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文学艺术专栏作家

《漫步紅樓,探祕紅樓》二十六、還淚絳珠林黛玉的故事與真相(七之下) (圖)

新远

2014年3月1日

AA

新远

2014年3月1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4年3月1日

新远

2014年3月1日

新远

  【新三才首發】(七) 情情還淚、淚盡殉情而亡的愛情結局與真相(下)

 接下來幾天,賈母、王夫人、鳳姐等人都忙著辦理寶玉迎娶寶釵過禮的事,都沒有再去探視林黛玉。而「黛玉雖然服藥,這病日重一日。紫鵑等在旁苦勸,說道:『事情到了這個分兒,不得不說了。姑娘的心事我們也都知道,至於意外之事是再沒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寶玉的身子說起,這樣大病,怎麼做得親呢?姑娘別聽瞎話,自己安心保重才好。』黛玉微微一笑,也不答言,又咳嗽數聲,吐出好些血來。紫鵑等看去,只有奄奄一息,明知勸不過來,惟有守着流淚,天天三、四趟去告訴賈母。鴛鴦測度賈母近日比前疼黛玉的心差了些,所以不常去回。况賈母這幾日的心都在寶釵寶玉身上,不見黛玉的信兒也不大提起,只請太醫調治罷了。」黛玉病得這麼奄奄一息,雖然ㄚ頭紫鵑急得常去稟報賈母,却未見賈母等人過來,連一個探問關心的人都沒有,她心中便料想她們必定都是忙於辦理寶玉、寶釵的婚事,所以都不理會她的生死,因而自料萬無生理。黛玉於是就想焚燒寶玉所送愛情信物的兩條手帕,斬斷與寶玉的情緣,然後了斷生命。因而黛玉就叫紫鵑扶她起來,紫鵑和雪雁就把她扶起,兩邊用軟枕靠住。後續情況原文描寫如下:
 
黛玉那裡坐得住,下身自覺碦的疼,狠命的撐着,叫過雪雁來道:「我的詩本子。」說着又喘。雪雁料是要他前日所理的詩稿,因找來送到黛玉跟前。黛玉點點頭兒,又抬眼看那箱子。雪雁不解,只是發怔。黛玉氣的兩眼直瞪,又咳嗽起來,又吐了一口血。雪雁連忙回身取了水來,黛玉漱了,吐在盒內。紫鵑用絹子給他拭了嘴。黛玉便拿那絹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處,說不上來,閉了眼。紫鵑道:「姑娘歪歪兒罷。」黛玉又搖搖頭兒。紫鵑料是要絹子,便叫雪雁開箱,拿出一塊白綾絹子來。黛玉瞧了,撂在一邊,使勁說道:「有字的。」紫鵑這才明白過來,要那塊題詩的舊帕,只得叫雪雁拿出來遞給黛玉。紫鵑勸道:「姑娘歇歇罷,何苦又勞神,等好了再瞧罷。」只見黛玉接到手裡,也不瞧詩,掙扎着伸出那隻手來狠命的撕那絹子,却是只有打顫的分兒,那裡撕得動。紫鵑早已知他是恨寶玉,却也不敢說破,只說:「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氣!」黛玉點點頭兒,掖在袖裡,便叫雪雁點燈。雪雁答應,連忙點上燈來。
 
黛玉瞧瞧,又閉了眼坐着,喘了一會子,又道:「籠上火盆。」紫鵑打諒她冷,因說道:「姑娘躺下,多蓋一件罷!那炭火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搖頭兒。雪雁只得籠上,擱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點頭,意思叫挪到炕上來。雪雁只得端上來,出去拿那張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鵑只得兩隻手來扶着他。黛玉這才將方才的絹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點點頭兒,往上一撂。紫鵑唬了一跳,欲要搶時,兩隻手却不敢動。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時那絹已經燒着了。紫鵑勸道:「姑娘這是怎麼說呢。」黛玉只作不聞,回手又把那詩稿拿起來,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鵑怕他也要燒,連忙將身倚住黛玉,騰出手來拿時,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時紫鵑却夠不着,乾急。雪雁正拿進桌子來,看見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趕忙搶時,那紙沾火就着,如何能夠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顧不得燒手,從火裡抓起來撂在地下亂踩,却已燒得所餘無幾了。那黛玉把眼一閉,往後一仰,幾乎不曾把紫鵑壓倒。紫鵑連忙叫雪雁上來將黛玉扶着放倒,心裡突突的亂跳。欲叫人時,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時,自己同着雪雁和鸚哥等幾個小ㄚ頭,又怕一時有什麼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到了次日早起,覺黛玉又緩過一點兒來。飯後,忽然又嗽又吐,又緊起來。
 
紫鵑看黛玉情況不祥了,便叫雪雁等看守著黛玉,自己趕緊去稟報賈母。那知到了賈母上房,靜悄悄的,只有幾個老媽媽和ㄚ頭看守屋子,問她們賈母在那裡,都說不知道。紫鵑於是到寶玉屋去看,竟也無人,問屋裡的ㄚ頭寶玉在那裡,也說不知道。這時紫鵑已料知八九是寶玉真的在娶親了,心想:「但這些人怎麼竟這樣狠毒冷淡!」正在徘徊瞻顧之際,忽見ㄚ頭墨雨飛跑,紫鵑便叫住她,套問之下,果然寶玉就要在今日夜裡娶親,大家都到為寶玉結婚另行準備的新房子去了。紫鵑聽了,發了一會兒呆,忽想起黛玉這時還不知是死是活,寶玉却正要娶親,傷心欲絕,不禁兩淚汪汪,跑回去看黛玉。紫鵑趕忙進去一看時,只見黛玉肝火上炎,兩眼紅赤,感覺不妥,便叫了黛玉的奶媽王奶奶來。王奶奶一看,便大哭起來。沒想到王奶奶年紀雖大,竟是個沒主意的人,這一哭反倒把紫鵑弄得心裡七上八下的。這時紫鵑忽然想到今日寶玉要娶親,守寡霜居的李紈(寶玉大嫂)必然要迴避而有空,況且大觀園中諸事一向是李紈在料理,所以就打發人去請她來。後續情況原文如下:
 
