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史海鈎沉故國回首

【大學】雅禮大學老照片

汪水

2015年9月27日

AA

汪水

2015年9月27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9月27日

汪水

2015年9月27日

汪水

【新三才首發】1901年,耶魯的幾個年輕人來到了中國湖南,要在長沙創辦一所雅禮大學堂。幾經波折,建預校、停辦、復校、西遷、復校、被沒收……雅禮大學很快就淹沒在歷史洪流中,只有在過程中的湘雅醫院一度留下「南湘雅、北協和」的輝煌紀錄。

  雅禮協會(Yale-China Association)在1901年由一群耶魯大學畢業生和教員創辦的。開創者致力於在海外傳播基督教,選擇中國作為其工作重點。不過,雅禮協會在當時是以「中國耶魯」(Yale-in-China)為名,從一開始就更加注重教育而不是福音傳道,直到1934年才定名為「雅禮協會」。上圖片中有三位雅禮協會的創始人,都是1898屆的耶魯大學畢業生:Brownell Gage(蓋保耐,前排左),Arthur Williams(亞瑟,前排右)和Lawrence Thurston(羅倫斯,後排右)。

  「中國耶魯」在1906年創辦了「雅禮學堂」(the Yali College in China),名為大學預科(University-preparatory school),實為高中課程,其畢業證書上為「大學預科」(High School Department)。上圖為1909年,雅禮學堂師生合影。
1910年,雅禮學堂大學預科改為「雅禮中學」(Yali Middle School 或 Yali School)。1914年,雅禮學堂開始招收大學本科生。1916年,雅禮從西牌樓校舍,遷至長沙城北門外的麻園嶺新校區。1920年,雅禮學堂合併湘雅醫校預科,正式定名爲「雅禮大學」(College of Yale-in-China)。「雅禮」二字既是Yale的譯音。

  1907年,愛德華•胡美(Edward H. Hume)醫生在雅禮大學堂對面租用民房,開辦了「雅禮醫院」(Yali Hospital,實爲診所規模)。如上圖。1910年,從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顏福慶博士回國後加入雅禮醫院,並共謀以雅禮醫院為基地,創辦一所新型的醫科大學。

  1914年「中國耶魯」與湖南育群學會(代表湖南省府的民間團體)簽署《湘雅合作協定》(Hsiang-ya Agreement),合辦湘雅醫校(Hsiang-Ya Medical school)。上圖為雙方代表:耶魯中國的代表顏福慶博士(Drs. F.C. Yen, 右一)與愛德華•胡美博士(Edward H. Hume;右二),湖南省政府官員。
「中國耶魯」隨後又陸續成立湘雅醫學院(Hsiang-ya Medical College) 、湘雅護理學院(Hsiang-ya Nursing School)、湘雅醫院(Hsiang-ya Hospital)。經過多年不斷的努力,在醫界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

  紐約的墨菲戴拿建築公司(Murphy & Dana Architects)免費為雅禮學堂設計的長沙麻園嶺新校區(如上圖)。該公司的兩位創辦人亨利•墨菲(Henry Murphy)和戴拿(Richard Henry Dana Jr.),前者是耶魯大學畢業生,後者是耶魯大學的講師。而捐款建造湘雅醫院的愛德華•哈克尼斯(Edward S. Harkness)也是耶魯大學畢業生。

  在長沙城北門外的麻園嶺新校區的示意圖,圖左(北方)為雅禮校園,圖右(南方)為湘雅院區。

  1930年代從湘雅醫院頂樓天臺拍攝的雅禮校園。當時的校園裡有教學樓、禮拜堂、高級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和一大片運動場地。特別考慮到長沙多雨的氣候,走廊都是有遮雨篷的(圖正中,貌似長排圍牆者)。

  從湘雅醫院頂樓天臺拍攝的雅禮校園,以及校園外的示威群眾。在大馬路上的遊行隊伍,其最前頭停在要通往雅禮校門的路口附近。

  雅禮校門。隱約可見圖中扁額上,由右而左題的四個大字「雅禮學校」。(按︰1920年,雅禮學堂合併湘雅醫校預科,才改稱「雅禮大學」)

  雅禮校景之一。圖最左為禮拜堂,圖中偏左的教學樓為科學館。圖中偏右為湘雅醫校(預科),圖右為湘雅醫院,後二者皆在與雅禮僅一街之隔的湘雅院區內。

  雅禮校景之一。較高之兩棟建築︰圖左為學生宿舍,圖右為科學館。

  雅禮校景之一。背景為學生宿舍,前景為網球場。

  雅禮校景之一。背景為禮拜堂,前景為籃球場。

  雅禮學堂的圖書館內。1926年攝。

  雅禮學堂教職員合照。1923年攝。

  雅禮學堂的社團活動。

  雅禮學堂的運動會。

  雅禮學堂的運動會(跳高)。

  雅禮學堂的社團。(戲劇社)。

  即將竣工的湘雅醫院大樓(西面)。設有120張病床,手術室還有空調、暖氣,完全是按照當時國際一流的標準來施工的。攝於1916年。

  於1918年竣工的湘雅醫院(北面,正門)。

  湘雅醫院(南面)。攝於1918年。

  以湘雅醫院正門為背景的長沙二聖廟救火會。

  給湘雅醫院的題詞是以顏體楷書聞名的湖南都督譚延闓。1912年他的肺病被雅禮醫院的胡美醫師給醫好,間接地開啟「中國耶魯」在湖南推展醫學教育的大門。

  湘雅醫學院,位於湘雅醫院旁。源自1914年成立的湘雅醫校預科,1920年由雅禮大學接辦。

  中日戰爭繼續擴展,圖中有陰影處為日軍佔領區。「中國耶魯」已決定將所有機構西遷。

  1931年,「中國耶魯」放棄了在長沙創建一所獨立自主的文科大學的想法,和文華書院(Boone Memorial School)、博文書院(Bowen College)、博學書院(Griffith John Middle School)三個教會學校在武漢共同創立了一所男女兼收的教育機構——華中大學(Central China College)。「中國耶魯」負責該校的科學部。

  受時局戰火影響,「中國耶魯」已決定將所有機構西遷。1938年7月,華中大學遷至廣西桂林。1938年9月,雅禮中學遷至湖南沅陵;10月,雅禮醫學院和雅禮護理學院遷至貴州貴陽。

  1930年代,雅禮校園朝氣勃勃。圖左是雅禮中學的教務主任應開識(Ying Kai-Shih),圖右是校長勞啟祥(C.C.Lao)。1941年攝於湖南沅陵。

  1930年代的雅禮學生。

  冒著空襲警報,盧惠霖博士在湖南沅陵的雅禮中學防空洞前給學生上物理課。

  在湖南沅陵的雅禮中學學生。

  在湖南沅陵的雅禮護校學生。

  遷至貴州貴陽的雅禮醫學院和雅禮護理學院。

  中日戰爭期間,長沙的雅禮校園和湘雅院區先成為長沙當地民眾躲避日軍的避難營,後又成為日軍兵馬營駐紮地。校園和醫院在戰爭中都遭到了嚴重破壞。上圖為殘破的湘雅醫學院。

  雅禮校園和湘雅院區在戰爭中都遭到了嚴重破壞,戰爭結束後立即開始了大規模的修復工作。

【新三才首發 轉載請註明新三才】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