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确实创建了一个新的军事部门,负责监督无人系统的生产、操作和测试,以及使用这些系统的战术和技术。该部门被称为无人系统部队(USF),隶属于俄罗斯空天军。
图片版权©️
「新三才编译首发」无人机威胁不再局限于乌克兰战场。在整个西欧,人们在机场、能源设施和军事设施附近发现了未携带武器但行迹可疑的无人机,这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策划混合行动的担忧。近几个月来,来自波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挪威、瑞典和立陶宛的报告加剧了北约各国首都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
9月份,警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约20架俄罗斯无人机在乌克兰境内偏离预定目标,越过目标进入波兰领空。此次入侵迫使四个机场暂时关闭,北约战机紧急升空应对。数架无人机被拦截并摧毁,这一事件成为自全面战争爆发以来最严重的盟军领空侵犯事件之一。对许多安全分析人士而言,这鲜明地提醒人们,欧洲防空系统的脆弱性远不止于乌克兰境内。
在前线,乌克兰通常面对的是携带爆炸物的小型短程无人机。然而,欧洲的担忧主要集中在航程超过1000公里的大型远程无人机上,其中包括俄罗斯的“格朗-2”(Geran-2),它是伊朗“沙赫德-136”(Shahed-136)的升级版。一些误入波兰境内的无人机已被证实属于此类远程无人机,这表明它们能够越境并可能袭击北约领土深处的战略目标。
然而,或许最令人担忧的事态发展是,不明身份的“民用无人机”出现在欧洲各地的关键基础设施附近。它们的来源不明;它们可能来自欧洲境内,也可能来自近海船只,或者由代表外国情报机构的秘密人员操控。比利时——北约总部、欧盟机构所在地,以及数十亿欧元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所在地——已记录到多起在机场、港口和军事区附近出现无法解释的无人机目击事件。英国甚至已部署皇家空军反无人机专家协助比利时当局评估威胁。
这些紧张局势正值乌克兰与俄罗斯和平协议的外交努力陷入僵局之际。谈判普遍被认为“处于停滞状态”,不时有传言称谈判取得突破,这促使政治博彩市场和分析人士纷纷猜测可能的结果——然而,至今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持续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局势的不稳定性,也强化了欧洲必须为应对长期混合压力和不断演变的军事风险做好准备的意识。
对于北约规划者而言,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应对数十架甚至数百架无人机同时出现的情况。每次都依赖战斗机既成本高昂又难以在后勤上实施,尤其是在无人机技术变得越来越便宜、灵活且易于部署的情况下。
为此,一些国家正在转向自动化防御系统。波兰和罗马尼亚已开始部署美国制造的“梅罗普斯”(Merops)系统。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探测敌方无人机,并派遣拦截无人机攻击目标,即使在严重的电子干扰下也能有效拦截。丹麦也已采用该系统。北约官员表示,该系统弥补了识别低空慢速飞行器(这些飞行器经常能躲过传统雷达探测)方面的关键漏洞。
这些部署标志着北约希望在其东翼构建的全面防空系统网络的第一阶段。驻欧美军指挥官正在推动构建一个适应性强的架构——一个由集成传感器、指挥中心和快速反应系统组成的网络,能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整合。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政府正在讨论构建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无人机墙”计划。如果资金和政治支持到位,这一协调一致的防御体系有望在2027年投入使用。
无人机战争的发展速度直接受到乌克兰冲突的影响,冲突双方都在实时测试新的无人机设计和应对措施。尤其是俄罗斯,正在部署日益复杂的型号,配备改进的光学器件、喷气发动机和更具弹性的抗干扰系统。在许多北约官员所描述的一场无情的技术竞赛中,欧洲现在面临着在战场已扩展到其天空之上的领域保持同步并保持领先的挑战。
(新三才编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