李紈正在那裡給賈蘭改詩,冒冒失失的見一個ㄚ頭進來回說:「大奶奶,只怕林姑娘好不了,那裡都哭了呢。」李紈聽了,嚇了一大跳,也不及問了,連忙站起身來便走,素雲、碧月跟着,一頭走着,一頭落淚,想着:「姊妹在一處一場,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雙,惟有青女、素娥可以彷彿一二,竟這樣小小的年紀,就作了北邙鄉女!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一頭想着,已到瀟湘館門口。……連忙三步五步走進屋子裡來。……看時,那黛玉已不能言。李紈輕輕叫了兩聲,黛玉却還微微的開眼,似有知識之狀,但只眼皮嘴唇微有動意,口內尚有出入之息,却要一句話一點淚也沒有了。李紈回身見紫鵑不在跟前,便問雪雁。雪雁道:「他在外頭屋裡呢。」李紈連忙出來,只見紫鵑在外間空床上躺着,顏色青黃,閉了眼只管流淚,那鼻涕眼淚把一個砌花錦邊的褥子已濕了碗大的一片。李紈連忙喚他,那紫鵑才慢慢的睜開眼欠身起來。李紈道:「儍ㄚ頭,這是什麼時候,且只顧哭你的!林姑娘的衣衾還不拿出來給他換上,還等多早晚呢。難道他個女孩兒家,你還叫他赤身露體精着來光着去嗎!」紫鵑聽了這句話,一發止不住痛哭起來。李紈也一面哭,一面着急,一面拭淚,一面拍着紫鵑的肩膀說:「好孩子,你把我的心都哭亂了,快着收拾他的東西罷,再遲一會子就了不得了。」(第九十七回)
 
當天晚上,那邊寶玉正在娶寶釵,這邊黛玉則病重身亡。有關黛玉臨終的最後情況,原文描寫如下:
却說寶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暈過去,却心頭口中一絲微氣不斷,把個李紈和紫鵑哭的死去活來。到了晚間,黛玉却又緩過來了,微微睜開眼,似有要水要湯的光景。此時雪雁已去,只有紫鵑和李紈在旁。紫鵑便端了一盞桂圓湯和的梨汁,用小銀匙灌了兩三匙。黛玉閉着眼靜養了一會子,覺得心裡似明似暗的。此時李紈見黛玉略緩,明知是迴光返照的光景,却料着還有一半天的耐頭,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這裡黛玉睜眼一看,只有紫鵑和奶媽並幾個小ㄚ頭在那裡,便一手攥了紫鵑的手,使着勁說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伏侍我幾年,我原指望咱們兩個總在一起,不想我……」說着,又喘了一會子,閉了眼歇着。紫鵑見他攥着不肯鬆手,自己也不敢挪動,看他的光景比早半天好些,只當還可以回轉,聽了這話,又寒了半截。半天,黛玉又說道:「妹妹,我這裡並沒親人。我的身子是乾淨的,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說到這裡,又閉了眼不言語了。那手却漸漸緊了,喘成一處,只是出氣大入氣小,已經促急的很了。
 
紫鵑忙了,連忙叫人請李紈,可巧探春來了。紫鵑見了,忙悄悄的說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罷。」說着,淚如雨下。探春過來,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鵑正哭着叫人端水來給黛玉擦洗,李紈趕忙進來了。三個人才見了,不及說話,剛擦着,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紫鵑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漸漸的冷了。探春、李紈叫人亂着攏頭穿衣,只見黛玉兩眼一翻,嗚呼,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當時黛玉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紫鵑等都大哭起來。李紈、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憐,也便傷心痛哭。因瀟湘館離新房子甚遠,所以那邊並沒聽見。一時大家痛哭了一陣,只聽得遠遠一陣音樂之聲,側耳一聽,却又沒有了。探春、李紈走出院外再聽時,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凄凉冷淡!一時叫了林之孝家的過來,將黛玉停放畢,派人看守,等明早去回鳳姐。(第九十八回上半回「苦絳株魂歸離恨天」)
 
林黛玉死後隔天,先報知鳳姐,鳳姐過來看後,回去就稟告賈母和王夫人。賈母、王夫人聽了,都嚇一大跳,極為傷痛,尤其賈母更是眼淚交流說道:「是我弄壞了他了。但只是這ㄚ頭也忒儍氣!」為了彌補對黛玉的虧欠,照王夫人的建議,決定「葬禮上要上等的發送」,並按照黛玉臨終時的囑咐,要將她的靈柩送回南方故鄉。至於寶玉方面,因恐他聽了會受不了,暫時都不敢告訴他黛玉的死訊。幾天後賈母因寶釵問及黛玉的病況,又忍不住傷心得流淚不止,才告訴她說:「你林妹妹沒了兩三天了,就是娶你的那個時辰死的。」寶釵聽了,也不敢造次就馬上告知寶玉,直等到她回九(婚後第九天回娘家)過後,心想寶玉的病實因黛玉而起,失玉是其次,如今長痛不如短痛,為了永絕寶玉對黛玉的思念,以促使他神魂歸一,病才容易療治,更可以促進她和寶玉間的夫妻感情,於是趁寶玉不顧自己病重,而吵著要去探視黛玉病情的時機,寶釵便索性對他說:「實告訴你說罷,那兩日你不知人事的時候,林妹妹已經亡故了。」寶玉聽了,放聲大哭,慟倒在床上,竟作了一個夢,原文如下:
 
