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教育星空育才有道

計算機編程成為美國中小學熱門課程(圖)

汪水

2015年2月20日

AA

汪水

2015年2月20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2月20日

汪水

2015年2月20日

汪水


在加州米爾谷的編程活動上,12歲的伊姆蘭•哈利克在幫助他的弟弟,7歲的法爾漢(左)以及6歲的艾丹•布朗。

 

【新三才訊】2014年4月,在美國加州米爾谷(MILL VALLEY)的一場編程活動上,17歲的小學2年級學生喬丹•萊爾(Jordan Lisle)和家人參加了這一場人滿為患的課外活動,該活動旨在為學生培養一個新愛好:計算機編程。

「我有點擔心他會落在別人後面,」他的母親溫迪•萊爾(Wendy Lisle)說,這是他們報名參加斯特羅伯里波因特小學(Strawberry Point Elementary School)這個輔導班的原因。

一場全美國計算機編程教育運動正在不斷擴大,此次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據Code.org網站,自2013年12月以來,從幼兒園到12年級,共有2萬名老師開設了編程課。Code.org是一家由科技行業支持的組織,提供免費的課程。除此之外,大約30個校區已經同意在秋季增設編程課,主要是高中,但也包括低年級。9個州的決策者已經開始給計算機科學課設定與數學和理科等基礎課程相同的學分,不再將其作為選修課來對待。

相關的課外活動也在開展,比如在米爾谷的這次活動。活動中,從幼兒園到5年級的90個學生和70名家長圍在計算機旁,通過動畫智力遊戲來學習計算機邏輯的基本知識。

這是計算機科學教育的一個顯著改變,幾十年來,計算機科學一直受到冷遇,地位與木工課等職業技能課程相差無幾。但如今,智能手機和應用程序無處不在,軟件工程方面的就業機會炙手可熱。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尤其是居住在科技走廊核心地帶的家長——編程不像是一種課外活動,更像是一種基本的生存技能,說不定哪天可能讓你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甚至一夕暴富。

編程教學的普及雖然剛剛開始,卻呈現出「前所未有之勢——教育領域從未有過如此迅速的行動」,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教育和計算機科學教授埃利奧特•索洛韋(Elliot Soloway)說。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現象,可能會激發學生們培養新的愛好,或許就像學習青蛙解剖可能會讓更多孩子立志成為外科醫生和生物學家那樣。

不過,一些人也對讓兒童過早接觸編程的做法發出警告。目前還不清楚,在小學講授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知識是否會對未來的工作有幫助,也不清楚這能否培養學生總體上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索洛韋說,尤其是對年幼的兒童來說,這種活動更像是視頻遊戲——比模擬槍戰高級一些,但不太可能學會真正的編程技能。

一些教育專家對這個行業的大舉投入表示擔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及其創始人,包括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berg),已經為Code.org投資了大約1000萬美元(約合6255萬人民幣)。Code.org提供資金培訓高中老師,讓他們能夠講授更高級的課程,此外,對於年齡更小的學生,該組織還開發了一套專門的編程課程,把基本的教學內容融入到了《憤怒鳥》和《植物大戰殭屍》等視頻遊戲中。

這些課程不講授傳統的計算機語言,而是使用簡單的文字指令——比如「前進」或「向右轉」——孩子們可以通過點擊和移動的操作,讓一隻小鳥抓住一隻豬。

這項活動並不缺少硅谷的那種「我們正在改變世界」的營銷狂熱。科技創業者約翰•皮爾斯(John Pearce)說,這對美國的經濟具有戰略意義。他和另外一名創業者傑夫•利恩(Jeff Leane)創辦了非盈利組織MV Gate,把Code.org開發的適用於小學生和家庭的編程課程帶給米爾谷。米爾谷是一個富裕的郊區,與舊金山之間隔着金門大橋。

皮爾斯說,家長們樂於看到孩子們在電腦上做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無數家長對我們說,『我不能讓我家孩子再玩電腦遊戲了』,」他說。但如果孩子們在研究編程,家長們告訴他,「『編一晚上我也沒意見。』」

這個想法吸引了2年級學生詹姆斯•米贊(James Meezan)。他和媽媽參加了12月份由MV Gate支持的「代碼時刻」(Hour of Code)活動。他的媽媽凱倫•米贊是當地家長教師聯誼會(PTA)主席、前科技行業高管,目前經營着一家房地產公司。她和幾名當地校長都非常支持編程課程。

她說,她的兒子在學校表現很好,但是沒有找到自己特別的興趣,也「不是操場上跑的最快的那個」。但他喜歡編程,每周至少花一小時參加MV Gate組織的課後項目CodeKids。該項目已經在米爾谷的5所小學開展。

8歲的詹姆斯解釋說,編程就是「讓計算機自己做事」。他說這很有趣,此外,如果他做的好,說不定能夠讓計算機突然死機的時候自動重啟。他的媽媽說,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點;在編程上,「他是跑的最快的那一個」。

活動過程中,現場的孩子都全情投入,移動着基本的指令模塊,讓憤怒鳥抵達目標,然後使用稍微複雜一些的命令,比如「重複」,並學習「if-then」語句——一個基本的編程概念。

使用這些文字命令塊來簡化編程的邏輯,這很大程度上源於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dia Lab)的研究成果。這個實驗室2007年引入了視覺編程語言Scratch。該機構聲稱,這種編程語言已經有數百萬用戶,但大多數都是學校以外的用戶。

後來,2013年出現了Code.org,它借鑒了Scratch的基本想法,旨在向學校和決策者傳播這個概念。Code.org創始人、前微軟高管哈迪•帕爾托維(Hadi Partovi)說,每個學校都應該教授編程。他說編程非常必要,就像「學習重力或分子,電學和光合作用」一樣。

Code.org稱,已有2萬名老師註冊該項目。曼哈頓華盛頓高地社區5年級的數學和自然科學老師阿蘭娜•亞倫(Alana Aaron)是其中之一。她去年在一個職業發展會議上聽說了這個項目,在獲得了校長同意之後,她放棄了原本打算教授的長達2個月的關於陸地的地球科學課程,將其換成了Code.org的課程。

「計算機科學現在很重要——在美國和全世界都是如此,」她說。「如果我的學生們沒有接觸到這樣的東西,他們可能會錯過潛在的機遇和工作機會。」

 

譯者:王湛
文章來源:紐約時報
責任編輯:汪水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