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聯璧》自咸豐元年(1851年)刊行後,即廣為傳誦,所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貧富,家家置之於案,人人背誦習讀〞。甚且將此書置於左右,朝夕參悟。蓋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警,以聖賢之智慧濟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啟蒙。其中不乏為人處事的智慧法則,治家教子的諄諄教誨,修身養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璣,句句中肯,雅俗共賞,發人深省。其說理之切、舉事之賅、擇辭之精、成篇之簡,皆冠絕古今,堪稱立身處世的金科玉律,修心養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
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譯文]
古今來世代顯貴家族,無不因積德造就;天地之間第一等好人品,還是由讀書培養。
聰明用於正路,愈聰明愈好,而文學功名益成其美;
聰明用於邪路,愈聰明愈謬,而文學功名適濟其奸。
[譯文]
聰明用在正道上,越聰明越好,文才名聲會幫助他事業漸進;聰明用在邪路上,越聰明越壞,文才名聲只助長其偽詐醜行。
以聖賢之道教人易,以聖賢之道治己難;
以聖賢之道出口易,以聖賢之道躬行難;
以聖賢之道奮始易,以聖賢之道克終難。
聖賢學問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後世學問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譯文]
對聖賢的道理教導別人很容易,自己實踐卻是不容易的事。對聖賢的道理開始奮鬥很容易,但堅持到底卻很難。聖賢的道理與實踐相結合,行仁政必本與德性。後代則相反,學問與實踐不能統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別人。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則易;
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
[譯文]
生於古人之後而議論古人的缺點失誤容易,而若處於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難。
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
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譯文]
讀書求明理,須讓自己滿意;與別人談道理,須令別人佩服。
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
戒妄動,妄動亂神;戒多言,多言傷神;
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枯神。
[譯文]
戒酗酒,酗酒傷神;戒色慾,貪色滅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過飽,過飽使精神鬱悶;戒多動,多動使精神混亂;戒多話,多話損傷精神;戒多憂,多憂使精神鬱結;戒多思,思慮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讀,久讀使精神苦勞。
莫輕視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輕視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譯文]
不要把自身不當回事,天、地、人的精華都藏在身體之中;不要輕視今生的每一刻,千古的功業關鍵在今朝。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
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經營,多一分道義;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譯文]
經歷一番挫折,才能增長一分見識;經過一些番磨難,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經營,而多一分道義;能學一分退讓,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則減少一分罪過;對事物多一分認識,而多一分物情。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實學者,必不誇學。
[譯文]
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學問的人不誇耀學問。
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曰闕疑好問;
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曰務實耐久;
[譯文]
讀書最要緊的就是勤學好問,做人最要緊的就是實實在在而持之以恆。
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
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譯文]
任何事都要爭先的人,必定有人擠兌他;任何事都要爭勝的人,必定遭人打擊。
只一個俗念頭,錯做了一生人;
只一雙俗眼睛,錯認了一生人。
[譯文]
只因為有庸俗的念頭,一生的做事皆錯;只因為俗眼觀人,而一生沒有認清朋友與敵人。
聰明者,戒太察;
剛強者,戒太暴;
溫良者,戒無斷。
[譯文]
聰明的人戒太明察,剛強的人戒太暴躁,溫和的人戒優柔寡斷。
不為過三字,昧卻多少良心;
沒奈何三字,抹卻多少體面。
[譯文]
不算過錯,有多少人為此蒙蔽良心;無可奈何,有多少體面以此為借口。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
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譯文]
恩澤里從來會反生禍害,所以得意時候,應及早回頭,激流勇退;失敗後也許卻反獲成功,所以不順心時,就不要撒手,堅持到底。
拙字可以寡過,
緩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遠禍,
苟字可以養氣,
靜字以可益壽。
[譯文]
〝拙〞可以使人少過錯,〝緩〞可使人免後悔,〝退〞可遠離災禍,〝苟〞可使人養福,〝靜〞可使人長壽。
丈夫之高華,只在於功名氣節;
鄙夫之炫耀,但求諸服飾起居。
[譯文]
志士仁人所器重景仰的,是名聲、功業、道德、情操;凡夫俗子所追求炫耀的,是服裝、飾物、住宅、生活。
貴人之前莫言賤,彼將謂我求其薦;
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將謂我求其憐。
[譯文]
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訴說自己的卑賤,否則他會認為在要求他推薦。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說自己的貧困,否則他會認為在求他可憐。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
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
[譯文]
對於手中緊急待辦的事情,千萬不要急躁,而應沉下心,詳慎周密地思考斟酌,對於已經考慮成熟的問題,千萬不要延緩,而應橫下心,果決神速地實施解決。
何以息謗?曰無辯;
何以止怨?曰不爭。
[譯文]
如何制止毀謗?只有不去辯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爭辯。
一種人難悅亦難事,只是度量褊狹,不失為君子;
一種人易事亦易悅,這是貪污軟弱,不免為小人。
[譯文]
有一種人難以取悅也難以相處,只是度量狹小,但不失為君子;另一種人容易共事也好相處,但是既貪污又軟弱,不免為小人。
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
小處不能調理,未有能治大者;
親者不能聯屬,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備,未有能安養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規矩,未有能教誨他人者。
[譯文]
親近的人不能受感動,就無法感化遠近的人。小事情不能調理,就不能治理大事。親友不能聯屬,就不能匡正關係疏遠的人。一家的生計不能照料,就不能安養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規矩,就不能教誨他人。
終日說善言,不如做好一件;
終身行善事,須防錯了一樁。
物力艱難,要知吃飯穿衣,談何容易;
光陰迅速,即使讀書行善,能有幾時?
[譯文]
每天說好話不如做一件善事;一輩子做善事,要小心做錯一件事。人力、物力艱難,要知道吃飯、穿衣的不容易;時間過得很快,就是讀書、做善事又能做多少?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