寶玉聽了,不禁放聲大哭,倒在床上。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心中正自恍惚,只見眼前好像有人走來,寶玉茫然問道:「借問此是何處?」那人道:「此陰司泉路。你壽未終,何故至此?」寶玉道:「適聞有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誰?」寶玉道:「姑蘇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為氣,生前聚之,死則散焉。常人尚無可尋訪,何況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罷。」寶玉聽了,呆了半晌道:「既云死者散也,又如何有這個陰司呢?」那人冷笑道:「那陰司說有便有,說無就無。皆為世俗溺於生死之說,設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祿未終自行夭折,或嗜淫欲尚氣逞凶無故自隕者,特設此地獄,囚其魂魄,受無邊的苦,以償生前之罪。如尋黛玉,是無故自陷也。且黛玉已歸太虛幻境,如若有心尋訪,潛心修養,自然有時相見。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陰司,除父母外,欲圖一見黛玉,終不能矣。」那人說畢,袖中取出一石,向寶玉心口擲來。寶玉聽了這話,又被這石子打着心窩,嚇的急欲回家,只恨迷了道路。正在躊躇,忽聽那邊有人喚他。回首看時,不是別人,正是賈母、王夫人、寶釵、襲人等圍繞哭泣叫着。自己仍舊躺在床上。見案上紅燈,窗前皓月,依然錦繡叢中,繁華世界。定神一想,原來竟是一場大夢。 (第九十八回上半回「苦絳株魂歸離恨天」)
 
寶玉知道黛玉已死而大慟過後,果然如寶釵所料,病勢一天好過一天,但是他對黛玉的痴心總不能釋解,必要親自去哭她一場,以略盡情意,因此就吵著要去,賈母、寶釵等拗不過他,只好陪同他去瀟湘館。賈母先到,一見黛玉靈柩,就哭得淚乾氣絕。「寶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來到這裡,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從前何等親密,今日死別,怎不更加傷感。衆人原恐寶玉病後過哀,都來勸解,寶玉已經哭得死去活來,大家攙扶歇息。其餘隨來的,如寶釵,俱極痛哭。」隨後寶玉又問紫鵑黛玉臨死有何話說,紫鵑「便將林姑娘怎麼復病,怎麼燒毀帕子,焚化詩稿,並將臨死說的話,一一的都告訴了。寶玉又哭得氣噎喉乾。」然後寶玉就隨賈母回去了(第九十八回下半回「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寶玉在哭弔過黛玉之後,心裡比較釋懷,所以不但痴呆病逐漸痊癒,而且漸漸地將愛慕黛玉的心略移到寶釵身上,後來還認真讀書要參加科舉考試。話雖如此,寶玉內心深處對黛玉還是不能真正忘懷念。一年後,賈母為寶釵作生日,大家喝酒行令,用令盆骰子擲曲牌名賭輸贏酒。輪到李紈時,擲出的是「十二金釵」,寶玉一看就聯想到「金陵十二釵」,又想到這時金陵十二金釵已死散大半,尤其是「不見了黛玉,一時按捺不住,眼淚便要下。恐人看見,便說身上躁的很,脫脫衣服去,掛了籌出席去了。」寶玉於是就出去散心,不覺走進大觀園,只見滿目淒涼,花木枯萎,遠遠望見一叢竹林,倒還青葱茂盛,心想那可不是黛玉原住的瀟湘館嘛麼!這又燃起他對黛玉的思念,於是就加快腳步走向瀟湘館。及走近瀟湘館,寶玉「似有所見,如有所聞」,因而站住,懷疑地問跟來的襲人說:「瀟湘館倒有人住着麼?」襲人說:「大約沒有人罷。」寶玉說:「我明明聽見有人在內哭泣,怎麼沒有人!」襲人說是他往常來時常聽見黛玉傷心哭泣,如今自己疑心所致。寶玉不信,還要去聽。這時婆子趕上來勸說:「二爺快回去罷。天已晚了,別處我們還敢走走,只是這裡路又隱僻,又聽得人說這裡林姑娘死後常聽見有哭聲,所以人都不敢走的。」「寶玉、襲人聽說,都吃了一驚。寶玉道:『可不是。』說着,便滴下淚來,說:『林妹妹,林妹妹,好好兒的我害了你了!你別怨我,只是父母作主,並不是我負心。』愈說愈痛,便大哭起來。」 (第一○八回下半回「死纏綿瀟湘聞鬼哭」)。回去之後,寶釵和襲人為了讓寶玉能對黛玉斷念,兩人閒話時,寶玉在外間,寶釵故意說黛玉既已仙去,就不肯再留在濁世雜混,只是人自己疑心,才招些邪魔外祟來纏繞;襲人知道寶釵是故意說給寶玉聽的,就配合說道:「若說林姑娘魂靈兒還在園裡,我們也算好的,怎麼不曾夢見了一次。」寶玉聽了,心下細想道:「果然也奇。我知道林妹妹死了,那一日不想幾遍,怎麼從沒夢過。想是他到天上去了,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兒。我就在外間睡着,或者我從園裡(哭弔)回來,他知道我的實心,肯與我夢裡一見。我必要問他實在那裡去了,我也時常祭奠。若是果然不理我這濁物,竟無一夢,我便不想他了。」於是決定這天晚上就在外間睡覺,以候黛玉芳魂來入夢。寶玉因而叫襲人等在外間另鋪一副被褥,支開婆子們,「暗暗的祝禱了幾句,便睡下去,欲與神交。」豈知一夜安眠,直到天亮,並沒有夢,寶玉嘆口氣道:「正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到了次日晚上,寶玉心想昨夜黛玉不來入夢,「或者他已成仙,所以不肯來見我這種濁人也是有的,不然就是我的性兒太急,也未可知。」因此又向寶釵假說昨晚在外間睡,比在屋裡睡得安穩,而要求還要在外間多睡兩晚。這次寶玉更加虔誠,「端坐在床上,閉目合掌,居然像和尚一樣」。坐了許久才睡下,那知要睡越睡不着,看見伏侍他的新ㄚ頭柳五兒模樣兒有死去的晴雯的影子,「因又將想晴雯的心腸移在五兒身上」。由此寶玉情種的根性發作,和五兒打情罵俏起來,直到五更以後才朦朧睡去,睡到日上三竿醒來,「揉着眼睛,細想昨夜又不曾夢見,可是仙凡路隔了」。如此兩夜,黛玉芳魂不曾來入夢,寶玉總算對黛玉暫時斷念,而把感情轉移到寶釵身上。(第一○九回上半回「候芳魂五兒承錯愛」)。不過,寶玉對黛玉的思慕還是潛藏在心底,潛意識中還是很想探知黛玉芳魂究竟歸宿何處。
 
