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51年(1712年),雍親王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命宮廷畫師精心繪製一套《耕織圖》進獻皇父康熙帝,後人稱之為《雍正耕織圖》。全圖46幅,其中耕圖、織圖各23幅。每幅圖單個看獨立成章,展開又如一幅連貫的田園繪畫長卷。圖中的人物雖然都是庶民打扮,而服飾花色不同,婦女髮型梳髻各異。最特別的是,雍親王把畫面中農夫和農婦的形象換成自己與福晉的容貌,用以傳達雍親王對於農桑的重視。

織第 1圖︰浴蠶。(浸洗蠶子,選優汰劣)
雨生楊柳風,溪漲桃花水。春涵泛羔兒,於閨浴蠶子。
纖纖弄翠盆,蟻蟻下香紙。雪繭去冰絲,婦功從此始。

織第 2圖︰二眠。(第二次蜕皮。)
百舌鳥初鳴,再眠蠶在箔。陌桑青已稠,隄草綠猶弱。
只宜簾日和,却長春寒作。婦忙兒不去,提抱橫相索。

織第 3圖︰三眠。(第三次蛻皮。古人認為蠶成蛹之前,只會蛻皮三次)
春風靜簾櫳,春露繁桑柘。當箔理三眠,燒燈照五夜。
大姑夢正濃,小姑梳弗暇。鄰鷄唱曉烟,農事催東舍。

織第 4圖︰大起。
今春寒暖勻,農戶蠶桑好。箔上葉絲稀,枝頭採戒早。
不知春幾深,但覺蠶無老。誰家紅粉娘,尋芳讓青草。

織第 5圖︰捉績。
生熟乃有時,老嫩不使糅。同事姑與嫜,服勞夜繼晝。
火香散瓦盆,星芒入簷霤。次第了架頭,忙忙顧童幼。
註釋︰姑與嫜——古稱丈夫的父與母。簷霤——簷溝。霤讀六,同溜。

織第 6圖︰分箔。
春燕掠風輕,春蠶得日長。箔分當初陽,葉灑發繁響。
少婦採桑間,攜筐歸陌上。門前麥騷騷,黃雲接青壤。

織第 7圖︰採桑 。
清和天氣佳,戶戶採桑急。白露繁欲流,綠陰凍可濕。
枝高學猱升,葚落教兒拾。昨摘滿籠歸,婦猶嗔不給。

織第 8圖︰上簇。將適熟蠶逐頭捉起放在蠶簇上。
東鄰已催畊,西舍初浸穀。月高蜀鳥啼,春老吳蠶熟。
委委局雪腰,盈盈見絲放。剪草架盈筐,母郎看上簇。
註釋︰畊——耕的古字。

織第 9圖︰炙箔。
春多花信風,寒作麥秋雨。藪簾關蟹舍,松盆煖蠶戶。
香生雪繭明,光吐銀絲縷。邨路少閒人,喃喃燕歸宇。
註釋︰煖——同暖。邨——讀囤,村的本字。

織第10圖︰下簇。
前月浴新蠶,今月摘新繭。浴蠶柳葉纖,摘繭柳花捲。
膏沐曾未施,風光已暗轉。鄰曲慰勞來,歡情一共展。

織第11圖︰採繭。
傾筐香雪明,採繭簷日上。著意為絲綸,兼計作綿纊。
承婦理從容,哽兒志瘠壯。更煩梅雨過,插秧溪水漲。
註釋︰纊——讀礦,絮衣服的新絲綿。

織第12圖︰窖繭。(將蠶繭儲藏密封)
梧竹發邨居,耒耜安農業。三春課蠶桑,百箔勞婦妾。
紛紛下簇完,忙忙窖繭接。苦辛賴天公,冰雪滿箱篋。
註釋︰邨——讀囤,村的本字。

織第13圖︰練絲。
煙分比屋青,水汲溪前潔。鳴車若捲風,映釜如翻雪。
絲頭入手長,歡動繅絲娘。軋軋聽交響,人行於路香。

織第14圖︰蠶蛾。(繭內的蛹變成蠶蛾)
村門通往來,婦女無忙促。蛾影出繭翩,翅光膩粉渥。
秧葉已抽青,桑條再見綠。送蛾須水邊,流傳嘆農俗。
註釋︰渥——同沃。

織第15圖︰祀神。
豐祀報先蠶,灑庭佇來格。釃酒薦蹲罍,獻絲當圭壁。
堂下趨妻孥,堂上拜主伯。神惠乞來年,盈箱稱倍獲。

織第16圖︰緯。
盈盈緯車婦,荊布事素樸。絲絲理到頭,的的出新濯。
當車轉恐遲,坐日長不覺。浣女溪上歸,斜陽指屋角。

織第17圖︰織。
一梭復一梭,委委青燈側。明明機上花,朵朵手中織。
嬌女倦啼眠,秋蟲寒語唧。檐頭月已高,盈窗驚曉色。
註釋︰檐——讀延,簷的本字。

織第18圖︰絡絲。(把絲轉繞到絲筒上,以利加工成經線和緯線)
女紅亦頗勞,遑惜事宵旰。燈殘絡素絲,籆重苦柔腕。
纖纖寒影雙,沉沉夜氣半。妾心非不忙,心忙絲故亂。
註釋︰旰——讀贛;晚,天色晚。籆——讀月;絡絲的用具。

織第19圖︰經。
昨為籆上絲,今作軸中經。均勻細分理,珍重相丁寧。
試看千萬縷,始成丈尺絹。市城紈袴兒,辛苦何由見。
註釋︰丁寧——叮嚀;袴——同褲。

織第20圖︰染色。
何來五色水,誰運百巧智。抱絲盈把握,臨風染次第。
忽然紅紫紛,爛若雲霞委。好付機上女,梭頭成錦字。

織第21圖︰攀花。
織絹須織長,挽花要挽雙。花繁勞玉手,絹細費銀釭。
新樣勝吳綾,回文翻蜀錦。不知落誰家,輕裁可惜甚。

織第22圖︰剪帛 。
千絲復萬絲,成帛良非苟。把尺重含情,欲剪頻低首。
紅裁滴滴桃,青割柔柔柳。姑舅但不寒,妾單亦何醜。

織第23圖︰成衣 。
九月授衣時,縫紉已難緩。戔戔細剪裁,楚楚稱長短。
刀尺臨風寒,玄黃委雲滿。事力與天時,農蠶慰飽暖。
責任編輯︰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