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文学艺术古典名作

李清照 聲聲慢

Super User

2014年11月24日

AA

Super User

2014年11月2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4年11月24日

Super User

2014年11月24日

Super User

李清照畫像

正文

聲 聲 慢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白話文註解:

尋尋覓覓:感到空虛,苦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樣子。

這是寫心理,不是寫行動,不能理解為東翻西找。

戚戚:憂愁悲傷。

乍暖還寒時候:天氣正是由暖變冷的季節。

乍:恰,正。 將息:調養休息。 將:養。

舊時相識:有兩個意思:一是雁來自淪陷區家鄉;二是雁為詞人夫婦寄信,李清照《一剪梅》詞有「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句子。

黃花:菊花。

損:副詞,很,極。 憔悴損:憔悴得很。

有誰堪摘:有什麼值得摘取呢? 誰:何。

怎生得黑:怎樣才能熬到天黑。怎生:怎樣。「生」是語助詞。

損:副詞,很,極。 憔悴損:憔悴得很。

次第:光景,情況。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呢?

了得:了結,包括。

作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其父親李格是一位能文的官吏,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堪稱詩書世家。李清照生活在一個學術氣息非常濃厚的家庭中,而且非常認真的從事於研究和創作。在她十八歲的時候,嫁於太學生趙明誠。丈夫具備做詞素養,除了詩詞唱和之外,便是收集古代的金石古物,將生活全都建築在學術文學的的基礎之上。

但是不久,國內便起了重大的變亂,金人的笳鼓摧毀了她原先美滿的生活。南渡之後,丈夫又病死,使得李清照的生活大不如從前。當敵軍侵擾浙東的時候,她也正在顛沛流離中,因流浪之故,使得珍藏已久的金石書畫,一一喪失殆盡。若干年後,也在旅居的寂寞與愁苦中去逝。

她的作品散失非常的多,今傳漱玉詞一卷。其作品富於性情和生命的表現,生活境遇中的轉變,在她的作品當中反映出明顯的情懷。從早年的歡樂,中年的黯淡生活,以及晚年的淒楚,都是她生活史上的情景,更是作品的界線。

我們可以將其作品分為新婚的幸福,別離的輕愁,和寡居流浪的悲苦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的作品是熱情浪漫,活潑天真的表現;第二階段則是纏綿婉轉,失於前期的豔麗,反轉入傷感,多抒寫離愁,而不作沉痛之語。第三期充滿嚴肅與淒苦,流入深層的憂鬱,作品偏向淒慘悲痛之情、今昔無常的感慨。

李清照在創作上,遵守守舊的傳統,以詩言志,以詞抒情,擁有不少的詞多在於渲染愁情上。在技巧上,她卻能不依傍古人,自出機杼,以白描的清新手法,淺俗灑逸的語句,描繪出鮮明動人的形象,可說是比李後主而毫無遜色。她的漱玉詞,每一首都是冰瑩玉潤,令人愛不釋手。

意境:

這一首詞反映了作者晚年寡居生活的淒苦,詞中以秋日的景物作為旁襯,隱喻心中的孤單和痛苦。第一句意味著作者內心的空虛,因為一個人百般無聊的時候會一直不停的尋覓,若有所思。盼望能找出一些東西來彌補心中的空虛感受,李清照晚年的時候成為寡婦,當她見到秋日的蒼茫情境的時候,引發心中最空洞的一部份,回想起當時和丈夫的舊時相識。全詞以舖敘的方式,將晚年的淒慘情形和心情,用景物襯托,筆法自然不做做,令人頗為之動情。

這是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所寫不外一個「愁」字,寫得內涵深厚豐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藝術上又多有創造,使人不得不佩服她筆力勁健,詞家少有。

首先,結構上打破了詞分片的界限,上片不作總結語,全詞一氣貫注,酣暢淋漓。全詞分三部分。前三句總敘心情:若有所失,想找一點精神安慰,因而坐立不安,六神無主。尋找的結果一無所獲,使她愈加感到環境的冷情、心情悽慘。第四句至「到黃昏點點滴滴」是第二部分,寫這種心情產生的原因,層層鋪敘。氣候變化使她難耐;風急讓她生愁;雁過使她傷心:雁秋天南飛,正是從淪陷的故鄉飛來,親人已逝,相識惟雁,家國之恨寄寓其中;見菊花而自傷憔悴,愁上加愁;黃昏時又下起細雨,雨滴梧桐,聲聲使人心碎。

末二句是第三部分,總結上文:「這次第」一字千鈞,一筆收住;末句又推進一步,發人深思,深化了主題,大有九曲迴腸後,猶有餘味的藝術效果。

第二,本調一般用平聲韻,易安卻用入聲韻,短促嗚咽。

第三,疊字的運用大受稱讚:一開頭連下十四疊字,「點點滴滴」又用疊字,舌聲字齒聲字交錯,短促跳蕩,纏綿淒切,有助於表現忐忑而哀怨的心情。梁啟超說它是「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被譽為「卓絕千古」的力作。

(责任编辑:顏靜璇)

(文章来源:綜合轉載)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