後來,寶玉痴呆的舊病又復發,神魂失所,不省人事,請大夫來看,竟不肯下藥,急得衆人驚慌失措,正考慮為他預備後事。這時忽然有一個和尚拿了通靈寶玉要來歸還寶玉,以換取一萬賞銀。和尚把通靈寶玉遞交給寶玉,寶玉細看過後,神魂歸位,喝了一碗粥,又吃了一碗飯,神氣漸漸地好過來,便要坐起來。「麝月(ㄚ頭)上去輕輕的扶起,因心裡喜歡,忘了情說道:『真是寶貝,才看見了一會兒就好了。虧的當初沒有砸破。』寶玉聽了這話,神色一變,把玉一撂,身子往後一仰。」又昏死過去。(第一一五回)。原來寶玉魂魄出竅,作了一個奇異的大夢,夢見那送玉的和尚拉了他走到有一座牌樓寫着「真如福地」的地方,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門上寫著「福善禍淫」,走進宮門,有一溜配殿,都有匾額,其中有一間匾額上寫著「引覺情痴」,門半掩半開,心裡正要問那和尚一聲,回過頭來,和尚早已不見了。寶玉便推門進入那間配殿,翻閱了《金陵十二釵正冊》(按為寓示林黛玉、薛寶釵等金陵十二正釵命運的冊子),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按為寓示襲人、晴雯等金陵十二又副釵命運的冊子)。待要往後再看,聽見有人說道:「你又發呆了!林妹妹請你呢。」寶玉聽好似鴛鴦的聲氣,轉頭忽見鴛鴦在門外招手,就趕出來,追逐著鴛鴦在前飄忽的身影,來到一座別有洞天的宮殿,「內有奇花異卉,都也認不明白。惟有白石花闌圍着一棵青草,葉頭上略有紅色,但不知何名草,這樣矜貴。只見微風動處,那青草已搖擺不休,雖說是一枝小草,又無花朶,其嫵媚之態,不禁心動神怡,魂消魄散。」這時看管仙草的仙女出現,寶玉便問道:「神仙姐姐既是那管理仙草的,必然是花神姐姐了。但不知這草有何好處?」那仙女道:「你要知道這草,說起來話長着呢。那草本在靈河岸上,名曰絳珠草。因那時萎敗,幸得一個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得以長生。後來降凡歷劫,還報了灌溉之恩,今返歸真境。所以警幻仙子命我看管,不令蜂纏蝶戀。」寶玉又問她:「……看管芙蓉花的是那位神仙?」那仙女道:「我却不知,除是我主人方曉。」寶玉便問道:「姐姐的主人是誰?」那仙女道:「我主人是瀟湘妃子。」寶玉聽了道:「是了,你不知道這位妃子就是我的表妹林黛玉。」那仙女道:「胡說。此地乃上界神女之所,雖號為瀟湘妃子,並非娥皇女英之輩,何得與凡人有親。你少來混說,瞧着叫力士打你出去。」寶玉正要退出,又聽見有人趕來說道:「裡面叫請神瑛侍者(按即寶玉前身)。」稍後又遇到一個人貌似晴雯,對他說:「……我是奉妃子之命特來請你一會。」於是寶玉便被引領去會見瀟湘妃子(即死後的林黛玉),原文要點如下:
 
正想着,不多時到了一個所在。只見殿宇精緻,彩色輝煌,庭中一叢翠竹,戶外數本蒼松。……那侍女進去不多時,出來說:「請侍者參見。」又有一人捲起珠簾。只見一女子,頭戴花冠,身穿繡服,端坐在內。寶玉略一抬頭,見是黛玉的形容,便不禁的說道:「妹妹在這裏!叫我好想。」那簾外的侍女悄咤道:「這侍者無禮,快快出去。」說猶未了,又見一個侍兒將珠簾放下。寶玉此時欲待進去又不敢,要走又捨不得,待要問明,見那些侍女並不認得,又被驅逐,無奈出來。(第一一六回)
 
