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世界之窗放眼天下

漢口租界老照片(組圖)

柏興

2023年1月11日

AA

柏興

2023年1月11日

0
0
0
AA

113 閱讀

0
0
0
0
0
0
AA

2023年1月11日

柏興

113 閱讀
113 閱讀

2023年1月11日

柏興

113 閱讀

【新三才編譯首發】以下這些照片是在1920年和1930年代在中國湖北省的漢口拍攝的,這座城市曾經是西方英國、法國多個外國勢力範圍。照片中包括漢口海關、大智門火車站的圖像,它們還都矗立在今天的武漢。唯一不同的是,當年照片中的漢口,如今已經與隔著長江對峙的武昌、漢陽合併,成為現在的武漢市。

 1920年代的漢口,這裡曾經是中國政府向各外國勢力「讓步」的所在地。上圖為漢口海關大樓,該建築仍保留至今。

 1920年代,漢口的「大智門火車站」,始建於1903年,是武漢鐵路的樞紐。後改名為「漢口火車站」。

 1920年代,位於漢口的「亞洲石油公司」(the Asiatic Petroleum Company)總部——它是殼牌(the Shell)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Royal Dutch oil company)的合資企業。該建築現為臨江賓館(the Lin Jiang Hotel)

 「紐約城市銀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漢口分行(Hankow's branch),該銀行成立於1812年,為今日「花旗銀行」(Citibank)的前身。1858年,中法英三國簽訂《天津條約》,漢口成為外商基地。

 上圖為漢口居民走在一條寬闊的街道上。背景為當時的「法屬印度支那銀行」(the French Banque de L'Indochine)。1896年,法國在漢口獲得了租界。

 成千上萬的賽馬迷聚集在「漢口賽馬俱樂部」(Hankow Race Club)觀看馬賽。1861年至1896年間,漢口為英、法、德、日和俄國的租借地。

 1920年代,漢口的街景,圖右為中國傳統建築。

 1911年,漢口的俄羅斯租界內,有一些人力車。

 1911年,漢口某個安靜的街景。

 1920年代,漢口海濱。

 1931年,洪水襲擊了中國的許多城市,包括漢口。據估計,死亡人數從15萬到200 餘萬人不等。上圖為漢口的洪水受災區。

 1926年,在漢口的外國租借地之內,一棟建築物懸掛著似乎是英國國旗。

 1920年代,漢口外灘。它長約 4 公里,是更著名的上海外灘的兩倍。當時漢口是5個不同外國租界所在地。

 1920年代,漢口外灘。

 1920年代,一名警察站在漢口租界的街道上,他的身後有人力車在行駛

 1920年代,漢口租界內的東正教堂(Hankow Orthodox Church)。

(作者:Harry Howard)

(編譯:白丁)

(文章來源:新三才編譯首發)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