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 楚鸞編譯】大自然賦予人類美麗的風光,讓人們在其中生活,但是人卻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也摧毀了不少地方,有許多美景是再也看不見了。譬如,在一個得天獨厚的,保存了許多古文明瑰寶的地區,卻正是近年來衝突最嚴重的地區。以下是19個在戰火中被毀掉的文明古蹟。
伊拉克,薩邁拉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Samarra, Iraq): 他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建於公元9世紀,位於巴格達以北的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畔。在清真寺圍牆的西北,有一個宣禮塔「瑪爾威亞塔」(Malwiya Tower),塔高52米,如要到達塔頂,需環繞著螺旋形的樓梯步行而上。它也是伊拉克紙鈔上的圖案之一。2005年4月1日,此塔頂和四周的牆壁受到轟炸破壞,據稱是要防止美軍把它作軍事瞭望台。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The Buddhas of Bamyan, Afghanistan): 這是一個佛教國家在戰火蹂躪下,世界文明遺產遭到損毀最壯觀的一個,其中最高的佛像高53米,其餘也有35米的高度,雕像歷經1500多年。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政權以禁止異教為由,用炸藥加以摧毀。

敘利亞,布斯拉古城(The ancient city of Bosra, Syria): 2500年以來,一直有人居住在這一個曾經是羅馬人的「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古城中心有一個宏偉的古羅馬劇場,可溯及到西元第二個世紀。目前,考古學家們說此古城在戰火中,受到迫擊砲攻擊,古城損毀嚴重。

敘利亞,阿勒頗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 of Aleppo, Syria): 始建於公元715年的倭馬亞(Umayyad)王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名列聯合國世界文明遺產之一。2013年,它在敘利亞內戰中,被夷為平地。

敘利亞,哈馬水車(Norias of Hama, Syria): 此水車上的水輪直徑達20米,已出現在公元5世紀的記載中,見證了早期灌溉系統的巧工。至今尚存17部木製水車,並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文物專員表示,已有幾部水車在2014年8月間被焚毀。

敘利亞,阿勒頗城堡(Citadel of Aleppo, Syria): 此要塞歷史逾四千年,從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起,經歷過羅馬、蒙古、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它從16世紀以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是敘利亞最受歡迎的世界文明遺產之一。但是,該城堡在近年的戰事中被移作軍事基地,因此若干個歷史性建築物已遭摧毀。

敘利亞,阿勒頗市集(Aleppo Souk, Syria): 在老城區,這個屋頂有加蓋的市場是一個著名的買賣中心,有該地區最精緻的產品,如麵料、食物、配件等等。不過,激烈的戰火已讓這個古老的建築面目全非,難以辨認。

敘利亞,爾祖爾橋(Deir Ez-zor bridge, Syria): 這個法示吊橋,始建於1927年。它很熱門,因為位居俯瞰幼發拉底河的制高點。在战争中,它是城市的主要補給線,在戰火砲擊中倒塌。

伊拉克,尼姆魯德古城(Nimrud, Iraq): 這個位於尼尼微省的亚述王国遗址,是伊拉克的文明瑰寶,包括雕像、紀念碑和珠寶。在2003年後屡遭劫掠,許多珍藏甚至流落國外的博物館。

敘利亞,騎士堡(Crac des Chevaliers, Syria): 騎士堡是一座堅固的十字軍城堡,從11世紀以來,歷經數百年的戰火與天災而未倒塌。它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重要的一個中世紀城堡。在2006年成為世界遺產。在2013年,叛軍占領期間,城牆受到嚴重的空襲和炮擊嚴重受損。

伊拉克,約拿墓(Jonah's Tomb, Iraq): 據稱是《聖經》先知約拿的安息之地,可上溯至公元前8世紀,對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心目中的聖地。在2014年,它被恐怖组织ISIS在清剿叛教者的行動中,予以徹底炸毀。

敘利亞,哈立德·伊本·瓦利德清真寺(Khaled Ibn Walid Mosque, Syria): 敘利亞最著名的、具有奧斯曼帝國風格,屋頂與牆壁有著強烈的明暗對比的哈立德·伊本·瓦利德清真寺,位於敘利亞的霍姆斯(Homs),本身就是一個衝突地帶。在戰火中,神聖的陵墓已經被徹底摧毀,內飾遭到焚燬。

敘利亞,巴爾米拉(Palmyra, Syria):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敘利亞沙漠綠洲”的這個城市,可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巴爾米拉已經在戰火中遭到洗劫。

敘利亞,亞美尼亞大屠殺博物館(Armenian genocide museum, Deir Ez-zor, Syria): 此博物館為紀念在1915年和1923年之間被屠殺的150萬人,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像朝聖者一般來到代爾祖爾致哀。這裡有教堂、博物館和終年不熄的火。在2014年,已遭ISIS摧毀。

利比亞,昔蘭尼(Cyrene, Libya): 這是希臘人和羅馬人很重要的一個城市,始建於公元前630年。昔蘭尼也和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太陽神阿波羅的新娘)齊名。利比亞的昔蘭尼遺址在利比亞革命之後,大片土地已被推土機夷平,包括结构繁杂的墓地。

埃及,開羅,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 Cairo, Egypt): 此館擁有超過10萬件的收藏品,涵蓋了伊斯蘭歷史的全部。始建於1881年,近年來斥資數百萬美元,費時8年進行翻修。重新開幕後不久,一枚汽車炸彈攻擊附近的警察大樓,此博物館也受到災難性的破壞,並且被迫再度關閉。

巴基斯坦,真納故宅(Quaid e Azam residency, Ziarat, Pakistan): 擁有121年歷史的優雅的木造建築,是巴基斯坦首任總督真納(Muhammed Ali Jinnah)晚年的住所。在2013年,此住宅被分裂主義集團用火箭彈襲擊,幾乎全毀。

加沙,奧馬里清真寺(Al-Omari Mosque, Jabalya, Gaza): 在中東,加沙(Gaza)的賈巴利亞(Jabalya)老城中心的奧馬里清真寺,可以上溯到馬穆魯克時代(Mamluk Era)。其牆壁、圓頂和屋頂,連同許多其他的歷史建築,也都遭到以色列的空襲而毀損。

黎巴嫩,老貝魯特(Old Beirut, Lebanon): 15年的黎巴嫩與以色列的衝突不止,讓這個素有「中東的巴黎」美譽的老貝魯特蒙塵。原本充滿奧斯曼帝國、法式建築、裝飾藝術風格而受到保護的古建物1200處,在戰火中,僅存400處左右。
(责任编辑:汪水)
(文章来源: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