由此可見林黛玉死後的歸宿,是上昇天界的「真如福地」的地方。而最後一回描寫甄士隱對賈雨村說:「太虛幻境即是真如福地」。可見「真如福地」就是「太虛幻境」,也就是第一回和第五回所描述的天界中的「太虛幻境」,而它的主人是警幻仙子(或仙姑)。林黛玉死後就歸到天界警幻仙姑的太虛幻境(真如福地)中,成為上界神女,在一座彩色輝煌的精緻殿宇當主人,號為瀟湘妃子,身穿繡服,「頭戴花冠」,又是管仙草仙花之仙女的主人,因此應該就是天界總花神。
 
賈寶玉這次再度夢遊「太虛幻境」,重新翻閱《金陵十二釵》簿冊(按第一次是在第五回),而且見過林黛玉死後化身為瀟湘妃子的天界總花神,已遂了他追尋黛玉死後歸宿的心願,基本上已經澈悟情緣,欲斷塵緣,暗中盤算要離家出走。後來就利用八月科舉鄉試離家赴考之便,拜別母親和妻子寶釵,與侄兒賈蘭同赴考場。再利用考完交卷,走出科舉考場之門的龍門口時,人潮擁擠的機會,甩開賈蘭,去會那個送回通靈寶玉的和尚,隨和尚飄然而去。可見賈寶玉因不能和真心相愛的林黛玉成婚,却被設計和薛寶釵結婚,導致林黛玉的死亡,對賈寶玉刺激極為深重,深感人生乏味,因而斷然拋家棄妻,離家出走。而追求真情不成,痴情女林黛玉殉情而死,痴情男賈寶玉隨後離家出走,正是《紅樓夢》最賺人熱淚,最令人神魂百轉千迴,久久不能自已的核心所在。
 
前面說過就外表小說故事來說,《紅樓夢》或《石頭記》是「大旨談情」的一部書。既是大旨談情,則作者撰寫這部書的目的,必然是要藉由書中的愛情故事,來舒發他自己的愛情觀,而《紅樓夢》的愛情故事極為明顯地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及薛寶釵的三角戀愛故事為主線,可見得這部書或作者所要表達的愛情觀的大旨,必然是包含在書中寶、黛、釵的愛情故事之中。而經過以上對寶、黛、釵的愛情故事的詳細敘述,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瞭解到這個故事的核心內容,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真心相愛,却因社會、家庭環境的阻擾而不能結合,賈寶玉被設計和非真心相愛的薛寶釵結婚,導致寶、黛兩人因追求真情不成,林黛玉殉情而亡,賈寶玉則斷然離家出走。由此可知,這部書或作者所要表達的愛情觀的大旨,就是人性本質男女都渴望追求真情,其渴望之情甚至於達到寧死不惜,或拋親棄妻的程度。另一方面,又批露在當時「男女授受不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教極為嚴厲的環境之下,男女私自追求愛情,稍有不慎,常會遭遇寶、黛兩人如此這般的悲慘後果,藉此警惕當時的世人,私自追求愛情務必戒慎恐懼,且切勿過分痴迷,以免枉送生命。
 
綜觀《紅樓夢》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一生,由於故事設定她前生的絳珠草、絳珠仙子欠了賈寶玉前生的神瑛侍者灌溉甘露之惠,尚未能償還,因而隨神瑛侍者降生人世,誓願「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因此,林黛玉本就是為賈寶玉而降生,為愛他而受盡折磨委屈,不斷流淚,把一生所有的眼淚償還他前生的甘露之惠,直到淚盡而亡的一個命運極度悲慘的悲劇角色。可以說林黛玉是為愛賈寶玉而生,賈寶玉簡直就是她的命,所以她專情如命地只愛賈寶玉,然而賈寶玉却是個由「落墮情根」之「石頭」所轉生的「情種」,是一個泛愛主義者,他雖也真心愛黛玉,但却也兼愛寶釵、湘雲及ㄚ頭等衆多女子,因而使得黛玉一直感覺寶玉的愛情不牢靠,老是「不放心」,因此就造成她多疑善妒,心胸極度狹窄的小性子的性格。更由此而好耍聰明,憑伶牙利嘴,挑人毛病,發洩其內心的妒忌,弄得人際關係不佳,自陷孤高淒涼,多愁多恨,每天「必是自尋煩惱哭一會子,才算完了這一天的事」,弄得原本就怯弱不勝的身體,更加瘦弱不堪,常常顰眉蹙額,哭哭啼啼,十足一副身心嚴重病態美人的形象,所以很多讀者,尤其是現代的讀者,都不太喜歡林黛玉,認為談個戀愛,嫉東恨西,哭哭啼啼,還弄得一身病懨懨的,實在是太過陰鬱,太過變態了。但是試問世間女子,凡是談戀愛的,如果專情真心愛一男人,而這個男人却不專情於妳一人,而同時又對衆多女子示愛調情,又有誰不妒嫉心油然而生,恨東嫉西,多愁深憂,傷心流淚的呢?因此,有更多紅迷讀者,尤其是傳統社會婦女的讀者,都深受林黛玉的感動,隨着林黛玉的悲哭而悲哭,百讀不厭,甚至有供奉林黛玉神主牌膜拜的。蓋《紅樓夢》寫林黛玉,正是將女性都渴望追求一分真情,真情所至,就想獨佔,情人眼中揉不得一粒細砂,遇對方不專情時,妒恨油然而生,善忌多愁,鬱抑難解,堆愁成淚,及至真情不遂,甚至於殉情捨命而不惜的這種追求真情的人性本質,不但描繪得淋漓盡致,而且以誇張的情節將之凸顯到令人震撼的極至,此林黛玉的悲劇所以震撼人心,而《紅樓夢》所以為不朽的情書也。
 
