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 中國正消失在污染的霧霾之中。在首都,北京市長王安順在2015年1月份坦承北京「不是宜居之都」。
藝術家帕滕海默(Benedikt Partenheimer)表示,「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決定他是否要去關心某件事。」而他的攝影系列《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就是在呼籲人們關注中國數十年來的空氣污染問題。「減少空氣污染可以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引人關切的理由。」
近年來,中國已改變了談論污染問題的方式。中國政府針對空氣汙染的程度,公佈了實時更新的空氣質量指數(AQI, Air Quality Index)。該指數係以霧霾的程度,將目前空氣定為:良好、不健康、危險等級別。譬如︰
AQI 0-50 —— 良好。
AQI 51-100 —— 中等。
AQI 101-150 —— 對敏感人群是不健康的。
AQI 151-200 —— 不健康。
AQI 201-300 —— 非常不健康。
AQI 300-500 —— 危險。
這個攝影系列名為《懸浮微粒》,實為《懸浮微粒污染》。這些微粒包含化學品、金屬、酸、土壤、粉塵等微細顆粒所形成的城市霧霾,其顆粒小到足以滲入血液、引發哮喘。
帕滕海默談到他做這個項目時親身感受空汙的經歷。他是住在上海時,開始拍攝這個項目。他將攝像機放在三腳架上,緩慢地工作,以便能夠「特意、精確地」拍攝。他還戴著面罩,但是他說,「在外面待了幾個小時後,嘴裡總是有種奇怪的、像是金屬的味道。」
儘管中國正在努力遏制其碳排放量,但她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去年,在中國74個主要城市中,66個城市的空氣未能達到基本標準。
作為一名紐約人,帕滕海默認為即使北京想要在2017年達到讓顆粒物污染減少25%的目標,那還只是中國國家標準的2倍,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6倍。
以下是帕滕海默所拍攝的霧霾中的中國,以及其空氣質量指數(AQI)都是屬於「危險」等級的情景。

圖1:AQI 360,石家莊。

圖2:AQI 400,上海。

圖3:AQI 330,北京故宮。

圖4:AQI 370,上海。

圖5:AQI 350,一張太陽的圖片。

圖6:AQI 380,上海。

圖7:AQI 390,上海。

圖8:AQI 430,上海。

圖9:AQI 440,黃浦江。
作者:Nick Kirkpatrick
出處:華盛頓郵報
譯者:久源
責任編輯: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