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文学艺术油彩丹青

典藏故宫之绘画精选篇(8)

珮茹

2013年7月17日

AA

珮茹

2013年7月17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3年7月17日

珮茹

2013年7月17日

珮茹

典藏故宫之绘画精选篇(8)


明 杜堇 , 玩古图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126.1公分 横:187公分

杜菫(约活动于西元一四六五—一五○五年),本姓陆,后改姓杜。丹徒(江苏镇江)人,寓居南京。字惧南,号柽居、古狂,又自署青霞亭长。成化初,举进士不第,遂绝意功名,专心于诗文、书画。

「玩古图」为双拼巨幅,原画可能曾被裱装成立屏。主题除了鉴赏古器,也在描写琴棋书画等文人的游艺活动。画风秀雅古朴,饶有南宋院体余韵。杜菫此型工笔人物画,对唐寅中期风格,深具影响。


清 王时敏 , 仿王维江山雪霁
轴 纸本 设色画 纵:133.7公分 横:60公分

王时敏(1592-1680),江苏省太仓人。字逊之, 号烟客、西庐老人, 晚号西田主人、归村老农。祖王锡爵万历时官至相国, 父王衡为翰林编修。锡爵喜与名士结交, 曾邀请董其昌(1555-1636)、陈继儒(1558-1639)至支硎山与王衡一起读书, 时敏也濡染文风, 研习书画, 从小奠下良好基础。万历四十二年(1614)时敏入京拜官, 以荫为尚宝丞, 累官太常寺少卿, 故人尊称之「王奉常」。 四十九岁出使闽南, 因过度劳碌辛苦, 至南京发疟病倒, 因而辞官隐居于太仓郊外之西田(原为明代皇家禄赐给时敏祖父王锡爵之地), 此段时期优游于笔墨之中, 作词、书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时敏家中本富名迹收藏, 酷爱搜罗鉴别古书画, 天启四年(1624)升尚宝卿, 长年寓居京城, 曾借观邻舍程季白所藏王维「江山雪霁图」, 大约崇祯五年(1632) 董其昌收藏王维「雪溪图」亦归其所有。「四王」每作画辄题仿某家笔法, 概想与其神合, 得其生趣。此图系依其所见及自家收藏名迹, 再自由运用宋、元各家的构图、笔墨、设色方法, 来重建唐人王维古雅清秀的气韵。

「仿王维江山雪霁图」作于戊申(1668)画家时年七十七岁。图上山岩有着倾斜的走向, 构成奇特宏伟的山形, 充满动势。全画多勾染少皴纹, 画树以细笔勾勒, 设色以石绿、赭石、白粉为主, 正是画雪景之古法表现。此幅画笔墨清润, 设色皴擦秀雅, 有追法唐代青绿没骨山水画的抒情特质。(撰稿/ 林莉娜)


清 王翚 , 桃花渔艇
册 纸本 设色画 纵:28.5公分 横:43公分

王翚(1632-1717),江苏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耕烟外史、乌目山中人、剑门樵客。 少即善画,继得王鉴(1598-1677)、王时敏(1592-1680)指授,并随之阅览各地珍藏,借机临摹名迹,因能笔参古今,貌含南北。画技之精熟为清代第一。

此幅画溪岸夹桃,落英缤纷,一渔舟沿溪行来,山峦层迭,绿树苍翠,白云涌起,水际空灵。作者自题临元代赵孟俯「桃花渔艇图」,全图以青绿设色,布墨施绿,古雅妍丽。用笔精工,构景得疏密动静之妙,画面明净雅逸,如绘陶潜《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之景。自然界色彩之妙,全出于笔下。(撰稿/童文娥)


清 恽寿平 , 牡丹
册 纸本 设色画 纵:28.5公分 横:43公分

恽寿平(1633-1690),江苏武进人。初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后以字行。恽寿平小时候就跟随伯父恽向(1586-1656)学画,恽向以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学习的对象,画风沉雄。见到王翚的山水画后,即对王翚说:「此道让兄独步,格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专心致力于花卉画上的研究,以没骨花卉闻名,不钩花叶、枝干的轮廓线,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花朵叶形,创出独特风格。

此幅画紫、红、白牡丹三枝,或正或侧,俯仰掩映,曲尽其态。利用赋色的浓淡、明暗表现花瓣丰富的层次变化,而花叶之翻转向背、枝节细微部份都仔细交待,毫无松散之处。全图设色明丽鲜艳,于光辉灿烂中,别有一种清澄明朗、高雅脱俗之神韵。(撰稿/ 童文娥)

(资料参考:国立故宫博物院,责任编辑:Nancy)

免費訂閱精彩內容免費訂閱

标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