因為《紅樓夢》或《石頭記》的外表故事,是一部「大旨談情」的愛情小說,所以在原始版本的《石頭記》的末尾,作者特別列有一份叫做「警幻情榜」的情榜。這份情榜大約是將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等「金陵十二釵」等最重要的角色,每個人都以簡短的「某某情」兩三個字,來概括總評這個人一生的心性行為。可惜《紅樓夢》、《石頭記》的原始版本迄今仍未發現,這份「警幻情榜」的全貌究竟是如何,無從得知,只有在已發現的幾種相對較早的古本《石頭記》(﹝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的脂批中,批注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情榜,賈寶玉為「情不情」,林黛玉「情情」。在第八回下半回「賈寶玉大醉絳芸軒」中,對於寶玉酒醉擲杯一段的故事,﹝甲戌本﹞脂批眉批說:
按警幻情講(榜),寶玉係「情不情」。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貼。
另外在第十九回上半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中,針對寶玉說「沒的我們這種濁物倒生在這裡」一段話,﹝己卯本﹞、﹝庚辰本﹞等有脂批評注說:
這是寶玉意中心中確實之念,非前勉強之詞,所以謂今古未(有)之一人耳。……後觀「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評自在評痴之上,亦屬囫圇不解,妙甚。
由這兩則寶貴的脂批,才能得知《紅樓夢》或《石頭記》末尾原來有一份「警幻情榜」,而其中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評語是賈寶玉「情不情」,林黛玉「情情」。
這麼簡短到只有兩三字的「情不情」和「情情」究竟是什麼意思,實在令人費解。所幸,脂批對寶玉「情不情」已有註解說:「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貼。」可見「情不情」的「不情」,是指「凡世間之無知無識」的人,也就是指「凡是世間中不知道不認識」的人,也就是不相識沒有情緣關係的人。而「情不情」的「情」字,是指「有一痴情去体貼」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情」字,是當作動詞,是對人「痴情」、「用情」、「有情」、「体貼」、「關愛」等意思。因此所謂「寶玉情不情」,就是總評賈寶玉的愛情、人情等情的性格作風,是「對於凡是世間中原本不知道不認識、沒有情緣的人,他都具有一份痴情去体貼關愛他(她)們。」也就是說賈寶玉的愛情觀、人情觀是一個泛愛主義者,即使是原本不知道不認識、沒有情緣關係的人,他都會痴情去体貼關愛他(她)們。而這在愛情方面來講,泛愛就幾乎等於濫情,因為愛情講究的是專一,所以警幻情榜總評「寶玉情不情」,正好合乎書中第五回所描寫的賈寶玉是「情種」的情況。根據以上脂批對「情不情」的意義,所謂黛玉「情情」的意義,也就不難理解了。「情情」的第一個「情」字是動詞,是對人「痴情」、「用情」、「有情」的意思。「情情」的第二個「情」字是名詞,是「不情」的相反詞,也就是彼此相識有情的人。因此,警幻情榜總評「黛玉情情」,就是總評林黛玉的愛情、人情等情的性格作風,只是痴情、用情、有情於彼此相識有情的人,換句話說是評論林黛玉的愛情觀是只專情於有愛情的人,更簡單說是評論林黛玉是愛情專一的人。
 
再來探看以上林黛玉情情還淚、淚盡殉情而亡的愛情故事,究竟暗寫些什麼歷史真事。按林黛玉視賈寶玉如同她自己的生命一般,情情專一地痴戀著賈寶玉一人,無論如何百般挫折,萬般委屈流淚,都務必要爭取到與賈寶玉結婚的情節。其實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國力衰降的末期明朝、復明勢力或其領袖人物,視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再怎麼千辛萬苦,挫折戰敗,流血流淚,都是屢敗屢戰,專心一意務必爭取到與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而與皇帝寶位如同男女結成夫妻一般地結合成一體的歷史事跡。至於賈寶玉「情不情」,在愛情、人情上是一個泛愛主義者,甚至是濫情的「情種」,是「對於凡是世間中原本不知道不認識、沒有情緣的人,他都具有一份痴情去体貼關愛他(她)們」。這其實是暗寫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天命,對任何人都一視平等,只要擁有勢力有能力取得天下的人,它都給予關愛的眼神。又是暗寫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或藩王等帝王人物,對於各方勢力都一視同仁,極力關懷拉攏,以鞏固自己政權的情況。另外尤其更是暗寫賈寶玉影射的當時具有舉足輕重勢力的王侯人物吳三桂,對於「凡(漢人)世間之無(不)知無(不)識(的關外滿清),彼俱(他都)有一痴情去体貼(關愛)」,因而引清兵入關取得天下,投降關愛滿清的歷史事跡。
 
至於林黛玉因賈寶玉泛愛不專情,一直對寶玉的愛情「不放心」,養成多疑善妒的小性子性格,對有可能搶走寶玉的人,常尖銳地明諷暗刺,弄得人際關係不佳,自陷孤高淒涼,多愁多恨,終日惶惶不安,常常傷心哭啼,弄得原本就怯弱不勝的身體,更加瘦弱不堪,病入膏肓等的種種情節。大體上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國力衰降的末期明朝、復明勢力或其領袖人物,因為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不完全只眷戀明朝,也眷顧其他有可能取得天下的勢力(如滿清、李自成、吳三桂等),皇帝寶位不穩固,岌岌可危,想要獨佔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就發展出極度心胸狹小的小性子性格,不准他人染指寶玉影射的皇帝寶位,對於那些想要奪取寶玉影射的皇帝寶位的各方勢力,尤其是薛寶釵影射的滿清和史湘雲影射的李自成,都會不假辭色地加以譴責征討,甚至於對於那些對明朝不夠忠誠,或有可能倒向敵方的勢力,都是採取嚴厲懲治手段,懷柔拉攏手段不夠高明,因此就弄得與各方勢力關係不洽,更顯孤高無助,就越發多愁多恨,終日惶惶不安,屢戰屢敗,流血流淚,領土越縮越小,就好像人的身體越來越瘦弱不堪的歷史事跡。
 
