費量將達到3.303億噸,同比增長3.9%,增幅比2015年下降1.4%。汽油和煤油的需求減緩,柴油需求依然不振,消費柴汽比將從2015年的1.5降至1.4。

面對中國煉油業產能處於持續過剩狀況,當局推出相關應急措施,但似乎未見起色。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煉油業產過剩的根本原因是,石油集團壟斷市場推高油價和物價。“中國產油的成本比較高,油田很多都是接近枯竭。(原油)比較貴並不意味著它就不能夠下跌,應當隨著國際市場的下跌而下跌。”

胡星斗指出,“兩桶油或者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企業),實際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通過壟斷獲取巨額財富,而這些財富就是讓普通民眾來買單,普通民眾是沒有話語權的。兩桶油或者三桶油實際上已經支配,或者綁架了中央的政策。”

(责任编辑:文恩)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