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传统中国以人为鉴

濟世救民剛正敢言的耶律楚材

張均威

2017年10月22日

AA

張均威

2017年10月22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7年10月22日

張均威

2017年10月22日

張均威

【新三才訊】他是一位契丹貴族奇才,從小博覽群書,天文、曆法、術數、醫卜、釋儒之道無一不精。身為遼國開國之君的九世孫,顯赫身世若錦上之花,為他傳奇的一生再添精彩。他秉性剛烈,直言進諫敢觸龍顏,言語剛正又不亞於魏徵。他以“治天下之匠”的胸襟,力濟蒼生,使上百萬百姓躲過屠戮得以保全。他就是蒙古帝國的宰相——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曾說:“予幼而喜佛,蓋天性也。”因為天性,從小喜歡禮佛,因此他曾在1215年至1218年之間,在燕京報恩寺向宗師萬松行秀學佛。他不懼暑雨祁寒,修行參禪三年,進入“忘死生,外身世,毀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的境地,被宗師納為佛門俗家弟子,法號“湛然居士”。

成吉思汗聽說這個契丹貴族奇才是遼國宗室後裔,就派人找到他,向他徵詢治國大計,並任命他為輔臣。

1218年,受蒙古帝國保護的商團,遭鄰國花剌子模所害,財物被洗劫一空。逃出生天的商人將此情況報告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派使者前去花剌子模交涉,不料使節一行同樣被殺,成吉思汗由此大怒,便率領諸子西征。

此次西征的軍容極為壯觀,對此耶律楚材描述道:“金鼓鑾輿出壟秦,驅馳八駿又西巡。千年際會風雲異,一代規模宇宙新。”

一天,行秀禪師來看他,卻看到耶律楚材正在吃穀皮、菜根,就說:“是否太節儉了?”耶律楚材說:“昔日燕京被圍,絕粒六十日,予守職如平常。及扈從西征六萬餘里,備歷險阻而志不少沮,跨崑崙、瞰翰海而志不加大。汪汪法海涵養之效也!”

西征六萬餘里,不畏艱辛,惟“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蓮花”,超然情懷昭世間。

扶持堯舜濟斯民

道家高人丘處機攜“欲罷干戈致太平”的初衷,不遠萬里,長途跋涉到蒙古,勸諫成吉思汗:“欲獲天下,必須持有不宜殺生之心”。在駐地,丘處機曾對耶律楚材表心跡:“普天之下,大地蒼生都正在遭受着猶如凌遲般的痛苦,因此不辭萬里之遙,順天而行,救拔世人。”

而以“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為志向的耶律楚材回答道:“天下干戈未盡,早已令我傷神,常自恨虛名耽誤此身。倘不能制止百萬強師,也要以微薄之力,匡扶堯舜之道,救濟庶民。”

當蒙古軍遠征東印度,軍隊行至鐵門關時,一隻頭上有角、身形似鹿而尾巴像馬的綠色野獸,以人言對大軍說:“此地不宜進攻,請大汗早日收兵。”成吉思汗問耶律楚材:“此為何獸?”耶律楚材告訴他:“這是罕見的瑞獸,名為角瑞。他能言天下四方之語,且好生而惡殺。這是上天降下的警告。希望大汗能秉承天意,保全民命。”成吉思汗聽後,即日班師回國。

從這件事也可看出,丘處機和耶律楚材這兩位高人,在風雲際會之下,以道家的清真、佛家的慈悲、儒家的仁恕,化解着蒙古大軍的暴戾。

敢言的“治天下之匠”

當時有個西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矢聞名,常常自誇武力勝於耶律儒者之輩。耶律楚材一笑置之,只說:“治弓尚須用弓匠,為天下者豈不用治天下匠耶?”

因耶律楚材通曉曆法、善觀天象,更精於占卜,成吉思汗每次出征前,都會命他卜卦以佔得失,大汗親自燒灼羊胛,以祈徵兆。正史中,記載了耶律楚材預言的幾件事,其預測之准,令成吉思汗頗為嘆服。

一年盛夏,天空瀰漫著玄冥之氣,耶律楚材對大汗說:“這是克敵制勝的吉兆。”當轟轟隆隆的雷聲於寒冬陡然響起時,耶律楚材預言道:“回回國主將死於郊野。”夜晚,他見長星橫越於西方,預言金國女真即將易主,次年1224年,金宣宗果然去世,所言均得應驗。

在終日奔走於東征西討的蒙古帝國中,耶律楚材置身於政權的中心,以過人勇略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保護庶民和中土文明。成吉思汗對其子窩闊台說:“此人天賜我家,而後國君庶政當悉委之。”

諫言重於九鼎敢言強於雄兵

古人云:“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耶律楚材的諫言就帶着九鼎之威、雄兵之武。

蒙古軍攻打金國時,即將攻下汴梁城。大將速不台認為金人抵抗蒙軍時日長久,將士多有死傷,故主張焚毀城池,殺光百姓。耶律楚材聽聞消息,立刻上奏進諫:“將士四處征伐,在外奔馳數十年,無非就是為了得到土地和百姓。倘若盡殺城民,那些能工巧匠、典籍厚藏的富貴世家,都會毀滅殆盡。空曠之地,沒有子民耕種,這又有何益?”

耶律楚材據理力爭,保全了汴梁城內一百四十七萬百姓的生命。除此之外,耶律楚材又請求派人入城,尋找到名為孔元措的孔子第五十一代孫,耶律楚材上奏請求襲封孔元措為衍聖公,並封給林廟土地。耶律楚材命孔元措招收太常禮樂生整理樂禮,並讓他召集天下名儒,傳釋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進入到東宮講解。耶律楚材又率領所有的大臣子孫執經解義,使他們得知聖人之道。

身為一國之相,耶律楚材以仁義之心、敢言之勇,抵擋巨大的壓力,從彪悍的鐵騎下救出上百萬百姓,也避免神傳文化陷於更深重的毀亡,蒙古帝國逐漸掀起“文治興焉”的局面。

太原路轉運使呂振、副使劉子振因貪贓枉法犯下大罪。窩闊台責問耶律楚材,為何尊敬孔子的儒士中會有此不肖之輩?耶律楚材回答說:“聖人之名教,凡是擁有國家者,無不遵從,就像天有日月一樣自然。豈能因一個人的過失,就使千秋萬世常行之道,唯獨廢於我朝。”

窩闊台駕崩後,皇后乃馬真稱制(即垂簾聽政),聽信奸佞奧都剌合蠻之言,導致國政紊亂。乃馬真後曾下旨,凡是奧都剌合蠻提出的建議,令史如果不記錄下來,就砍斷令史的手。耶律楚材獲悉此事,直接騎馬奔入駐地,對皇后說:“若朝令合理,老臣自當奉行,與史官何干?如法令有違常理,當然不能執行,死尚且不怕,斷手又有什麼可怕的!”此話令皇后非常震驚。但因耶律楚材是先朝舊勛,隨太祖、太宗創下彪炳功績,所以乃馬真後對他既敬重又忌憚。

耶律楚材以“無多財之禍,絕高位之危”為樂;以“持盈守謙,慎終如始”為戒;以“君子得志獨潔行道”為志。於當時戰爭的天時,在青史上鑲嵌出“以儒治國,以佛治心”的奇星。

“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一腔熱血灑向崎嶇世道的耶律楚材,身於亂世禁中,心隨淡盪金風,他去世時,傾國悲哀,蒙古人如喪親友,漢官流淚憑弔,國數日內不聞樂聲。正是:忽報台星折,仍結薤露新,斯民感天極,灑淚叫蒼旻。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