至於林黛玉鍥而不捨爭取賈寶玉的愛情,却一路遭受挫折而經常傷心流淚,及至聽到寶玉和寶釵成親的消息時,已將一生所有的眼淚流盡,償還賈寶玉前生灌溉甘露之惠,再無淚可流,而轉劇為喘嗽吐血,焚燬與寶玉愛情信物的兩條題詩手帕,斬斷與寶玉的情緣,臨死時說道:「我的身子是乾淨的。」並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便渾身冷汗,兩眼一翻,殉真情而亡。而「當時黛玉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一時大家痛哭了一陣,只聽得遠遠一陣音樂之聲,側耳一聽,却又沒有了」等這些故事情節。大體上這些情節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國力衰降的末期明朝、復明勢力或其領袖人物,鍥而不捨地爭取擁有賈寶玉影射的天下皇帝寶位,却一路遭受挫折,屢屢戰敗,軍民大量犧牲,流血流淚,哀鴻遍野,仍然奮戰不懈,力求保住天下皇帝寶位。及至到了台灣鄭經延平王朝等復明勢力與吳三桂等三藩聯合反清時期,原本吳三桂是標榜要恢復明朝,但是後來原雲南藩王的吳三桂(薛寶釵)却改變為自建周王朝稱皇帝(賈寶玉) (按吳三桂登上皇帝寶位等於賈寶玉影射的皇帝寶位和薛寶釵影射的原雲南藩王的吳三桂猶如結婚般地結合在一起,亦即寶玉娶寶釵結成夫妻一體)。這時林黛玉影射的復明勢力或其領袖人物獲悉這個消息時,復明希望已經破滅,長久以來以誓死奮戰反清復明,犧牲生命,流血流淚,來償還賈寶玉前生神瑛侍者所影射的吳三桂和滿清的聯軍,從前入關驅滅攻佔北京的李自成軍,使得林黛玉前生絳珠草影射的衰降的朱明王朝,得以在南方重建南明王朝而久延歲月的假慈悲的甘露之惠,至此吳三桂既自立稱帝,無從再奮戰,血淚奮戰反清將告終,猶如一個人已經流盡所有眼淚,轉劇為喘嗽吐血,即將死亡,故而這時黛玉復明勢力(主要是指大陸地區者)毀棄與寶玉吳三桂間猶如愛情信物之題詩手帕的盟約,斬斷與寶玉吳三桂的情緣,滅亡前復明勢力申明說:「我的身子是一直乾乾淨淨堅持反清復明的(沒有附和寶玉吳三桂搞自立稱帝)。」並嘶聲呼叫道:「寶玉吳三桂,寶玉吳三桂,你好(狠心啊!竟然毀約背棄明朝而自立稱帝)……」於是黛玉明朝(指大陸地區者)就猶如一個人渾身冷汗,兩眼一翻,為堅守反清復明的真情而殉節滅亡。而「當時黛玉明朝(指大陸地區者)氣絕無望時,正是寶玉影射的反清聯盟皇帝寶位選取寶釵影射的原雲南藩王的吳三桂(即吳三桂登上皇帝寶位,亦即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一時擁護黛玉明朝的大衆,對於吳三桂自立稱帝導致黛玉明朝氣絕死亡,痛哭了一陣,只聽得遠遠在福建一帶有一陣黛玉明朝亡後的音樂之聲(按寓指鄭經勢力在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自立稱帝之後,仍在福建沿海一帶反清復明,猶如明朝的餘音),側耳一聽,却又沒有了(按寓指鄭經勢力在抗清一陣後,於康熙十九年戰敗撤回台灣而沒有聲響了) 。」大致上暗寫這些歷史事跡。
 
至於寶玉初聽寶釵說黛玉已經亡故,放聲大哭,慟倒在床上,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到陰司地獄尋訪林黛玉,遇到一個人,就向他請問黛玉的下落,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為氣,生前聚之,死則散焉。常人尚無可尋訪,何況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罷。」這一小節故事之中的「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其實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末期明朝或其領袖人物,還生存活著的時候,是有不同的王朝或領袖人物,所以死後是不同的鬼魂,既已死亡就無魂無魄,無處尋訪了。由此可見《紅樓夢》中的名號林黛玉,是影射不同的王朝或領袖人物,由此再推而廣之,其他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的名號,也都不單只影射一個固定對象,這是研究或理解《紅樓夢》最基本的認識,捨此就無從破解出《紅樓夢》的真相,也無從品味到《紅樓夢》的真妙意。
 
至於林黛玉死後,她原來住的瀟湘館常聽見有哭聲,寶玉再度進入大觀園,走近瀟湘館時親自聽見,痛哭流淚說:「林妹妹,林妹妹,好好兒的我害了你了!你別怨我,只是父母作主,並不是我負心。」以及黛玉死後靈魂歸到上界神女警幻仙子(姑)之所的「真如福地」,也就是第一回和第五回所描述的天界中的「太虛幻境」,住在一座殿宇精緻,彩色輝煌的宮殿裡,號為瀟湘妃子,身穿繡服,「頭戴花冠」,又是管仙草仙花之仙女的主人,應就是天界總花神等故事情節。這些大體上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末期明朝因吳三桂自立稱帝而復明希望破滅之後,瀟湘館所寓指的擁護明朝的陣營群衆中,常常有人惋惜哭泣,而寶玉影射的吳世璠大周王朝(此時吳三桂已病亡由孫子吳世璠繼承)已走向敗亡之路,看到這種情況,深感當初吳三桂自立稱帝不但致使復明勢力潰亡,而且也使得大周王朝失去心思復明之廣大漢人的支持,陷入潰敗之局,故而感傷得痛哭流淚,愧疚後悔不已的情況。到了台灣鄭克塽延平王朝也戰敗降清,明朝完全滅亡之後,黛玉影射的明朝勢力整個歸併入清朝,也就是「太虛幻境」所寓指的「大清換髮換朝的國境」,很多原明朝的漢臣也都進入滿清朝廷當官,有人當了很高的官位,官邸精緻輝煌似宮殿,其中有人心中仍懷抱有復明思想,暗暗進行華夏漢人復興工作,好像「頭戴花(華)冠」所寓指的「頭戴華夏冠帽」一樣,其中的領袖人物好像舜帝的二妃瀟湘妃子娥皇女英懷念哭泣舜帝,眼淚灑竹成斑似的,哭泣懷念、矢志復興舜帝傳承下來的華夏民族,號為瀟湘妃子,是衆多暗中看管復興華夏民族工作的漢人小領袖的主人(管仙草仙花之仙女的主人) 、總精神領袖(可稱為總花神),潛藏在滿清朝廷中默默進行復興華夏、明朝的工作。簡言之,是暗寫林黛玉影射的明朝滅亡之後,反清復明的運動由明轉暗,潛藏在滿清政府之內秘密推動進行的新情勢。正因為反清復明的思想和行動仍然潛藏在滿清政府中秘密傳播推展,所以後來滿清大興文字獄,以撲滅反清復明的思想,另一方面漢人反清復明的行動也不斷興起,大陸各地屢屢有擁護朱三太子的反清復明義舉,在台灣更有規模盛大的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可惜都被滿清一一撲滅,然而反清復漢運動仍然不絕如縷。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太平天國革命,幾乎攻佔滿清南部的半壁江山,可惜在滿清再度巧施以漢制漢的故計之下,利用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把它消滅了,然而十幾年的大戰亂也已經動搖了清朝國本。三十年後,孫文(中山)創立興中會,展開排滿復漢的國民革命,經過數十的奮鬥終於推翻滿清,恢復中華,建立中華民國,《紅樓夢》所寄寓的反清復漢思想、運動才終告完成。
 
大體上明朝被滿清滅亡之後,漢族在被滿清統治的痛苦無奈情況下,採取上下兩種途徑秘密進行反清復漢的奮鬥,其一是針對上層社會的漢人士大夫高級知識份子,利用《紅樓夢》以外表愛情小說故事暗寫明朝漢族被滿清滅亡的歷史,來秘密傳播反清復漢的民族意識。其二是針對社會底層的販夫走卒之屬,創立洪門,吸收會員組成同業團結互助的各種會黨,如天地會、三合會、哥老會等等,再對會員暗中灌輸反清復漢的民族意識或行動。以實際的效果來觀察,針對上層社會知識份子的《紅樓夢》,雖然曾被滿清政府懷疑其中隱含有污蔑、詬病滿清的悖逆內容,而被滿清政府假借誨淫之書的名目加以嚴禁,然而在實際歷史記載中,並沒有證據顯示有人因為閱讀《紅樓夢》,而憎惡滿清,乃至產生反清復漢的意識,因而發起悖逆滿清,或反清復漢的行動。因此,以《紅樓夢》啟發上層漢人知識份子反清復漢的民族意識或行動,並沒有發生實際效果,可以說是失敗的。推求其中原因可能是由於深知《紅樓夢》內情的脂批被刪除,以致於讀者無從了解《紅樓夢》故事背後是暗寫明朝漢族亡於滿清,提倡反清復漢的小說式歷史書。然而在針對下層社會,以洪門會黨吸收會員,激發反清復漢的民族意識或行動方面,却是發揮極大作用。不但早期許多屢仆屢起的反清復漢運動,如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等,都是與洪門天地會等會黨密切相關。而且中後期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反清革命,也是洪門天地會等會黨參與發起的。最後推翻滿清的孫中山國民革命,衆所週知,更是倚賴著洪門三合會、致公堂、哥老會等會黨成員為基礎群衆,才得以成功的。雖然如此,但不論如何,孫中山倚賴洪門會黨,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恢復華夏、漢族統治的天下,畢竟還是完成《紅樓夢》所寄寓的反清復漢的理想,使得華夏、漢族復興了,換句話說就是孫中山革命,使得林黛玉(明朝、漢族、華夏)復活了。
 
【新三才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新遠
 
 
(編者:新三才網站感謝紅學大師南佳人先生,自2011年起至2014年3月間為新三才撰寫特稿《漫步紅樓,探祕紅樓》26篇計20多萬字。
南佳人先生被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冠甫譽為「較紅學博士,更具博士資格;較紅學專家,更富專業精神;來日還會比紅學教授更為權威,而且更享有國際高知名度。」。其八十六萬多字的系列著作《紅樓夢真相大發現》更被譽為「歷來考證《紅樓夢》真相的空前之作,將與紅學同享其不朽」,是「百代紅學允獨步」的「驚世創獲」。)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